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用不同比例超级稻机插秧穗粒肥对比试验分析

2019-07-25陈卓贤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摘 要:为探究穗粒肥最佳施肥比例,本站于2016年开展了超级稻机插秧穗粒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水稻产量构成的比对试验。经试验,结果如下,在种植品种、水分管理、农药施用量、稻田结构、土壤条件和育秧方式等条件一致的情况下,适施穗粒肥能延长水稻功能叶寿命、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生产收益。

关键词:施用不同比例;稻机插秧穗粒肥;对比试验分析

为了探索穗粒肥不同施用比例对超级稻机插秧构成产量的影响,促进超级稻生产的迅速发展和栽培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2016年晚造在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沈利成的租赁田,实施本试验,现就试验过程和结果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八步区信都镇北联村幸福组104号种植户沈利成种植基地。

2.试验设计及基本情况

(1)种植品种(组合)。选用超级稻深两优5814。

(2)田间设计及面积。试验设穗粒肥不同施用比例5个处理,每个处理设计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长7m×宽4.3m)。排水沟宽50cm、深30cm;田埂宽30cm,高20cm,用塑料薄膜包好,薄膜入田面下20-30cm。保持各处理水肥、病虫害等田间管理一致,各小区独立排灌。

(3)试验方法。试验设穗粒肥不同施用比例五个处理:  ①4(即基肥占40%):3(即分蘖肥占30%,插秧后12-15天施下):2(即促穗肥占20%,在主穗幼穗分化1-3期施下):1(即促粒肥占10%,在齐穗时施下);②4(即基肥占40%):2(即分蘖肥占20%,插秧后12-15天施下):2(即促穗肥占20%,在主穗幼穗分化1-3期施下):2(即促粒肥占20%,在齐穗时施下);③4(即基肥占40%):3(即分蘖肥占30%,插秧后12-15天施下):3(即促穗肥占30%,在主穗幼穗分化1-3期施下):0(即不施促粒肥);④4(即基肥占40%):3(即分蘗肥占30%,插秧后12-15天施下):0(即不施促穗肥):3(即促粒肥占30%,在齐穗时施下);⑤3(即基肥占30%):2(即分蘖肥占20%,插秧后12-15天施下):3(即促穗肥占30%,在主穗幼穗分化1-3期施下):2(即促粒肥占20%,在齐穗时施下)。

施肥用量及方法: 每个小区按照 N:P:K=1:0.5:1,即亩施纯氮14公斤(即46%尿素30.4公斤)、纯磷7公斤(17%钙镁磷肥41.2公斤)、纯钾14公斤(60%氯化钾23.3公斤),其中磷肥作基肥全部施下,氮钾肥按以上比例施用。保护行只施基肥、分蘖肥,且用量略低于小区肥料用量。

(4)土壤条件。土壤为沙壤土,前茬是水稻,其耕作层15—20cm,排灌方便,肥力中等。

(5)育秧方式。采用工厂化育秧,播种期7月9日。

(6)农药。1.8%阿维菌素300ml/瓶、2.5%氯氟氰菊酯300ml/瓶、20%噻森酮20ml/包。

(7)肥料。尿素:N含量46%;钙镁磷肥:P2O5含量17%;氯化钾: K2O含量60%。

3.试验实施过程

(1)移栽及小区设置。试验7月9日播种,采用工厂化育秧。7月27日采用机械插秧,插植规格18cm×30cm,密度为1.23万蔸/亩。7月29日筑小田埂分小区,每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长7m×宽4.3m),排水沟宽50cm、深30cm;田埂宽30cm,高20cm,用塑料薄膜包好,薄膜入田面下20-30cm,各小区独立排灌。重复间设置1条宽30㎝、深10㎝的排灌沟,小区独立排灌。

(2)水分管理。水稻移栽立苗后保持田间浸水,直到分蘖够苗,8月22日够苗(24.5万苗/亩)开始露晒,露晒田后幼穗分化期至勾头期间保持充足水分,以后干湿交替,收割前7天不再增加水分,由其自然晾干。

