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辨析“不”和“否”

2019-07-25张宇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读音字形意义

张宇

摘要:“不”和“否”作为使用频率极高的否定副词,他们在读音、字形和用法等方面有诸多相似和不同之处。本文拟通过分析“不”和“否”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异同,从而探讨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不;否;读音;字形;意义

一、关于“不”“否”的读音关系

“不”字,广韵读甫鸠、甫九、甫救三切,又读方久、分勿二切,属帮母之部字。“否”字,广韵读方久切,并鄙切,属帮母之部字。二者在上古音中同属帮母之部字,由此可知它们读音相同。在“不”读上声时,与“否”同音。《正字通》:“孙氏定正以沈约不音弗为繆,亦非不,上声俯久切,音缶,与可否之否通。”除了上述证据可说明“不”和“否”上古音相同,在其他文献中也可查阅到相关说法加以辅证。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方久切。”段玉裁注:“不者,事之不然也;否者,说事之不然也。故音义皆同。”王力先生在《同源字典》中将“不”和“否”都拟音为piu?,认为“不”和“否”具有同源關系。检索古代文献也可发现“不”和“否”在其他地方读音也相同。如下所示:

(1)齐多知,而解此環不?(《战国策·齐策六》)

(2)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史记·陈丞相世家》)

(3)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以上所举文例中的“不”皆读为“否”,方久切。

二、关于“不”和“否”的字形关系

通过查阅《字源》,现将“不”和“否”的字形演变过程列出如图1:

通过以上的演变轨迹我们发现,西周、春秋战国、汉朝时期,“不”和“否”的上半部分字形几乎都是吻合的,这种吻合状态一直发展演变到楷体。相较“不”字形,“否”在其字形基础上多了一个“口”字之行。在涉及到字形分析这个问题上,就不得不提到许慎的《说文解字》,在这本书中许慎对这两个字的解读为:“不,鸟飞上翔不下来也。从一,一犹天地。象形。凡不之属皆从不。方久切。”“否,不也。从口,从不,不亦声。方久切。”在解释“否”字时,直接以“不”释“否”,可看出二者在字形之间的密切联系。徐锴在《系传》中为其作注道:“否者,不可之意见于言也。”按:“否”应是会意兼形声之字。其中亦可见由字形相近而产发的二字意义上的关联。

三、关于“不”和“否”的意义关系

前面已经提到二者之间关于读音和字形方面的关联,其实在意义上两者也有诸多相通之处。在徐锴的《系传》中,谈到“否”从口从不,他注释道:“心有不可,口必言之,故於文口,不为否。”王念孙在《读说文记》中谈到:“《系传》作‘从口不声。否与不古皆读鄙。《说文》不部亦有否字,注云‘从口不,不亦声。是其证。今削去声字,非是。”可见由字形的相近程度出发也可探讨衍生出二者意义关联的分析。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具体的意义相关性呢?

首先,二者的义项中都有“鄙陋”之义,这是最直接的意义上的相同之处。如“不”在古文著书中解释为“鄙陋”义的就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不,假借又为鄙。”《韵补·纸韵》:“不,陋也。”《荀子·赋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与?”关于“否”解释为“鄙陋”之义在文献中也有所体现,如:《书·尧典》:“岳曰:‘否德忝帝位。”按《史记·五帝本纪》引作“鄙惪忝帝位”。注曰:否不通言,否之音义与不相通,古二字多通用。《释名·释言语》:“否,鄙也,鄙劣不能有所堪成也。”

其次,二者作为否定副词,在表否定义上也是一致的。一是都有“非,不是”的意思。如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十:“不,非也。”《礼记·中庸》:“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孔颖达疏:“不,非也。”《墨子·尚同中》:“夫建国设都,乃作后王君公,否用泰也;轻大夫师长,否用佚也;维辩使治天均。”王焕镳校释:“否,非。”二是都有表示否定的意义。《说文·不部》:“否,不也。”《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郑玄笺:“人皆从之而渡,我独否。”《玉篇·不部》:“不,弗也。”《孟子·万章上》:“万章曰:‘尧以天下为舜,有诸?孟子曰:‘否,天下不能以天下与人。”杨伯峻先生在《孟子译注》中将“否”译为“不”的意思,表示否定。白居易《寄唐生》:“不惧权豪怒,一任亲朋议。”由此可见,“不”和“否”在表否定义上是相同的。

