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道情戏音乐特点

2019-07-25张瑜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道情曲调陕北

张瑜

摘要:陕北道情是陕北地区古老艺术戏曲形态,它具有独特的唱腔体系、音乐特征、风格韵味,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之一。本文从陕北道情的历史考述出发,对它的发展流变、思想内容、曲牌特点等进行了阐发。陕北道情是珍贵的民间音乐,但目前发展现状堪忧,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运营的广泛展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和西方音乐形式的汇入等,该剧种的传承和发展都面临巨大考验,有些区域已经濒临灭绝,以此保护和继承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陕北;道情;曲调

陕北道情是陕北主要地方剧种之一,陕北清涧流传一首道情词为“三材挂板响连声,口口声声唱道情,祖祖辈辈传下来,洪武年间传到今”,大概在明代就已经存在,具体诞生时间不可考,但口耳相授的方式却是它传承的方式。道情以广场艺术形式传播传统曲目,最开始以弘扬道教思想为主。1935年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民间艺术家重新创作了新的曲目,如《周子山》《家庭图》《结婚图》《王长生揽工》等,展现了当时革命斗争生活,有着豪迈乐观的时代特征,被称为翻身道情。解放后道情融合了陕北地区民间音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一、陕北道情戏的发展流变

关于陕北道情的形成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中,未形成定论。主要观点为:第一,形成于唐代。杨志烈和王昭玺在《陕西道情》里指出:“陕西道情形成于唐代,至今约一千多年历史。”书中讲述:“据对现今的陕北道情探考,鼓名座鼓,形同道院之鼓,唱词不分板眼,所唱皆七言,均与唐代法曲相同,亦可证实道情戏源于唐代道院念经唱词的。”第二,形成于宋金时期。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道情”解读为:道教起源于唐代道教中道教的“经韵”。在吸收词调曲牌后,它演变成民间布道中的“新经韵”,也被称为道歌。根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淳熙十一年的道家歌词与鼓子词相似,用的乐器是渔鼓、简板,可看出在南宋时期,道教戏曲里就有了曲白相和。后来,道情诗赞体的一支传播到北方,并在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和山东发展成道情戏。上述认为道情应该是产生于宋代,作家刘阳河也认为,道情至迟“产生于宋金对峙时期,至今已七百余年了。近年来在甘泉县出土的宋金秧歌画像砖是一个有力的见证。”民间秧歌、民间小调是和道情相伴生的,这是从考古出土角度得出的。第三,形成于明代。在杨文艺的《春风又一枝》中提到:“道情,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约在明末崇祯年间,已在我省关中、陕北和陕南各地流行。”第四,形成于清代。《中国戏曲曲艺词曲》提到陕北道情的音乐曲调是从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的曲艺中衍化而来的。

综上来看,道情原为道士所唱的道曲,是用于弘道、化缘时所唱的道歌。在唐代的道曲有《九真》《承天》等曲目遗留下来,唐代统治者对于神仙求道思想很重视,并注重道教宗教义理的传达,唐崔令钦《教坊记序》里说:“我国家玄元之允,未闻颂德。高宗乃命乐工明达造道曲、道调。”[1]随着道教宣传方式和民间音乐的接收程度转变,人们渐渐开始把最初的道教俗讲、经席音乐转变为鼓子词、新经韵,这也称为俗曲道情。南宋开始由渔鼓和简板伴奏演唱,在注重俗曲道情叙事的基础上,加上了多元化的曲牌。到明清以来流播甚广,并与陕北的传统地方音乐进行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牌体民间戏曲类型,代表作品为《十万金》中的《孟姜女哭长城》。据民间道情抄本可知,乾隆年间(1736-1795年),陕西宝鸡阳平镇姜马道情班收藏乾隆六十年(1795年)道情抄本《五果争先》《石佛衣》。《清涧县志》道光八年(1828年)石印版里提到:“春节前后,清涧城乡闹秧歌唱道情盛行”,说明清涧道情在清朝中期已经形成。据陕北老艺人强不屈回忆,他记事时,他爷爷就在村里唱道情,推算时间也在清代,以上可以看出在清代,道情戏在陕西已经广泛出现了。

