APP下载

深度品赏 完善创作
—— 我的创作感受

2019-07-26/尚

景德镇陶瓷 2019年3期
关键词:品赏神韵孔雀

/尚 瑜

欣赏一幅陶瓷绘画艺术作品对于一般人来说不可能要求那么高,然而对于艺术创作者来说就必须讲究,因为欣赏是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一个过程,因此对于名画佳作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品赏、去吸取“营养”,才能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一、欣赏的意义

所谓审美欣赏能力,主要是指人们对美的事物领悟能力和评价能力,即对美的事物的形式、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不但可以敏锐地捕捉到美的外在形式,而且能够透过有限的形式领悟其深含的意蕴,无限的意味,达到韵味无穷的审美境界。

就艺术而论,作为陶瓷艺术工作者去衡量一件陶瓷作品的好坏,或欣赏一幅名画,实则就是审美动机的体现。欣赏首先不在于看画作表面像与不像,而在于品赏画作的主题,画作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作为观赏者,你的心弦是否紧紧被作品所抓住,能否给你充分的艺术享受,能否从中获得某种营养和启迪。这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这才是品赏一切艺术作品的真正目的。那么怎样去品赏画作呢?就陶瓷绘画而言,首先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看画面造型是否适用于不同陶瓷载体,最主要的还是体味作品的“神韵”、“神似”、“形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像与不像不是真正目的,许多大写意画作乍一看确是有点别扭,但画作的“神韵”、“神似”、“形似”却让你品赏得津津有味。就“神韵”的意义,“神韵”指一种理想的艺术境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通俗地说,神韵也可以说就是传神或有味。因此欣赏画作抓“神韵”,这才是欣赏中抓实质、抓要领的方法,因为“神韵”是画作的最高境界,是陶瓷画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例如,我经常品读陶瓷文人画大师毕伯涛的花鸟画作,在欣赏中就可体味到画作“神韵”的独特表达方式;他的

花鸟画常以没骨法画花朵,画面稀疏,随意中见率气,点虱之笔轻快凝练,有“落墨即是,出笔便巧”之特点,花叶的点染秀雅而沉稳。通过运笔,用墨、敷色等表现手法,具体而又简练地描绘花叶的状貌和特征,有时叶脉纹理以扒笔剐出。他的《鸟乐图》就是典型的突出“神韵”的陶瓷花鸟艺术代表作。

二、品味在于审美

当然,要从画中去体验到一种“神韵”,对于未受过专职训练的人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对专业人员来说,品味画作是体现审美能力、艺术修养的程度再现,因此这也就涉及到创作者方方面面的基本知识,尤其是涉及到绘画方面的知识与修养,特别是通过写生、观察、临摹来培养一种“感觉”。我在创作中也深深地体会了写生、观察、临摹给我带来的价值。促使了我的粉彩花鸟作品《沁·月夜》的诞生。借此浅析我审美创作的三个阶段。

1、审美阶段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孔雀是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之一。因孔雀的美丽而使我好奇,因此经常去动物园观赏,甚至来到孔雀之乡云南都不忘去观察写生,尤其是白孔雀,数量稀少,是极为珍贵的观赏鸟。故我的这幅作品以月下展翅的白孔雀作为背景,托出回头凝视的蓝孔雀。画作中孔雀神态的描写与我的不断写生、观察、品味他家之作是分不开的,它促进了我的审美意识,因此在创作之前直接去观赏所画之物是很重要的一环。经过这一流程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与不像,色彩、线条、表现手法应用是否合理等等。

2、审美理解阶段在写生直接审美感受的基础上,再进行间接的审美理解。也就是经常去品味名家之作,因此我在品味名家之作后总少不了进行研究思考,理解它作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经过了这一程序,创作时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思考能力,甚至去模仿,所要说明的是,模仿不属于创作,而是间接的学习与吸收。

3、审美创作阶段就是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也正是这一阶段品味名家画作之后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示,使我更完善了《沁·月夜》的创作。为了体现画笔中孔雀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画面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的仿佛听到白孔雀展翅的声音,静的蓝孔雀像赫拉女神一般,它那回首凝望的神态,犹如在期盼,期盼美好的到来。两只孔雀一静一动,彰显了活力,夜色中的月亮与花卉以及掉在草中的花瓣,既叙述了花好月圆夜之寓意,又增强了画面之美感。我的创作可以说是在欣赏中获得了启迪和教育的结果,这种结果只有不断提升品味才会获得真正意义的审美。

三、培养艺术形式感觉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例如当一幅名作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时,第一感觉是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形态、颜色;第二感觉就开始进入实质,也就是说欣赏的实质是在品味中产生更深层的感觉。面对在欣赏的画作,作品的整体面貌瞬间便直逼眼帘,但它所表达的意境则不是瞬间能体味的,他需要去用心品味,品味作品的艺术特征,作品特征是否触动、撩拨、撞击、刺激着你的感官神经,形成审美的心理活动。例如艺术形式感觉:①你是否从画作的线条中感觉自然真实中抽取出的一种有抽象意味的语言?②你是否从画作的形体中感觉具体物象的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倾向特征?③你是否从画作的色彩中感觉最富情感性质的要素?④你是否从画作的色调中感觉和谐与不和谐?特别是陶瓷绘画的色调应用,不像中国画那样容易把控,色调是构成主题思想与意境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过构图和造型形成的某种感觉效果,又指涵盖其它因素形成的画面整体精神。因此感觉培养是很重要的,此外,在绘画中起作用的还有笔触、质感、体量感等因素。

四、欣赏瓷画犹如欣赏瓷上国画

欣赏绘画是一种“见仁见智”,原无定法的创造性活动。由于欣赏者的年龄、经历、修养与趣味各异,同样看一幅画,获得的感受结果自然也相异,这是正常的。欣赏绘画的动机,在于人们希冀通过艺术理解历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义。我们以陶瓷绘画和中国画来比较,两大国粹艺术几乎相近,因此陶瓷绘画故有瓷上国画之称。因中国画的形成远远早于陶瓷绘画,因此中国画文化带动了陶瓷文化的发展。而且两画的笔墨应用,空间布置,画面风格,写实、写意、寓意等都相近,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运用,因此欣赏国画,是提升自己的必经之路,为什么著名的珠山八友文人绘画群体,他们个个精通国画,这充分说明了学好国画,品味国画,才可以触类旁通的形式提升陶瓷绘画水平。

即使用再优美的语言,再动听的佳句,但缺乏品鉴能力,其画作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画作的内容要表现什么?是怎样表现的?所采用的艺术手段是否恰当?能否充分地表达主题?等等都是体现创作者的审美价值。绘画鉴赏能够提高人们的素质,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艺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们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人们常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猜你喜欢

品赏神韵孔雀
声音修辞:用象以通神韵
你真的认识孔雀吗
品赏油画中的意象风度——读杨三军的风景油画
神韵秀逸 意趣妙生
孔雀1
孔雀
墨舞神韵
张峰独唱音乐会品赏札记
筑梦前行十九大 光辉篇章展方寸——品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风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