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019-07-25邢昌蓉
邢昌蓉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子宫肌瘤作为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刺激子宫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子宫肌瘤的高发年龄段在30~50岁,其临床诊断结果大多为良性。但是子宫肌瘤术后对于子宫内膜的功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子宫肌瘤术后的护理服务工作质量受到高度重视[1]。为了最大程度上保证临床护理效果,相关学者提出实施需求层次护理模式,对于需要层次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这一问题,本文展开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患者均为子宫肌瘤患者,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按照术后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6~57岁,平均(38.66±3.33)岁;观察组患者的年龄27~55岁,平均(38.50±3.41)岁。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障碍和重要器官器质性疾病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手段,包括常规生命体征观察、环境管理以及用药管理等几方面内容。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接受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模式,内容如下:(1)生理需求护理干预。子宫肌瘤术后恢复期间内,患者的生理需求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这一时期患者刚刚经历一次较大的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作用还没有完全消散,因此会存在一定自理障碍问题。对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大日常巡视力度,密切关注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同时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睡眠、饮食以及排泄等诸多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护理干预。这一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在观察到患者清醒后,与其进行及时的交流,告知术后完成情况,同时通过向患者及其技术派发宣传手册等方式,完成疾病专业知识的介绍与健康宣教。此外,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的休息与锻炼,从而提升患者的安全感。(3)情感需求护理干预。受到医院陌生环境以及手术创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向患者强调手术并不会对其性生活或者女性形态产生影响,即使消除患者的顾虑,通过鼓励家属探望等方式,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情况,同时借助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确定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研究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在P<0.05的情况下,判定差异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对比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对比(±s)
分组 阶段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治疗前 56.23±7.77 54.69±7.10治疗后 33.36±2.28 38.52±6.00对照组 治疗前 56.40±7.69 55.43±6.96治疗后 50.10±2.36 45.00±4.12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
观察组患者术后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为(92.25±3.21)分,对照组患者术后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为(80.59±3.33)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次研究中,通过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结果的对比,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S A S 评分为(56.23±7.77)分和(33.36±2.28)分,SDS评分为(54.69±7.10)分和(38.52±6.00)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SAS评分为(56.40±7.69)分和(50.10±2.36)分,SDS评分为(55.43±6.96)分和(45.00±4.12)分。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证实了需要层次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护理中合理实施需要层次护理干预模式,可以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提升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