四、关于“不”和“否”在用法上的关系

由“不”“否”二者在表否定义的一致性上,我们把“不”和“否”放在具体语境中时,它们都可用作否定副词,且一般用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前面,都可作状语来修饰限定句子中的相关成分。

1.“不”用作状语

(5)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书·尧典》)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8)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上述所举例子中的“亲”“逊”“贤”都为形容词,“忧”“惑”“惧”“才”为动词,“不”在其前面做状语,表否定义,在句子中起到修饰限定形容词或动词的作用。

2.“否”用作状语

(9)招招舟子,人涉卬否。(《诗·邶风·匏有苦叶》)

(10)还而不入,否难知也。(《诗·小雅·何人斯》)

(11)苗民否用练,折则刑,唯作五杀之刑,曰法。(《墨子·尚同中》)

(12)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左传·成公十八年》)

在例(9)(12)中“否”作否定副词,其后的谓语省略。例(10)(11)中的“否”用法相当于“不”,分别在形容词“难”和动词“用”前作状语。

在“不”和“否”的实际运用中,除了都可作状语这一共同点外,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翻阅古代书面材料,我们发现“否”字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例子要与远远多于“不”字,几乎很少看到“不”出现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或句尾。而“否”不仅能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后面,还可以在句子中独立运用。显然在古时“否”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要强于“不”。下面例举“否”可用在句尾或独立运用的一些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

(13)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14)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

(1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6)“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

(《孟子·膝文公上》)

(17)以临司民之善否。(《墨子·天志中》)

上述所举例子中,“否”或单独使用,或用在形容词后,或用在动词后,不仅仅表达否定的意义,还包括它所否定的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衍生了关于“否”是代词的说法,部分学者认为“否”已经具有了代词的作用,只不过是具有否定意义的代词。如袁本良先生在其著述中说道:“‘否字既然不具备副词的功能特点而具有称代性和述谓性,就应该承认它是一个具有谓词性功能的否定代词。”此说还需另文专述,此处只稍作提及。

当然也会出现一些“不”字用在句末的例子,但一般都与“否”同,音“否”且多是表疑问的语气。(此处一并看作是“否”的用法)如:

(18)羌悉众攻之,厉声问曰:“田婴夏育在此不?”(《后汉书·段颖传》)

(19)未知古与今,此意有迁不?(《夏昼斋居》)

(20)齐多知,而解此環不?(《战国策·齐策六》)

上述种种,可知在古代时期,“不”和“否”的相似之处很多,不论是读音、字形还是用法上。根据王力先生《同源词典》:“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同源字常常是以某一概念为中心,而以语音的细微差别(同音),表示相近或相关的几个概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不”和“否”还为一组同源字。其显著区别在于各自义项表示意义方面,但也正因为意义之间的差别,同样也引起了具体语境中的位置或形式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不”“否”各自拥有自己的适用语境,不至于在词汇不断地发展演变过程中而淘汰对方。

五、“不”和“否”的现代运用

“不”和否的用法发展到今天,“不”字的語法功能在不断强大,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不”字不仅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和句子末尾处,还能单独在句中出现表示否定义或询问义。

(21)你在学校吗?不,我在家。

(22)晓得不?行不?吃不?好看不?

“不”字在口语中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是现在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出现频率更高的否定词。在用法上也比“否”丰富了起来。而“否”字的语法功能则更具体表现为书面表述中,形成一个偏口语一个偏书面,而又不能相互替代的语法局面。现归纳出“不”在现代汉语交流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1.可用在叠音动词和形容词之间,表示对后面动词和形容词的否定。如美不美、学不学、做不做、知道不知道等。

2.可用在偏正式短语中间。如达不到、打不倒、请不来、吃不饱、学不会等。

3.有时可修饰数词或名词。如不三不四、不左不右、说一不二等。

本文没有将“不”“否”的各个义项都列出来作详细的比较,只浅显的描写了其中的相通之处和一些相对有区别的例子,在对二者的现代语法描写上还存在较大不足和缺口,还需要后期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完善补足。

参考文献:

[1]王力.《同源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2.

[5]袁本良.《古汉语“否”字用法的再认识》[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余梅.《先秦汉语‘否‘不对比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读音字形意义
“那”与“哪”的读音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我是小字典
“箪食”之“食”读音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