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阳:半城秀色,半城烟雨

2019-07-26◎采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9年7期

◎采 薇

人间四月天,春光明媚,草长莺飞,正是出门踏青的好时节。此时,虽然已经错过状如金色海洋的婺源油菜花田,但古都洛阳的牡丹花会正花海人潮、流光溢彩。“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千余年前,诗人刘禹锡有感于洛阳城花期的繁盛,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转眼间,千年已逝。才子们的风流与失意,连同大唐的盛世一起,被碾入了时间的滚滚车轮。

洛阳,几乎古老中国的每一次颤动都与这里有所牵连。这里可以衍生出定都、儒学兴盛、文明传承、大运河、河图洛书、洛阳铲、洛阳纸贵、华夏文明、交通枢纽、牡丹、龙门、佛学、白马寺等等关键词,但若要定义这座城,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恐怕是再合适不过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那天当我在同学聚会时提议洛阳之行时,Sam和乔乔最先举起了手。正如我的预料,他们俩是我们中出了名的“采花大盗”,成天侍花弄草,都快把自己家变成植物园了。这个季节洛阳城里牡丹争艳,怎么能少了这两位“花痴”呢?乔乔一心想看花头下垂、纤纤醉态的“酒醉杨妃”,而令Sam慕名而来的是牡丹圣品“青龙卧墨池”。

走出机场,我们搭车直奔中国国花园。国花园位于洛河南岸,坐落在隋唐古城遗址上,是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临近国花园,一个雕刻着灵鸟孔雀和国花牡丹的拱形大门楼映入眼帘,寓意着以花为媒,迎来四海宾朋,建立友谊架起的桥梁。我们还没进门,便被这座园林的别致和大气深深吸引了。

走进大门,迎面是一个大广场,也是一个露天大舞台,前有假山,两边装有拱形的喷泉,潺潺的流水自上而下,雪白的水花晶莹剔透,泉声入耳,令人心旷神怡。

绕过假山,就是牡丹广场了。牡丹花圃中,游人济济,人头攒动,都被那满园春色关不住的美丽景象惊呆了。只见洛红胡红赤颜如飞燕红妆、姚黄魏紫妩媚似花王花后、赵粉贵妃赏月秋翁遇仙、白雪塔淡雅素面朝天、雪卧白鹤点头迎客、冠世墨玉低首不语……红的娇羞、绿的滴翠、蓝的高洁、黄的飘逸、白的雅净、青的似玉,紫的妖娆……远堤葱绿,近铺含翠,一园嫣红素白。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牡丹争相绽放,如同仙女般飘然而立,花瓣似云锦,如蝉翼;色彩像水墨画一样明丽;香浓沾衣袭人熏心。用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美若天仙来形容都不为过。

欣赏美景之余,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有关牡丹的典故:当年,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宠爱杨贵妃,经常请李白入宫做诗讨杨贵妃的欢心,其中有一首著名的《清平乐》,便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时,一时兴起宣李白进宫所作的。诗中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一句,深得唐玄宗欣赏,欣喜之余,便将沉香厅牡丹赏赐给李白,令李白终身守护牡丹,李白也因此被称为“牡丹花神”。

随着络绎不绝的人群,我们在国花园晃荡了一上午,八卦池、九大同现园、欧阳修碑广场、牡丹桥都留下了我们的脚步。历代文人墨客的生花妙笔,九朝古都的气韵,隋唐盛世的风采,和着洛阳牡丹甲天下在这里,历经千年独具神韵的魅力未息。在这里,无论看花、赏景、怀古都是一种享受。

走出国花园,漫步洛阳街头,虽看不到武后敕令“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的壮观,但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况却延续千年。谁能想到当年武则天的一纸皇令将抗旨不开的牡丹贬到洛阳,竟成就了洛阳和牡丹之间的这段千古佳话。

好一卷活色生香的史家绝唱

天子驾六名满天下,既然到洛阳了,当然要去见识见识。

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位于王城公园一带。经过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当年东周王城的宫殿太庙已难觅踪迹。穿过周王城广场两侧林立的高楼,走进位于广场地下的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骏马的嘶鸣、金戈的铿锵犹在耳边回荡,迎面而来的是千年前那段无法磨灭的峥嵘岁月。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辉煌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天子驾六的惊世出土以及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博物馆中陈列着很多古代器物,熹微的灯光下,长剑匕首、杯盏汤匙、衣衫布帛,应有尽有,最吸引人的还是天子驾六的马车,旁边还有六匹骏马的遗骨。在古代,礼节是非常讲究和森严的,孔子就提倡注重礼节,认为:“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这是不能乱的,诸侯只能驾五匹马,如果驾六匹,说明你有谋反之心。

