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冷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2019-07-25屈生华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大麦栽培技术水稻

屈生华

摘 要: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地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麦亩产值较低,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农业产值,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逐步探索出相关丰产栽培技术,使之应用于大面积生产,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高寒冷凉地区;水稻;玉米;大麦;栽培技术

近年来,马站乡把水稻、玉米、大麦作为保证粮食总产的主导产业来抓,以良种良法组装配套技术推广为核心,以提高复种率和单产为主攻方向,加大水稻旱育秧、水改旱、地膜覆盖、大麦丰产栽培等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了粮食安全。

一、马站乡粮食生产概况

马站乡位于腾冲城北部23公里处,是全市海拔最高的一个乡,乡辖8个村民委员会、123个村民小组,有总人口29087人。乡政府驻地海拔1870米,年均气温14℃,年降雨量1700毫米。全乡统计上报耕地面积49592.8亩(其中水田19681.5亩,旱地29911.3亩),人均耕地约1.7亩。全乡耕地主要分布于海拔1820—2350米之间,土壤类型多为火山灰成土壤,耕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2018年种植水稻18700亩,单产369公斤,总产690万公斤;种植玉米20100亩,单产355公斤,总产713.6万公斤;种植大麦17600亩,单产198.4公斤,总产349.2万公斤。

二、主要粮食作物新品种引种筛选

1.水稻。2005年引进水稻品种试验示范6个品种,产量变幅408.7-493.9公斤/亩;2006年引进20个品种(组合),产量变幅528-748.1公斤/亩;2009年引进水稻粳型杂交(组合)共16个,产量变幅465.2-608.3公斤/亩;2012年引进新的粳稻新品种共26个,产量变幅518-602.5公斤/亩;2017年进行大水谷、孟定谷、红米早、大水谷穗选紫谷试验,产量变幅307.7-617.4公斤/亩。2018年引进5个品种试验,产量变幅151.1-354.5公斤/亩。

通过多年的引种观察实验,筛选出适合马站种植的品种,目前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滇杂33、36、46号,保粳杂2、3号,粳两优5519号、两优2887号;常规稻:楚粳26、28、30号,岫粳14号,云粳29、38号,昌粳10号。

2.玉米。2005年引进试验品种13个,产量变幅246.01-750.47公斤/亩;2012年引进玉米参试品种14个,产量变幅210.1- 511.4公斤/亩。2016年引进试验品种5个,产量变幅346.2-643.8公斤/亩;2017年引进玉米参试品种6个,产量变幅357- 569.4公斤/亩。

目前玉米品种以北玉16、20号,雅玉88、889号,辽单527号,海禾30号,旭玉808,昭阳4号为主。

3.大麦。2012-2017年间共引进大麦试验品种(组合)92个,产量变幅351.7-683公斤/亩。

目前大麦品种以云大麦2号、94DM3号、V24号、保大麦8、13号,腾云麦4号为主。

三、主要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示范

1.水稻。2003年开始大力推广水稻旱育宽窄行条栽技术,采用(4—5寸+6—7寸)×4—5寸的栽培方式,每丛2—3苗,每亩2—3万丛,4—9万苗,秧龄45—55天,此项技术比一般栽培方式增产80—150公斤。近年来共举办丰产样板560亩,平均理论单产579.2㎏,比相邻田块增86㎏,增17.4%,真正做到降本增效,起到了科技示范效果。

2.玉米。玉米地膜覆盖技术在我乡推广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采取行距3.6尺(大行2.4尺+小行1.2尺)(80+40公分),株距8寸—1尺(30-33公分),密度3400—3800株,此种栽培模式比常规不覆膜栽培亩增150公斤以上。近年来共举办样板500亩,平均理论单产644.1公斤,比全乡杂交包谷平均理论单产588.1kg,增56kg,增10. %。

3.大麦。大麦是我乡种植面积最大的小春粮食作物,在全乡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大麦生产对促进全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共举办大麦高产示范样板3211亩,平均单产465.5公斤,最高单产613.7公斤,最低单产190.5公斤(由于遭遇罕见的冬春连旱)。

四、应用效果

1.水稻。5年来共示范推广34000亩,共测185个点,平均理论单产516.1公斤。

2.玉米。5年来共示范推广31000亩,共测218个点,平均理论单产539公斤。

3.大麦。5年来共示范推广33000亩,共测176个点,平均理论单产391.1公斤。

五、关键栽培技术

1.水稻关键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滇杂33、36、46号,保粳杂2、3号,粳两优5519号、两优2887号;常规稻:楚粳26、28、30号,岫粳14号,云粳29、38号,昌粳10号等。

