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湾大米成香饽饽
2019-07-26向颖羿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向颖羿
汽车沿着山路蜿蜒行进,转过几个弯,层层叠叠的梯田映入眼帘,三三两两的农人点缀在田野间,犁田、耙地、插秧……俨然一幅油画般的农耕画卷。
4月24日,记者来到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扑面而来的泥土芳香,让人仿佛闻到了秋天丰收的气息。
让郭家湾村人最为自豪的,是这里出产的大米。相传在清代乾隆年间,郭家湾的大米被钦定为贡米。今年1月,郭家湾大米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称号,这也是自2008年农业部启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以来,玉屏自治县唯一获此殊荣的产品。
好消息传来,这个有着527户2359人的村庄沸腾了:“今年,大米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61岁的种植能手陈龙应,1982年退伍还乡,种了30多年水稻。如今,随着郭家湾大米的知名度越来越大,需求越来越大,他越种越有劲,越种越有盼头:“去年的稻谷年前就卖光了,现在都还有人在问着要呐。”今年,陈龙应种了7亩稻田,他告诉记者:“除去自家吃的,今年卖大米估计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郭家湾村与铜仁市万山区接壤,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有名的粮仓。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赋予了这里水稻生产的天然优势,出产的大米口感清香、色若润玉、营养丰富。
玉屏自治县亚鱼乡郭家湾村梯田景观。(姚祖告/摄)
但在上世纪90年代,郭家湾村独特的自然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由于交通不便,进出困难,郭家湾成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肥沃的土地没能挡住大量村民外出务工的脚步。
穷则变,变则通。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郭家湾村村、组硬化路得以打通。路通则业兴,郭家湾村抓住传统优势,将水稻作为特色产业来抓,鼓励村民们发展水稻种植。
为做强品牌,2017年,郭家湾村还引入玉屏振兴米业有限公司,带动水稻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参与分红,一亩折成一股,每股分红可达1000元。同时,鼓励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参与企业生产,在自家门口务工获得收益。
“目前,全村种植水稻2000余亩,年产优质大米1200吨。”郭家湾村第一书记洪广鹏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2014年,郭家湾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21人,2018年减少至11户44人,预计2019年内全部脱贫。
除了独特的水稻种植优势,郭家湾村还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梯田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目前,全村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纳入亚鱼乡全域旅游规划中。”洪广鹏说,旅游的发展,将会让更多的人认识这个山沟沟里的“鱼米之乡”,也会让村民们的荷包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