顶礼膜拜龙门,关林暗访英雄

我自认为与佛教有缘,或许是受了《西游记》中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影响,或许是因为父亲每到除夕之夜都要对供桌上的佛像磕头上香,所以每到一个地方,只要有庙宇有佛像,我都会驻足观看,默默祷告。于是,这次来到洛阳,膜拜龙门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搭上直达龙门石窟的81路公交车,一路上经过周公庙和洛水桥,最后行至龙门。一下车就感觉到龙门盛大的气派:它背靠龙门山,面向伊水而居,得山之秀,集水之灵。我们沿伊水岸边走去,满崖的石刻层层叠叠。宾阳三洞的传奇、万佛洞中的天王神韵、莲花洞中的婀娜飞天,每一处都让我们流连忘返。

龙门的雕像数不胜数,而且尊尊都是那么精美,像一个个彩色的梦幻。最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奉先寺气势恢弘的卢舍那大佛像,总高17.14米,自下而上仰望,让人感到无比震撼。据说这尊佛像的脸型是按照武则天来雕刻的,不管传说是否真实,眼前慈眉善目的卢舍那大佛确实给人母仪天下的感觉,令人敬而不惧,甚至感到温暖。她那拈花一笑的从容带着淡淡的怜悯与宽容,不仅让你敬佩工匠的巧夺天工,更让你感受到了佛教的玄秘、洁净与高超。

从山上下来,坐上81路原路返回,途经关林,想到三国时驰骋疆场的关云长葬身于此,于是我有了下车拜谒的冲动。想法一提,大家不谋而合。关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风云人物,是千古传颂的武圣。据《三国演义》讲,关羽59岁时遭东吴暗算败走麦城,于湖北当阳被吴将俘杀。吴主孙权怕刘备起兵报复,便差人将关羽首级献给当时在洛阳的魏主曹操,企图转嫁危机。曹操识破了这一阴谋,同时也是出于对关羽的敬重,反而以王侯之礼,用沉香木雕刻了关羽的身躯,和首级放在一起,隆重地安葬于洛阳城南,即今关林。时至今日,民间所传的关羽“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乡”之说便由此而来。关林作为关羽的墓冢,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主建筑都是四面起坡的飞檐式,坐落在一条笔直的主轴线上。走进关林,翠柏参天,印证了“关林叠翠”的美誉。这里的柏树共有800余株,树龄最老的400多岁,树干围最大的1.2米。在众多的古柏中,有三棵柏树尤为奇特,分别是龙头柏、凤尾柏和旋柏。每一棵柏树都有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不知不觉间你会误以为自己闯进了神仙境界。

造访释源祖庭,感受白马驮经的传说

来到洛阳的第三天,我一大早起来便翻看地图,寻找造访的目的地——白马寺。乔乔看着我一本正经的样子,说别找了,56路公交车直达。这么方便,那还等什么,出发!既然闻名中外的释源祖庭就在身边,我们岂有拖沓推迟的道理?

白马寺坐落于洛阳东郊,是我国最古老的官办寺院。早就听说它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是历史上文人骚客驻足咏叹的佳所胜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寺院北依邙山,南系洛水,绿树红墙,梵殿宝塔,环境极为肃穆幽静。看见门口的石马,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白马驮经的传说。白马寺是佛教在中国赖以发展滋长的第一座菩提道场,因此被佛门弟子尊为“祖庭”和“释源”。尽管岁月更迭,历史变迁,白马依然浑然不动,见证古刹经历的坎坷与峥嵘。

进入牌坊式的山门,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大雄殿、大佛殿、观音阁、毗卢阁等五重殿阁。这里香火很盛,每到一处都有免费的香烛供游人祭拜。烧香不在多,在于心诚。毗卢殿上有一副对联: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门广大不渡无缘之人。这正好符合我的心境,人生相聚即是缘,来到佛门圣地,便是与佛有缘。我和每一个虔诚的游客一样,烧了香,磕了头,而且许下了请佛祖保佑实现的心愿。

唇齿间细品武皇传奇

每一个可以称之为古都的地方都有着讲不完的故事,还有根植在这个地方百姓心里的市井文化。其中,美食自然是不可不提的。

洛阳美食,要从早上的汤说起。洛阳人爱喝汤,这是众人皆知的,有牛肉汤、丸子汤、豆腐汤、羊肉汤、驴肉汤、羊杂汤等,这些汤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属热性食物,可以暖胃养身,早上喝一碗热汤,一整天都是暖洋洋的,人也倍感精神。我们在洛阳玩的这几天,喝了两次,一次是老城的羊肉汤,一次是李记的牛肉汤,的确与众不同。纯正的汤味,软烂的肉片,还有那种老式的烧饼或条状的油饼,合在一起,真是难得的美味。

晚餐是最丰盛的,中州东路的真不同饭店会让你吃上中华老字号的洛阳水席,我们排了好长的队,才饱了这顿口福。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像流水一般,故名“水席”。相传袁天罡早年夜观天象,知道武则天将来要当皇帝,但天机又不可泄露,就设计了这个大宴,预示武则天日后二十四年的奢华光景。

我们离开洛阳时天已经黑了,一路上可以看见天上悬着的圆月。我忽然想起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如春风满洛城”。是啊,洛阳的山水,洛阳的古刹,连同洛阳的圆月都让人如此留恋,真可谓万水千山总关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