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说
2019-07-25
在《大科技》的公众号上看到《“灵”与“肉”息息相通》的这篇文章,我认为性格决定生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精神上的伤害所引起的大脑反应,跟肉体上的伤害效果是一样的。外向和内向不只是心理学上的概念,而是有着生理的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与孤独相伴的一些神秘症状。在那些缺乏交际的人身上,经常会伴有慢性炎症,这说明他们抵御细菌的能力较强。我们的身体进化出这样一种策略 :当我们在群体中过着愉快的社交生活时,免疫系统就集中精力于预防各种病毒 ;但如果孤身一人独处,那它就集中精力于预防细菌感染。一个人要想身体健康,那首先就要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了,抵御疾病、减轻痛苦的能力自然也会增强。
大科技网友 周生世界观
我喜欢天文,我从《科学之谜》上知道了很多天文知识,这本杂志从高一开始就看了,对它是有感情的,希望杂志能够一直做下去,而且越做越好。
大科技读者 鹏程万里
我不是理科生,但是喜欢看《大科技》,想提一个建议:我希望贵杂志在讲解专业知识时,能多一些类比,避免语言晦涩,让不了解这些专业知识的读者也能看懂文章。
大科技读者 拳击袋鼠王
每期杂志一到就立马开始看了,觉得杂志页数少,希望增加。另外,希望《大科技》能紧跟科技前沿,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多介绍地球的神秘事件。
大科技读者 忠实粉丝
希望多写一些贴近生活的文章,比如医学科普、揭露生活中的谣言。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更容易引起人的注意,这样既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能积累一些对生活有帮助的经验。
大科技读者 林清
最近的《大科技》感觉和以前有点不一样,文章更深一些,内容也更正统,文章的趣味性有点下降。我认为,作为科普雜志,还是要有趣味性,有意思的东西才能吸引眼球,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大科技读者 观沧海
看了《大科技·科学之谜》2019年第5期上的《万亿年后才会诞生的恒星》一文后,我总感觉宇宙中有一种不为人所知的物质源源不断地提供给太阳燃烧。大阳应该像一个锅炉,宇宙不停地给它增加燃料,使它永恒地发光发热。
大科技网友 小草向阳596918
我认为需要的是改变大学教育,而不是加强职业教育,因为人们根本不认可职业教育!不要把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人为地分开,除去科研型的前十几所大学,其余的大学应该均衡的把职教学科全部纳入!在人们的观念难以改变的现状下,职教学院死路一条!这是从《迷失在职业教育中的国人!》这篇文章想到的。
大科技网友 忆洞箫
看过《大科技》上的《迷失在职业教育中的国人!》的这篇文章,很感慨。我认为,就算现在教育政策有所改变,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恐怕也无济于事,因为没解决根本问题。技术工人的薪酬待遇福利低下,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这两类问题不解决,光指望教育大政方针的改变是没用的。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就是人活一世,要么为名,要么为利,这里的名也可以理解为权力。
大科技网友 核战先锋
《大科技》是很棒的科普读物,我从初二就开始接触了,到了大学仍在看。
大科技读者 乔纳森
欢迎读者参与我刊的读编互动,读者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QQ:1936375340 编辑部微信号:dkj65221200 新浪微博昵称:大科技 编辑部邮箱:19363753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