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文学教学中“以系列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2019-07-25汪双英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

汪双英

摘要: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实施“以系列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必须得提出问题,形成选题,接着让学生围绕选题收集资料,写出论文。另外,我们还必须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师采取这一教学方式,既拓展和延伸了原本局囿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也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题 模式

我们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困当代文学”两门课。主要讲述中罔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课程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情怀,注重原著的精读与欣赏,培养学生的社会感知、语言感知、文体感知能力,以及读写能力与文本分析能力,使学生具备比较深厚的现当代文学修养和较高的文学审美水平,开拓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获得与当下生活的对话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意写作的能力。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所以,我们必须得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之前,我们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倡导“以系列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与教学模式”。对“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①。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②。

在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实施“以系列课题为中心的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是:

首先,教师在该课程正式讲授之前,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选出十部经典作品,学生围绕这些作品提出问题,形成选题,如:林道静女性形象的分析、《青春之歌》与《伤逝》之比较、《百合花》主题的分析、朦胧诗美学特征的分析、新写实小说“新”的体现等,同时教师开列一些与作家、作品、文艺运动等相关的书籍和参考资料供学生查阅,学生确定选题后,分工协作去搜集相关文献,整理分析文献形成自己观点。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纲要呈现给老师看,老师定夺其纲要是否可行,是否偏大或是否有创新。已通过的学生可据此纲要开始撰写论文。在每一次的授课过程中,老师要有计划地留出十分钟左有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实施这种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可以自主整理一些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而对于某些文艺思想论争的问题,或对某些作品的评价问题,学生可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写成小论文。教师只需着重点讲述重点与难点(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和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主题意蕴等),此举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分析作品、评论作家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研究性学习拓展和延伸了原本局同于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研究文学作品、文学现象和各类作家的兴趣。通过这一教学模式,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真正实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的,使学生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自学知识能力、独立科研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進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就业、适应未来发展。

其次,要做好课题,教师还得时刻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学科,复杂的文学现象与多义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问。教师在稳同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追踪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吸收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新经验,搞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特点。为此,我们首先必须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术含金量的高低,学问家不见得是好教师,但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学问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是讲解高深理论的课程,它更需要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之外,我们也很注意投入到新热点的研究中去。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问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提出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意识。研究性教学即是一种鼓励、引导、支持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它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发挥教师的能动性,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塑造学生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③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教学相伴而生。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主体性”,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实践,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具体而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进程中主动地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新颖的经验和表现具有个性特征的行为,从而提升综合素质、锻炼创造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④研究性教学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而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们都源于人们对研究的特点与它的发展功能与创造价值的认识;都是从问题开始,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以探究学习为核心,以科学思维为灵魂;在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充分体现指导与自主、规定与开放、统一与多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指导思想。创新性是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灵魂。相对于传统意义上“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而言,研究性“教”与“学”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研究”性。“研究”既是二者的共同点、联结点,也是二者的精髓所在。

總而言之,“研究”的灵魂在于“运用与创造”。正因为“研究”具有运用与创造的功能,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人们才把它与教学、课程、学习等教育学范畴结合在一起,并利用其“运用与创造”的精髓来改革教学与学习。“研究性”使“教”与“学”体现出新的特点:1.超越性,增强学生对世界开放性问题的意识;2.生成性,发展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3.探索性,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不懈探究、发现真理;4.多样性,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开放化;5.广延性,引导学习走出课堂;6.发展性,培养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7.共进性,形成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

我们认为,用研究的观点和方法改造传统的教学与学习,形成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崭新范式,可以吸收研究所具有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师主导”。南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在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进入21世纪,以创新为基点的现代教育改革潮流席卷全球,高等教育正加速从“专才教育”向“通识教育”转变。在教学领域,重心正由重视“教”向重视“学”转移,由重视继承“重复过去”向重视创新“面向未来”转移。因此,顺应改革大潮,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也是大势所趋。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首先,研究性“教”与“学”是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特征,是我们建设创新型罔家成败的关键。研究性教学通过变革教学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研究性学习则通过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更具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索性;二者的相互作用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次,研究性“教”与“学”有利于大学教师在科研与教学活动中寻找到新的平衡点。在研究型大学,教师通常都身兼两职,即教学与科研。而现实中的矛盾是,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往往远离讲台而忙于科研;乐于教学的教师又有很大一部分远离学术前沿。实践证明,教学需要研究成果来充实和丰富,研究也需要教学来促进。教学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研究的价值,研究有助于把最新的成果引入教学。研究性“教”与“学”即是在研究的基础上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它要求并有利于基于创新基点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融合。

①周玉芬:《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看高职教育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②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78页。

③李宏祥、姚利民:《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④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涵》,《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2期。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课题模式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