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将玉液化鸡汤
2019-07-25胡中惠
文/胡中惠
这些年没少喝鸡汤(“心灵鸡汤”类的散文随笔),一碗一碗又一碗,搞得伊们“战士指看南粤,更加‘悠悠忽忽’”。这类作品,或是讲一个故事,或是引一段诗文,或是摭一章禅理,用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告诉你怎样面对生活的困难,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有感情,有道理,初读如醍醐灌顶,再读则似曾相识,三读则甘饴腻人。不能说它们是坏东西,人届老境,喝一点鸡汤还是有好处的。寂寞孤独袭来的时候,有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温柔地给你讲解讲述如何活得好,毕竟心神能得到宽慰,虽然都是些正确的废话,但像那些说能治百病的保健品,吃不好也吃不坏。
传统诗词中也有很多这样面孔的作品。《唐诗三百首》中的《金缕衣》怕是此类作品的“开山之作”吧。“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该是何其励志啊。历代诗家也大都写过此类作品,宋代居多,苏东坡没少写,陆放翁也写过一些。人们习惯将这些作品归于“劝喻诗”一类。“劝”什么?“喻”什么?不就是心灵鸡汤吗?《千家诗》中这类作品比较多,诸如程颢的《春日偶成》等,但无可厚非,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旧时广泛流传的一本带有启蒙性质的读物”。一要“广泛流传”,二是“启蒙读物”,基本决定了该书的鸡汤性质:让更多的人读,当然要浅近一些;给孩子们学习用的,当然要“励志”一些。这是必须的。
这类作品好与不好暂置不论,在整个传统诗词长河中,非主流是肯定的,存量也不是很多。在引导人们学诗的诗论中,诗评家们很少将这类作品援以为例,说明这类作品不能代表诗词文化的前进方向。然而,在自媒体日益繁荣的今天,这类作品却是越来越多,简直是汹涌澎湃,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觉。启动电脑,打开手机,相当多的诗词作者写的都是这个。是时代风格?是新的探索?显然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对于学习传统诗词写作的我们因之清醒:它们不是坏的东西,但不是高级的东西——非糟粕亦非精华。人们趋之若鹜,可能是因为:一,好写,似乎很接地气;二,直接抒发感悟,容易获得朋友圈的反馈。其实,这两个动机恰恰落入危害传统诗词创作的陷阱。一个是“俗”,一个是“白”,“俗”与“白”都是用意象表达情感的传统诗词的大敌。文学艺术不是读的人越多越好,不是说得越直白越好,总要有高低之分、文野之分、雅俗之分。同样在《唐诗三百首》中,杜秋娘的《金缕衣》肯定没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更有价值,梁羽生无论如何卷帙浩繁也不及史铁生的微言大义。
自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助力鸡汤类作品的产生,这是肯定的。初学传统诗词写作,出现这些问题也在所难免,但我以自身的经验告诉朋友:传统诗词的写作绝不是顺口一溜那么简单,我们不一定能写出好诗,但要知道什么是好诗——方向永远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