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想象力让黑暗海底“活”起来

2019-07-25郎新月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凡尔纳细节森林

“这森林中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当我们走到树林中间阔大的拱形枝干之下,我的眼光首先就被林中树枝排列的奇特形状所吸引,感到奇怪的是这种形状,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打开《海底两万里》,翻到《海底森林》这一章,湿漉漉的海风就扑面而来,字里行间,仿佛光线从水面穿过重重海草,斑驳地洒在我的身上。想象力当然是凡尔纳能在笔下创造出“海底森林”的一大因素,但正如绘画一样,越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越需要细致的笔触将它描绘出来,否则无法让读者领会到作者想象力的美感。

科幻文学中最难处理的地方之一,就是如何让溢于纸上的想象力以可知可感的形式走近读者,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展示了许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幻想出的海底森林让绝大部分读者都津津乐道。

讲师介绍

郎新月:从事社会调研、乡村社情研究工作。大自然的旅行者,期待用镜头记录世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在大山深处行走。

一张畅游《海底两万里》的地图

海洋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与加拿大捕鲸人、忠仆康赛尔一同追踪某个撞击轮船的神秘海怪,三人被“海怪”鹦鹉螺号(在荒岛上被秘密建造的潜艇,异常坚固,结构巧妙,能够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俘虏,见到船长尼摩(尼摩是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

经历过红海珊瑚的浪漫、触目于海战遗骸、午后在海底平原自由漫步;在南极洲遇冰盖被困、历险于地壳运动中、跨过大西洋电报线以及目睹过消失的亚特兰蒂斯。

皮埃尔三人被渔民救起,尼摩船长及其鹦鹉螺号下落不明其实,你也可以踩在海底的沙滩上

先不直接进入海底森林,我们把书翻到《海底森林》之前的一章《在海底平原上散步》,看看作者是如何慢慢地向读者铺垫这一惊喜的。

这一片段和全书绝大多数文段一样,使用了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的视角向我们叙述他的所见所闻。作为一个普通人,阿龙纳斯并非全知全能,他和读者一样,对于海底森林有无数的盲点、未知。但这些未知给了读者阅读本章的悬念。读者想要满足好奇,就会不由自主地往下阅读,随着文章的推进,这些悬念才会因为阿龙纳斯的脚步和视线被逐步揭开。

读者翻开书时首先会想,如果我在海底,我的眼睛能看到什么?——“这种眩人眼目的地毯,像真正的反射镜,把太阳光强烈地反射出去。由此而生出那种强大的光线辐射,透入所有的水层中。”那么现在,我到海底了,我想踩一脚沙滩,试试看是什么感觉——“我们踩着明亮的沙层走动,足足有一刻钟,它是贝壳变成的粉末构成的。”往前走走,看看能找到什么?——“像长长的暗礁一样出现的诺第留斯号船身,已经渐渐隐没不见了,”天呐,我们走了多远,有没有一个路标为我指引一下道路?——“我用手拨开水帘,走过后它又自动合上,我的脚迹在水的压力下也立即就消失了”;要不休息一下吧,不过也别急着回去,看看远处是什么——“走了一会儿,看见前面有些东西,虽然形象仅仅在远方微微露出,但轮廓已清楚地在我眼前浮现。”

以上文段就是“触发剧情”的写作。

这种“触发剧情”式的写作手法一般称之为内视角,在内视角中,叙述者不能像“全知全觉”那样,提供自己尚未知的东西,只能借助人物的感官向读者传达这一切。用我们熟悉的话来说,内视角增加了“代入感”,读书时,我们就仿佛是视角人物本身,我们不能下水,但读完这章,便仿佛刚刚从海底回来。如此一来,作者借助视角人物传达的信息比起其他的叙述手法来说便更为真实可感。

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在一本书中,内视角人物就仿佛是读者手中的一台摄像机,负责用他的眼睛向读者传递画面。那么凡尔纳要在接下来的《海底森林》一章中傳递怎样的画面呢?我们继续带着悬念读下去。

海底的生物到底哪里不一样?

“海底森林”之所以能成为许多科幻迷所向往的圣地之一,正是得益于凡尔纳的精彩描写。凡尔纳交代了海底森林的组成——海带、水藻、石块、海底动物等等;描述了海底森林的特征——垂直生长、静止不动、物产丰富;记录了主人公在海底森林的行为——触摸水藻、混淆海底动植物等。这一小段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读者代入“我”的视角,一同经历了这场奇妙的海底森林之旅。

受限于客观规律,凡尔纳时代的人们无法深入到海底,但不妨碍他们想象海底世界的模样。但在众多的想象里,什么样的点子最能脱颖而出,最能让所有人只看一遍就觉得“毫无疑问,这就是海底森林”?让我们回忆一下真实世界带给我们的感觉,即便我们不会刻意地观察,但潜意识里,我们能感受到非常丰富的细节,它的形状、颜色、气味、声音、触感……正是这些细节构成了“真实感”。这种规律也体现在文学作品中,读者阅读时不会有意去寻找细节,但丰富的细节会在潜意识中不断地提醒读者,“这就是真的”。

视觉印象,作者起笔就用“笔直”这个充满画面感的特征为整个海底森林的设计定调,此后所有关于树的特征都围绕“笔直”这一特性展开。“没有条带、没有枝叶”是对特征的删繁就简,以此强化读者的印象;“一放手就恢复笔直”这一动态特征的加入让海底森林兼具灵动之美,更为生动形象。

