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模式探析
2019-07-25张媛
张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及,在这个互联网+的背景影响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职业技能培养培训的模式也发生了极大地改变。我国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为了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互联网+”的背景出发,对如何在这一背景之下开展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现在这个社会,随处都可以看见“互联网+”的存在,它是在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中服务于各行各业的重要标志。而对职业技能的培训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从我国社会现状出发,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速度较快,在现在这个阶段,城镇化建设面临着专业的转型和升级问题,所以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大,在发展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人才荒”的现象。将互联网和职業技能培养培训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好地改变传统的培训模式,使新型的培训模式更加适应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和需求,使原先封闭的教育模式走向开放和共享。社会中的很多学校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形成了符合现代社会的特色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模式,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涉及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教育机构。本文主要讲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模式探讨。
一、互联网+背景下实现职业培训方法创新
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体系,职能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想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只单一的靠加大投入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各级职能部门的重视,首先借助政府和相关领导部门的力量,去转变教育观念,使得各级职能部门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根据当地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合适的计划方案。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应选取优秀的教师队伍,去更好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是不同于传统的面授课教育模式,“互联网+”的应用使得技能培养模式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学习特点和特殊需求来制定自己独有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计划。互联网的参与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便利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完善信息管理检测系统
政府对职业技能培训起到监管作用,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完善互联网的信息管理和检测系统能够更好地提高政府在监管方面的能力。首先它的完善可以使政府层级之间的信息传递更加的高效快捷。数据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传递,改变了传统信息传递的弊端,使信息更加的透明化、数据更加的集约化,这大大提高了业务能力,使政府各层级之间的沟通更加的灵活,让各个政府部门能够及时的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去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其次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政府管理的难易程度,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使较为复杂的政府管理仍然发挥高效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社会上出现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让它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参与到职业技能培训建设中来。
三、互联网+背景下发挥职业教育主导作用
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将主导作用发挥到极致。政府应该做好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将政府、主管部门、参与人员等多方资源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去构建一个互联网时代职业技能培训的大格局。在职业技能教育中,政府还应该组织一个专业性人才队伍,让他们在教育中起到指导作用。除此之外,政府应该对进行职业教育的公共实训基地和人力资源培育中心加以资金支持,对于公共实训基地的开放进行合理的管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政府应该合理的利用互联网的作用,让一些通过互联网平台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能够有在公共实训基地进行受教育的机会,从而在互联网平台上构建出职业教育的大格局。
四、互联网+背景下优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是十分便捷的。在互联网背景之下进行职业技能培养时,对于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选取我们应高度重视。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幼儿园里有两个孩子是同桌,他们常常在一起,其中一个孩子老是频繁的眨眼睛,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但是没几天之后,另一个孩子竟然把眨眼睛的本事学会了,这就告诉我们学习资源是否良好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所以在选取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时,我们不能偷工减料,让一些质量不达标的教育资源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这样不仅会使对互联网平台的管理难度加大,还会影响我国职业技能教育在互联网背景之下的发展。
互联网+背景之下开展职业技能培养培训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去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去进行职业技能教育,对培训模式的探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通过时代的进步去不断地进行创新,将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进行不断地完善。(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劳动就业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