(3)肥料施用。每个小区按照亩施纯氮14公斤(即46%尿素30.4公斤)、纯磷7公斤(17%钙镁磷肥41.2公斤)、纯钾14公斤(60%氯化钾23.3公斤),各处理按照以下比例施用:①4:3:2:1;②4:2:2:2;③4:3:3:0;④4:3:0:3;⑤3:2:3:2。其中磷肥作基肥全部施下,氮钾肥按以上比例施用。因为移栽采用机插方式,处理间施肥比例有不同,造成基肥施用只能在7月29日筑好各小区小田埂后才施下,8月10日施分蘖肥,9月12日主穗幼穗分化二期施用促穗肥,10月7日齐穗,10月8日施促粒肥。各处理小区施肥量及施肥时间(见表1)。

(4)病虫害防治。今年病虫危害较轻,加上距试验田几十米处安装有一个虫情测报灯每天夜晚诱杀害虫,所以稻飞虱、叶蝉、二化螟、三化螟很少,分蘖期稻纵卷叶螟轻度为害,8月上、中旬发生稻象甲中度危害;病害方面纹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轻度发生,稻瘟病基本没有发生。具体病虫害防治(见表2)。

(5)田间调查

茎蘖动态调查:移栽后5天开始调查,每处理调查10蔸,取其平均值,每隔7天调查一次,直至收割。

物候期记载:播种期、抛栽期、立苗期、回青期、分蘖期、分蘖高峰期、幼穗分化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4.收获及室内考种

11月12日采用收割机机械收割,各小区单独收割,称重并取1公斤样谷进行晒干。计算各处理产量

二、 试验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对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移栽后5天开始,点调查10蔸茎蘖消长情况,每7天调查一次,连续至勾头。不同处理水稻生物学性状见表3、表4、表5,结果说明,水稻生长前期各小区禾苗茎蘖消长较均衡,够苗期基本一致,适施穗粒肥能延长水稻功能叶寿命,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水稻在营养生长期,叶色表现均为绿色,进入生殖生长期后,没有施穗肥的处理3叶色由绿色逐渐转为浅绿色,收获时为黄绿色;处理4的叶色表现为绿色转浅绿色,再转绿色,其它处理的叶色均由浓绿色转绿色施肥越多叶色越绿。

2.水稻生育进程记载(见表6):施用不同穗粒肥,对水稻全生育期无明显影响,均为124天。但对水稻后期的叶色有影响。

3.穗粒肥对产量的影响:从表7可看出,施用分蘖肥适量即可,减少无效分蘖,增加成穗率,合理施用幼穗分化肥对提高产量效果明显。

4.生产效益:(见表8)生产总收入由高到低分别为处理②1588.8元;处理③1586.4元;处理①1579.8元;处理⑤1551元;处理④1519.8元;纯收益由高到低则是处理③132.4元;处理②99.7元;处理①91.3元;处理④70.3元;处理⑤64.4元;从数据得出,同等栽培情况下,幼穗分化肥施用得当对最终产量和纯收益作用很大。

三、结语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比例穗粒肥对水稻全生育周期无明显影响,但适施穗粒肥对水稻功能叶、结实率、千粒重、产量和生产收益有促进作用,其中没有施粒肥、肥料比例为4:3:3:0的处理,产量和生产效益最高。综上所述,在水稻种植中,使用穗肥比重比较大的肥料,施不施用粒肥,也能延长水稻功能叶的寿命,减少无效分蘖,增加水稻产量,在生产上值得被推广。

参考文献:

[1]梁利妮.超级稻机插秧穗粒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比试验小结[J].农家参谋,2018(20):76-77.

[2]陈忠棠,黄玉莲.水稻机插秧基蘖肥不同施用比例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9(7):27,29.

[3]陈家金,罗丽兰.2017年晚稻机插秧基蘖肥不同施用比例对比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8(9):22-23.

快递信息:陈卓贤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信怀西路63号  1387845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