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况味一碗粥
2019-07-25秦延安
秦延安
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沒有哪一种美食如粥一样,如影相伴踪随始终。粥与中国人的关系,就像粥本身一样,稠黏绵密,相濡以沫。其最早记载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
两弓夹米,煮成稠糊的食物即为粥。宋代苏东坡有书帖曰:“吴子野劝食白粥,云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南宋著名诗人陆游认为其能延年益寿,曾作《粥食》诗一首:“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从而将世人对粥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古人对粥是特别讲究的。大米煮饭,小米熬粥,不仅食材明确,就连水也要好的。明朝的张岱说,“天落水做饭,白米变红,红米变白。”一锅煮好的粥当如袁枚《随园食单》中所述:“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所以,从前的粥,特别香。
粥虽然做起来简单,但却是个细工慢活儿。在一个速食年代和夜生活丰富的城市里,又有几人能伺候得出一锅绵绵细粥呢?熬粥就像人生一样,要耐得住性子,经得起寂寞,投入真情,用文火和时岁慢慢煎熬。不愠不火,不薄不稠,足见功夫。
清晨的一碗粥是给最亲近的人烹制的,那是一个家的温馨。冬天,许多人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此时,来一碗粥,内心便陡然升腾起一股温暖。特别是在乡村,更有炊烟袅袅的柴火诗意。在城市里,想吃得既精细又丰富,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粥却总能让吃惯大鱼大肉的肠胃找到最好的舒适。一碗白粥,本真、单纯,却一瞬间让世间所有的美味荤腥都成了俗世之物。而尝尽百味,也才明白大味无味——原来食物的最高境界还是最简单的一碗白粥。
中国美食崇尚“低开高走”,将把贫贱物妙手生花,将寻常物用心点化,成就妙品。粥算是一种典型。寻常可见的有黑米粥、绿豆粥、甜浆粥、脊肉粥、番薯粥、胡萝卜粥、枣仁龙眼粥、燕麦粥,还有经典得可以讲出一段故事的状元及第粥、荔湾艇仔粥,以及名贵的鱼翅燕窝粥、龙虾粥……仅《粥谱》一书中就记载有两百多种粥。
一碗粥,比深夜的酒还暖心,比所有的山珍海味都要暖胃。因为它们平淡无奇的背后,是一切皆有可能的人生况味。
(张秋伟 摘自《扬子晚报》2019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