(2)培育壮秧。育秧是水稻栽培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以培育壮秧为目的,达到成秧率高、苗齐、苗壮,栽后返青成活快,分蘖早,生长良好之目的,有效避开倒春寒和八月低温冷害;要抓住最佳节令,采用肥床旱育稀播育秧技术,适时扣种稀播,选用浸种靈1000倍液浸种48小时、壮秧剂、敌克松等进行种子处理,每亩大田用杂交种2kg或常规种3kg。秧田播种量控制在30kg/亩,按1:15的秧本田比,每分苗床播精选稻种3-5kg,每平方米秧床施腐熟细厩肥3—5kg,水稻专用复合肥150—200g,或普钙100—150g,钾肥和尿素各30—50g。做好苗床培肥和苗期肥水管理工作,促控结合,使秧苗达到壮秧标准。

(3)适时播种和移栽。马站乡水稻播种时间为清明节至谷雨节令;移栽时间小满至芒种节令,秧龄掌握在45—50天左右(叶龄4.5—6叶)移栽。移栽前2—3天用杀菌剂和杀虫剂混合喷施防治螟虫和苗瘟。

(4)栽插方式和密度。通过多年实践采用宽窄行拉线条栽方式(双行条栽)或拉线扩行条栽(宽行窄丛)增产效果明显。双行拉线条栽:株行距为(3寸+7寸)×5寸或(4寸+6寸)×6寸;单行条栽:行丛距8×3.5—4寸。每亩栽2—2.2万丛,每丛栽带蘖壮苗2苗,亩栽4—4.5万苗。做到肥田适当稀植,瘦田适当密植,秧苗带土移栽时,要求秧苗浅插、直立,减少根系损伤。

(5)科学配方施肥。施肥的原则是:重施有机肥,适施化肥(在化肥施用中应控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根据马站氣候特点,前期秧苗一炮轰起,后期一般不宜施穗肥,只能看苗情轻施穗肥,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壮粒肥。大田亩施农家肥1000—1500kg,水稻专用复合肥40—50kg。或尿素10kg,普钙25—30kg,钾肥5—7kg做底肥。移栽后3—5天结合化除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做分蘖肥。

(6)科学管水,合理灌溉。浅水栽秧,薄水分蘖,移栽后25—30天,最高茎蘖达预定指标后,撤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抽穗扬花期保留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以水调气保根系。成熟收割前一星期断水。

(7)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①抓好种子的药剂处理,播种前晒种1—2天,每5斤种子用施百克或浸种灵2—5毫升,2000—3000倍液浸种72小时;②移栽前2—3天追施送嫁肥和喷施送嫁药。亩施尿素7—10公斤,同时用特杀螟、三环唑等药剂兑水喷雾一次;③大田移栽后,在分蘖盛期综合防治稻瘟病、稻飞虱、稻螟虫等病虫害,孕穗后重点加强稻螟虫和穗茎瘟的防治。

(8)适期收获。收获前7-10天排除大田积水,利于收割,做到九黄十收,丰产丰收。

2.玉米关键栽培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北玉16、20号,雅玉88、889号,辽单527号,海禾30号,旭玉808,昭阳4号等。

(2)适时播种,保证合理的群体结构。播种期3月10日-4月5日,具体为云华上五村在3月10日-20日播种,下三村3月20日-4月5日播种。栽培方式统一采用拉线单行或地膜双行条栽,单行单株条栽,行距2.7尺,株距6寸,密度3700-3800株;地膜双行条栽行距3.6尺,株距8-9寸,密度3800株。

(3)合理施肥,及时中耕管理。杂交包谷属高投入、高产出的品种,施肥量一定要足,要求底肥亩施厩肥1500-2000kg,锌肥1kg,普钙或钙镁磷30-50kg,最好两样混用,数量各半,尿素5-10kg;或用腾产复合肥30-40kg加尿素8-10kg做底肥。苗肥结合第一次中耕,即铲包谷时亩施尿素10kg;拔节肥即大喇叭口期结合第二次中耕(堆包谷)亩施尿素15-20kg。