有了大的框架,后文对颜色、形状等等细节的铺陈就显得井然有序。细致考究起来,作者在这里一共描写了包括颜色、形状、结构、生活环境、生存资源、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六个方面的特征。“它们大部分不长叶子,只长出奇形怪状的小片,表面的色彩很有限,只有玫瑰红、洋红、青绿、青黄、灰褐、古铜等颜色,”这是颜色;“所有草木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带,不管怎么细小,都是笔直的,像铁杆一股,”这是形状;“我观察到,所有这里的植物界产品,跟土壤只是表面上连接起来。它们没有根……它们所要求的只是一个支点,”这是海藻的结构,详细到几乎能以此画出结构图;“这些植物只是自己发展起来,它们生存的唯一资源就是那维持它们和滋养它们的海水,”生活环境对海草形状的影响也合乎逻辑;“活生生的、似乎迎风招展地作扇子般展开的孔雀彩贝,大红的陶瓷贝,伸长像可食的嫩笋一样的片形贝,”海底森林的生物圈和生存资源,作者也已经考虑到了;非但如此,忙里偷闲的作者还捎带一笔,点出了海底森林中生物圈互相的关系,动物类开花,植物类不开花,大海真是奇异例外的环境,古怪新奇的自然!如果说只有框架的文章像是一幅只有线条的简笔画,那么后来补充的细节越多,这幅画的颜色就越丰富、画面越细腻。

细节在科幻文学写作中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并非每个翻开科幻小说的人想象力都如同作者那样丰富,作者脑海中的景象,读者未必能及时“脑补出来”,一些科幻作品让读者大呼“阅读门槛太高”的原因即在于此。作者将细节交代得越清楚,读者进入环境便越迅速,如同带上VR眼镜,效果和在银幕前观影就完全不同了。

下期导读

书目:《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简介:主要讲述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虽然唐僧的三个徒弟为虚构人物,但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印度。《西游记》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这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阅读后思考

阅读《西游记》小说后,你更认同以下哪些说法,并说出你的理由?

孙悟空虽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实是一个反抗失败的悲剧英雄。

唐僧是一个普度众生、乐善好施、从容大度,度化了孙悟空、沙僧、猪八戒三人劣根性的圣僧。

孙悟空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被师弟二人真心崇拜。

唐僧虽是师傅,但他仍有着凡人的缺点,如虚伪、胆小。

在取经途中,孙悟空遇到不少有着非凡法宝的妖怪的阻挠,而这些妖怪大多是天上神仙的“宠物”,为何之前这些神仙不用这些法宝制服孙悟空呢?

你认为《西游记》里面哪个妖怪的本领最大,并说说它们的背景故事。

口大鹏鸟

口六耳猕猴

口红孩儿

背景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理解鲁迅先生对《西游记》的评价——“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巧用细节,把不存在变存在

科幻文学的环境创作和其他文学作品有很大不同,在于科幻文学中的环境是读者所处的时空中“不存在”的,但作者必须想办法让读者相信其“可以存在”。

通过表述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是最常用的方法。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表述时间呢?时间可不像前文提到的细节那么具体可感,时间看不见摸不着,但又似乎无所不在。从古至今,人们最常用的办法就是用某种事物变化的过程来为时间提供肉眼可见的刻度,这是一种动态的时间表述。

但《海底两万里》独辟蹊径,采用静态的时间表述,简单地说就是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通过描述这个时间点上的环境特征、社会发展、科技水平乃至人们的认知,“提醒”人们这里是未来。书里的细节越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书中的未来距离现实就越遥远。在《一切都用电》一章中,这一点体现得最为明显,鹦鹉螺号潜艇里电能已经成为常规能源,供给船员的一切吃穿用度,作为读者的我们看这一章时可能没有太大感觉;但把时针拨回凡尔纳的那个年代,人们才刚刚掌握发电的原理,在科学家的眼中,电能还只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这段想象带给那个时代读者的心灵冲击不言而喻。

《海底两万里》中更常见的思路是用文字制造空间的距离。

“坐地日巡八万里”是空间的远,“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空间的高,可见用文字制造空间的距离,就是告诉读者,这个故事发生的地方,它在哪里。横,它的面积有多宽广;纵,它的高度有多高、深度有多深。空间的制造,数字当然是重要的,但只有数字未免又会让读者感到空洞,如果能用一些小细节告诉读者,“这么深”“这么高”各自是什么感觉,自然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匠心。

“我说我们是在一百五十米的深度;虽然没有什么器械可以让我测量,但我知道,即最清澈的海水,阳光也不能再往下照了。正是在这时候,周围变得漆黑。在十步外什么也看不见。”

且看作者对环境的描述,“一百五十米”的冷冰冰的数字在提醒所有读者,这里和陆地相隔甚远,让读者心中油然而生对新世界的陌生感。紧接着,“阳光也不能往下照了”。从氛围上,“周围变得漆黑”;从颜色上,“什么都看不見”;从感官上,由远及近地把读者的视角坐标固定住,将远离舒适区的巨大的疏离感裹挟进读者的潜意识里。行文至此,不用再过多地描绘阿龙纳斯教授的心态,读者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远离陆地、孤悬海底的那种巨大的陌生感和孤独感。作者虽然只用了极少的笔墨,却成功跨越了一段极长的距离。

猜你喜欢

凡尔纳细节森林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哈Q森林
细节取胜
海底两万里
哈Q森林
哈Q森林
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
拒绝做广告的凡尔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