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文化传播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9-07-25董彦宇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原文化传播

董彦宇

摘要:本文对中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认为中原文化还存在着开发力度还有待加强,缺乏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多维传播渠道尚未建立,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中原文化;历史资源;传播

中原作为华夏民族起源的地方,中原经济区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近年来,在国家及河南省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中原文化深入挖掘历史资源,走近百姓,走进旅游胜地,走向世界各地。中原文化传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影响力和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世界可以通过中原看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五千年灿烂文化。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仍然存在一些等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原文化传播中的问题

(一)开发力度有待加强

河南省有异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随着河南省文化建设的推进,一些文化资源得以开发,但仍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无人问津,甚至被别的国家和地区抢占开发。南阳恐龙蛋化石群是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大约为中生代白垩纪早期,被美国拍摄了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豫剧唱段《花木兰》却只在省内流传,而美国拍出了动画片《花木兰》;少林功夫天下闻名,又被美国拍了《功夫熊猫》;鲜有人知杜甫的故乡是河南巩义,成都的杜甫草堂却全国知名;唐僧取经的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玄奘的老家河南偃师却很少有人知道;河南5项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一城一门一关一道”丝绸之路河南段、大运河河南段),历史渊源、涵盖内涵都远远大于其他诸如苏州园林、明清皇陵等景点,知名度却远远比不上后者;28000多处各类文物景点[1],也只有极少部分被人所知。

文化资源只有被开发,才拥有生命力,才能得到传播。只有提高开发力度,才有助于中原文化知名度的提升。

(二)缺乏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就是一张名片,一提到该文化品牌,就会联想到其文化形象、内涵和产地。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能提高产地的影响力。经过几十年的宣传,目前少林功夫已经是享誉世界的国际品牌,在国际上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少林寺每天都吸引数百万国内外游客,造就了当地大规模的武术产业,形成了产业链模式。少林已经产生了品牌效应。然而像少林功夫这样形成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资源毕竟是少数,多数文化资源开发力度小,市场化程度低,品牌形象模糊,影响力还只局限在国内和区域内。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对于这个目标,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目前多数河南省文化资源还停留在单一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模式,缺少品牌开发专业人才,缺乏深度开发和创新历史内涵,品牌产业化动力不足。

许多景点千篇一律,没有特色。需要创意度很高的电视节目也保守有余,创新不足。从整体上,文化产业整体缺乏大气、雅气和现代气息,无法走向全国,更不用说走向世界了。

(三)多维传播渠道尚未建立

中原文化传播是一项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的事业,需要多方合力才能完成。目前我省文化传播事业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民间组织、文化企业、高校、海外侨胞、群众个人的参与度很小,多维传播渠道尚未建立,没有形成多方参与的合力效应。不仅是外国人、外省人,甚至连省内许多群众都对中原文化没有全面透彻的了解,这样中原文化传播就显得势单力薄,宣传力度和速度都达不到预期。各地文化名人研究,如鲁山的墨子、许昌的关公、南阳的诸葛亮、温县的司马懿、虞城的花木兰等,均由政府开过专门的学术研讨会,只是在学术圈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对人民群众影响不大,在全国甚至是国际上更没有什么影响力。

總之,不建立多维传播渠道,只依靠政府去传播中原文化力量十分单薄,无法形成多方合作、齐头并进的夯实力量,影响中原文化传播的进程和效果。要形成以政府推动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进来,形成“官、商、民”并举对外传播文化资源的格局。

(四)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短缺

人才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河南迫切需要解决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河南缺少文化人才培养体系,至今没有一所专门的艺术高等院校,现有的艺术类教育都是从属于高校、院系的一般教育,更没有文化产业研究院所。“特别是传媒、出版、设计、策划、旅游、动漫游戏、经营管理、文化贸易等文化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人才严重短缺”。[2]缺少文化专业人才,导致全省文化人才队伍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河南文化产业人才奇缺的困境,制约了中原文化在国内外的传播。

二、中原文化传播的对策

从上文可以看出,目前中原文化传播还存在开发力度有待加强、缺乏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多维传播渠道尚未建立和创新性、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要想提升中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必须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加大开发力度

只有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的独特内涵,才能真正焕发历史资源的生命力。单纯以经济目的,粗浅地、千篇一律地开发,不会给群众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激起群众再次光临的欲望。因此,要深挖历史资源的独特内涵,深入研究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采用适宜的、独特的方式展示出来,达到吸引群众的目的。

(二)树立有特色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要抛弃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的独特的科技、人文、艺术等方面的内涵。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开发出来的文化内涵进行再创造、再包装,借助现代化的、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加宣传力度,强化品牌意识,使人听到名字就能联想到品牌和产地。

(三)建立多维传播渠道

要提高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就要建立多维传播渠道,形成以政府推动为主体,民间组织、文化企业、高校、海外侨胞、群众个人充分参与的传播形势,形成多方合力效应。还应借助众多传播媒介,电子、数字、网络等同时启动,搭建多方传播平台。

(四)引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

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传播,高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一方面,这些专业人才可以多方位、多层次、多视角地挖掘文化资源的历史内涵,提炼精华。另一方面,又要用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文化资源蕴含的内涵清晰、准确地传达出来。因此引进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是当务之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原文化传播的关键任务。

用优厚的条件吸引高层次文化产业人才来豫工作,大力支持省内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到国内外学习先进知识和经验,加强相关文化产业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建立专门的高等艺术学校,设立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和学科,成立长效人才培养基地。

三、结语

中原文化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我们要看到中原文化传播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有效对策,让华夏儿女和国外友人更加了解中原,为中原的崛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东方,马见盈.河南导游[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8.

[2]杨国平.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⑵.

猜你喜欢

中原文化传播
试论中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中国文学作品外译策略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湖湘文化的传播效果评价研究
中原文化的特性与社会转型
越墓随葬品文化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