(4)及时防病、防虫。玉米大、小斑病:加强栽培管理,早播早管,增施有机肥,穗期追施氮肥,加强中耕、排水等田间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剂防治主要是预防,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800倍液,每亩用 50-75千克,隔 7-10天喷1次,共防2-3次。 玉米锈病 :合理施肥,施用磷钾肥;发病初期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病重时隔15天再喷1次。地老虎:可用来福林、功夫或速灭杀丁兑水在包谷出苗时,利用傍晚进行喷雾防治。玉米螟及粟穗螟:玉米螟可用呋喃丹在大喇叭口期每株5-7粒放入喇叭口进行防治。粟穗螟可在天花抽出后用功夫、来福林等杀虫剂兑水喷雾防治。

(5)适时收获,做到九黄十收。收获做到“九黄十收”,收后及时剥除苞叶,采用4—6穗结团垂挂晾晒,避免因收获剥苞叶不及时造成霉烂捂坏,做到丰产丰收。

3.大麦关键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通过前几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在我乡表现较好的高产、耐寒、抗病、生长整齐的品种主要是云大麦2号、94DM3、V24、保大麦8号、保大麦13号、腾云麦4号等品种。

(2)适时播种。马站乡推广的啤饲大麦品种属中早熟品种,但比本地老品种大麦生育期稍长,最佳播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对难于犁耙的田块,可采用板墒麦,抢节令播种。

(3)坚持种子处理,药剂拌种。近年来,随着啤饲大麦面积的扩大,大麦黑穗病及条纹病日趋加重,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种子处理,方法上采用播种前晒种1~2天,药剂处理种子为每10千克种子用6%立克秀5ml兑水湿拌种(1千克种子0.15千克水),15%粉锈宁(1千克种子2克药)湿拌种,种湿即可,种干即播。

(4)提高播种质量,抓好合理密植。坚持分墒条播,均匀盖土,保证出苗,多棱大麦8~10千克/亩,二棱大麦10~12千克/亩。多棱品种基本苗每亩12-15万左右,每亩有效穗35—40万左右;二棱品种每亩16-18万左右,每亩有效穗50—65万。板墒麦2m开墒,沟宽0.3m,净墒面1.7m,沟深沟直、墒平土细,拉线条播,每墒种6行,行距28㎝左右。碎墒土盖麦或起沟土盖麦,种肥入土、减少露种、露肥;泡墒麦(犁耙后种植)理墒跟沟条播或起沟条播,减少起沟撒播,杜绝撒播畜耙或撒播机耙,净墒面1.7~2m为宜 ,灭三子(深子、露子、丛子)、促苗早、苗全、苗齐、苗匀。

(5)科学施肥。以中等肥力田块而论,亩施腐熟厩肥1500~2000公斤作底肥,尿素18~24千克,普钙30~40千克,硫酸钾6~10千克;分蘖肥尿素12~15千克,拔节肥尿素5~10公斤;抽穗后用磷酸二氢钾加尿素兑水喷施1—2次,每次每亩用磷酸二氢钾4市两加尿素1斤兑水二喷雾器进行喷施,以增加结实率提高产量。

(6)搞好排灌。大麦根系分布较浅,过干过涝均不利于根系正常生长,因此,在正常情况下要适时灌好出苗、分蘖、拔节孕穗和抽穗灌浆水,做到速灌速排。

(7)加强病虫草综合防治,搞好田间管理。首先是作好麦田化除,清除杂草为害。杂草2—3叶期亩用25%高效异丙隆加50%扑草净50克兑水60千克喷雾;其次是及时防治麦蚜和粘虫。分蘖盛期、抽穗期、灌浆期亩用14%虫蚜通杀100毫升(或索蛛)兑水45千克喷雾防治蚜虫和红蜘蛛三次;三是认真防治好条纹病和白粉病。

(8)适时收获,作到八黄十收  大麦最佳收获期为黄熟期,植株茎秆叶片枯黄,籽粒充实如蜡质,故又称为蜡熟期,此时收获千粒重高、蛋白质含量低,再者可避开雨水,做到丰产丰收。留种田黄熟中后期要认真去杂去劣,单打单收。

六、结语

通过近五年来水稻、玉米、大麦科技措施的改进,高寒冷凉地区农作物生产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只要品种对路,技术到位,生产水平还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同时可以解决大、小春两季矛盾,对提高高寒冷凉地区单位面积产量,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户增收,确保粮食安全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大麦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我的大麦哥哥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大麦虫对聚苯乙烯塑料的生物降解和矿化作用
Global interest in Chinese baijiu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