道情戏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从之前宣传道教思想,到后来成为独立的舞台艺术形式,在调式、唱念、分行当角色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的转变。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鲁艺学院的文艺工作者开始采访民间音乐,采用东路道情的曲调创作了秧歌剧《减租会》,其中有一段为后来影响巨大的《翻身道情》,道情戏至此成为反映老百姓生活状态和心态的戏曲样式,同时也和国家主流意识相融合。新中国成立后,陕北道情更好地反映了民众解放的喜悦,歌唱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热爱,道情演唱空前繁荣,特别是在清涧,639个行政村都唱道情,这个“道情窝子”更是产生了一大批知名的民间道情艺人,主要代表作有:《海滩红旗》《土地风波》《小四德》《朝阳人家》《两亲家》等。1956年白秉权演唱的《陕北道情联唱》(后改名为《幸福的歌儿永远唱不尽》)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惠万年、张海生1958年分别被中央歌舞团和陕西省歌舞团请去教唱陕北道情,该民间戏曲形式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和喜爱。上八十年代以来,榆林地区文工团也在排演大型的道情剧进行演出宣传,清涧也成立了道情研究会进行专门研究,催生了很多优秀的民间艺人和好的戏曲曲目。2007年,榆林市成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延安成立陕北道情保护传承领导小组对该戏曲形式进行保护。2008年陕北道情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陕北道情迈向新的发展期。

二、陕北道情唱腔音乐特点

陕北的道情戏分为四支:一是神木道情,流行的区域在神木、府谷两县靠近黄河一带;二是三边道情,也叫西路道情,盛行安边、定边、靖边地区;三是清涧道情,流行在清涧、子长、延长、志丹、绥德一带;四是东路道情,起源于横山,普遍流行在榆林、横山等地。[2]西路道情也称为“老道情”、“古道情”,是由原始的道情传入的。东路道情来源于山西传来的晋西道情,也叫“新道情”。陕北道情调式很多,称为“九腔十八调”。老道情主要的唱腔有耍孩调、平调大起板、平调普通板、高音平调、花音平调、二流、连头、还阳调、十字调等。道情和鼓子词的形成,在元代杂剧《岳阳楼》等剧目中穿插使用,出现了多种角色,比如扮男角色的“末泥”和扮女角色的“旦儿”。道光初年,清涧县曹家渠曹姓三家成立了道情班子,之后五代人相继从事道情演唱活动,1966后才终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清涧相继成立道情班子,唱腔都是原生态老道情平调,演唱的曲目有《毛洪跳墙》《牡丹亭》《刘秀烧窑》《十万金》《湘子出家》等[3]。东路调主要唱腔有平调大起板、平调普通板、一枝梅、耍孩调、金丝圪撂调、散板等。老道情中二流、连头、还阳调、苦音泪板,东路调中的金丝圪撂调,之前并非独立唱腔,因后来使用频率变多,腔调融合,它们也变得更重要了。腔调各有特色,又在相互融合。

陕北道情吸收和借鉴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秧歌剧音乐、陕北唢呐和说书的节奏。陕北道情戏声腔渊源,据《中国戏剧曲艺词曲》解释,“陕北道情的音乐、曲调约在清咸丰以前由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演变而成”,据老艺人们说,陕西道情的声腔是根据其他地方传来的道情音乐并吸收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进行整合加以改造发展所形成的独具陕北地方特色的道情音乐,陕北道情的主要曲调很难找到陕北民歌和陕北说书的原型,但它的曲牌名好多是原道情曲牌的名称,比如说耍孩调、一枝梅。耍孩调是道情最具代表性的词牌调,又叫“钟南调”,“蓝关腔”等,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陕西地方小戏的唱腔。

陕北道情音乐为曲牌体,它也吸收了板腔体音乐结构,属于曲牌的连缀,即同一首大曲由不同曲牌串接而成,按照一定的调性规律排列顺序。曲调的格式有七字、八字、十字句式,多为四句一段,也有不太整齐的曲调[4]。代表唱腔曲调为滚白、哭板,通过延长音来表达情绪,音域跳跃幅度大。

陕北道情历史悠久,反映了陕北地区劳动人民的心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了不一样的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传播,传统戏剧的传播受到很大的冲击,看戏曲的观众也在减少。随着老艺人的离开,很多经典的曲目缺乏传承人,对于乐器的配合和腔调的转化年轻一代不能很好胜任,面对西方的戏曲形式的借鉴尺度也没把握地很好,老剧目演不出老韵味,新剧目改编得支离破碎,内容有的鄙俗,这些现象都是道情发展的问题[5]。当务之急,我们要对传统的老戏曲曲目进行合理保护和传承,让陕北道情这一古老的戏曲形式获得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崔令钦撰,任半塘笺定.教坊记序[M].中华书局,1962:8.

[2]张泽洪.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8:299.

[3]樊奮革.陕北道情艺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4]张国万主编.陕北道情[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5]童翊汉.中国道教与戏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道情曲调陕北
义乌道情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Wake up, Bunny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历史回音壁
——蓝田上许村道情演唱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布谷鸟
“道情窝”里的演唱家
——陕北道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白明理访谈录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坚质浩气 妙道情真——傅山的美学思想及其书艺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