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分析理论的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编写①
2019-07-25刘海燕
刘海燕
[摘 要] 以需求分析理论为出发点,从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两方面分析高职教育、用人单位、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对高职护理的需求,为开发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提供了必要依据。在此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编写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的经历提出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编写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护理英语;需求分析;校本教材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3-0024-02
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各地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教材建设的指导和管理,健全区域特色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鼓励开发适用性强的校本教材。護理英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门用途英语。专门用途英语(ESP)指与某种特定的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旨在培养学生目标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护理英语则是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英语,旨在培养学生在护理环境中运用英语实现护患、医患以及护士间的有效沟通,同时为护士阅读简单医学文献打下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育教学环境,Robinson认为ESP 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然而以“需求分析”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为关键词搜索知网相关文献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校本教材主要基于实用能力培养,对教材编写前提“需求分析”理论框架方面研究不足,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一、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的需求分析
Richards认为“语言课程必须和学习者在这个真实世界中学习外语的目的一致起来”,他把需求分为具有社会性的客观需求和针对学习者的主观需求。而笔者认为作为校本教材,只分析学生需求显得有些片面,应该分析个体需求。个体需求包括校本教材的组织方即学校的需求、教学实施者教师的需求以及学习主体学生的需求。了解社会需求有助于制定适应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合理设置课程,教师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从而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人才。而分析个体需求有助于编写具有院校特色的、适用的校本教材,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社会需求分析
首先是高职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9年)指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是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以职场交际为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国务院六部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职业院校要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以上高职教育政策导向,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需要突出护士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加强护理英语的实践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性,达到学以致用。
其次是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护士在国际就业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一方面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护士的需求量极大,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各国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来华的外籍人士也与日俱增,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社会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相应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甲等医院这类型的高端医疗机构更是广泛重视与关注医护人员在临床交流及救治护理中运用英语流利交流的能力。
(二)个体需求分析
1.高职院校的需求
高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视专业课程、轻公共课程的现象,英语边缘化严重。护理英语在有些院校被划归为专业选修课,课时量一般在32至64学时,开设一学期。学院一方面压缩课时成本,另一方面希望在有限的课时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提升就业率。在校本教材的编写时,需要彰显出学校专业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以及教学现状。
2.教师的需求
教师既是校本教材的编制者也是校本教材的实施者,其对教材的需求不容忽视。束定芳等指出外语教学需求分析是开展外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是教师组织教学、使用教材、决定教学方法和评估教学的依据。笔者先后采访过从事护理英语教学的10位教师,他们认为教材必须满足高职“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目标要求,内容上要原汁原味,与时俱进,易于操作,贴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够匹配学院的课时设置,实现学院的预期目标。
3.学生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改革招考制度,学生可以参加高职院校举行的单招考试达到一定分数直接录取,因此大多高职院校入学门槛变低,生源结构复杂。笔者在任职院校的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表200份,有效问卷190份。问卷内容主要按照Richterich提出的外语教学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模式中“学习需求”进行设计,涉及语言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及对护理英语的期待。190份问卷中有125位是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录取,未参加高考,而参加高考的65位学生中英语90分以上的仅5名;在专业知识方面都已完成内外妇儿科的系统学习,对护理知识有了系统了解,但掌握情况一般;学习动机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修完课程取得相应学分、提升英语交际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促进专业知识的掌握;在对护理英语的期待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降低难度能顺利通过考试、积累一定专业词汇及句型、教材结合现代技术方便自学。综合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大都存在内在学习动机不明、自主学习能力欠缺的问题。而且他们不自信,抗挫力较低,学习中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不愿意付出努力。因此,教材要贴近其实际水平,过难会打击学生坚持学习的信心,同时又需要兼顾听说以及知识性。护理英语是为将来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的,在校生对职场了解较少,因此校本教材的内容设置还应结合职场护士的反馈。曹红等指出护士对护理英语内容要求的前三位是常见给药法、生命体征测量等基础护理项目及糖尿病、冠心病等内科系统疾病的护理英语表达;而与在校生重视听说技能不同的是,职场护士更注重阅读能力,即“阅读药品、仪器等说明的能力”“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与国际前沿的医学信息接轨的能力”;护理英语使用场合则主要集中在医院晋升职称、阅读英文说明、撰写英文摘要。
二、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护理英语校本教材编写
根据以上社会需求分析以及个体需求分析,在高职护理英语教材的编写中需注意以下因素。
(一)教材内容选择
教材内容选择上把握以下原则:首先是语言的地道与准确性,本教材选取了国外网站一些科普材料,同时参照了Cambridge English for Nursing系列教材;其次是材料的可读性即既要保证材料不因单词量过大而导致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没有提高,因此每课的生词量控制在20个以内;再次结构安排注意循序渐进,本教材安排了导言、门诊护理、常见病症护理以及住院护理四章。导言部分介绍医学英语的特点以及常见词根,为学生后续阅读打下基础;门诊护理与住院护理以对话为主,将护理工作中导医、预约、用药指导、体征采集、饮食指导、医嘱等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若干实训项目,体现实践性,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以致用。同时结合院校特色还涉及中医非药物治疗相关对话;常见病症护理涉及临床上最常见的发烧、疼痛、呼吸困难、咯血等14个主题,包含阅读材料、听说材料、该病症的护理常用语以及相关练习,既能让学生在了解国际前沿医学信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又能让学生掌握常见病症的相关句型与词汇在听说的反复练习中达到内化,以实现未来工作岗位的有效沟通。
(二)教材信息化
目前市面上的护理英语教材大都没有配套的数字化资源,无法满足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需求,也无法达到教师希望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因此在编制该教材时配备了相关微视频、录音资料、练习题,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链接到相关资料。既能实现课堂的翻转,辅助教师教学有效开展,又能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由度,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
校本教材的编写必须充分分析社会需求以及个体需求,并在应用过程中不断调整,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满足用人单位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实现学生的学以致用。
參考文献:
[1]Hutchinson,Tom,Waters,etc.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59.
[2]Richards,J.Language curriculum development[J].RELC Journal,1984(15):1-29.
[3]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4]蔡基刚.基于需求分析的大学ESP课程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2,33(3):47-50.
[5]李娜,胡伟华.“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高校非英语专业研究生ESP口语教学设计研究[J].外语教学,2014,35(3):48-51.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
[7]束定芳,华维芬.中国外语教学理论研究六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语教学,2009,30(6):37-44.
[8]傅静,鞠梅,张世友,等.我国涉外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差距与改革思路[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4):475-476.
[9]曹红,任艳芳,李红梅.三级甲等医院护理英语实际使用需求调查及课程设计对策[J].护理研究,2018,32(15):2444-2446.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