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大数据人才队伍
——贵州强化对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
2019-07-24江婷婷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江婷婷
贵州将整合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成立“大数据教育联盟”,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活动。
“若要细数大数据产业发展在当下的痛点,人才短缺问题一定能排在前三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大数据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雷吉成表示,如果不能解决大数据行业人才不足这一问题,它将会升级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据《2019年贵州省人才需求信息目录》分析显示,大数据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为2922人,占总需求人数的14%,按行业划分排名,其需求量位列第三。
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人才是亟需补齐的短板。贵州提出,要强化对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的人才引进力度。在一系列惜才、引才、用才、聚才、育才措施下,贵州大数据人才储备已初具规模。
“引智”入黔
作为土生土长的贵阳人,杨达与贵州大数据的发展有着特殊的缘分。
杨达曾经是“北漂”一族。2018年,他作为中组部、团中央第18批赴黔“博士服务团”挂职干部到贵阳挂职,担任贵阳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挂职期间,杨达经历了“北漂”到“贵漂”再到“贵定”三种身份的转变。
这些年,杨达切身感受到贵州大数据从无到有、落地生根、蓬勃发展的过程,“大数据让贵州变得更自信”。
也正是看到贵阳大数据发展优势,杨达把原单位中科院软件所的资源引到贵阳,推动贵阳市政府、中科院软件所及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区块链技术与应用联合实验室”,进行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关键技术的研究。该实验室在2018数博会上发布了贵阳市第一个区块链基础平台“Repchain开源社区和云服务技术平台”,展示了贵阳在区块链基础技术领域取得的突出进展。
大数据发展,创新是动力,人才是核心。随着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贵阳高新区看准人才“西南飞”的时机,出台各种优厚的人才政策。
因看好高新区产业聚集的特点和优良的营商环境,2018年初,锐仕方达(贵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落地高新区人才城。
“我们判断贵阳人力资源产业的风口已经来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贵阳锐仕方达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军介绍,锐仕方达已在全球70余座城市建立了127家分支机构,目前,公司已为贵州引进100余名高端制造、金融、大数据等领域的管理性和专业性人才,包括数名博士。
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增长,领军人物来了,年轻人也跟着来了。据腾讯QQ大数据发布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贵阳市2018年排名全国第一,成为全国“最年轻城市”。在第七届贵州人才博览会上,大数据领域现场达成意向1544人。
赛事引才
用一支笔在铺满数据坐标底纹的习题本上书写答案,手机APP上便会实时显示书写轨迹,系统直接作出正误评判。这是由贵州树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勾勾”大数据智能电子笔。
贵州通过举行各类大数据创新大赛,吸引了众多项目落地,成为推动贵州大数据发展的催化剂。图为余月清在“勾勾”发布仪式上做产品推荐。(贵州树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勾勾’笔由微型摄像头、压感器、芯片、储存器和蓝牙传输器组成,微型摄像头以每秒200次的速度实时采集作答轨迹,并将其传输到‘勾勾’平台进行数据分析,通过Rasch、CTT算法判断作答对错,给出学习情况分析报告。”贵州树精英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余月清告诉记者,在3月份举行的新产品发布会上,就已有多所学校与公司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
2016年,余月清带着他的团队参加了2016年中国国际电子信息创客大赛暨“云上贵州”大数据商业模式大赛。
“那次大赛我们获得了‘云创奖’,这是贵州籍选手在此次比赛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余月清说,贵州举办这场比赛的用意再明显不过,向外界展示贵州发展大数据的决心和诚意,吸引行业相关公司落地贵州。同年,余月清决定将公司从北京迁往贵阳。
“一个项目的团队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人才,引进项目的本质就是引进人才。”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贵州通过举行各类大数据创新大赛,吸引了众多项目落地,成为推动贵州大数据发展的催化剂。
设有美国硅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北京三大国际赛区,以及华东、华中、华南三大国内赛区的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融合创新·人工智能全球大赛,共吸引来自15个国家的1116个团队报名参赛,参赛项目涵盖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在内的13个实际应用领域,汇聚包括业界知名的技术专家、学者、投资人在内的170余名专家评委,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共落实62个人工智能优质展示项目,吸引了不少优秀人才到贵州创新创业。
培训育才
霍茂雯,大学毕业仅两年,现已是贵州兴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
两年前,当时还是遵义师范学院大四学生的霍茂雯参加了遵义软件园开展的遵义大数据千人培养计划,在系统学习软件开发3个月后,被推荐到贵州兴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
“我在大学读的是医疗信息专业,经过培训后,能更好地掌握公司智慧医疗这一主要业务板块,成长特别快。”霍茂雯说。
遵义大数据千人培养计划是遵义软件园依托本地产业、高校优势及人才政策,全力打造大数据产业人才培养的项目,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预计5年内培养5000名软件类技术人才。
“园区在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模式,希望通过‘政、校、企’的合作,搭建政府服务平台,整合高校资源,充分激活企业的自主经营能力,打造以‘人才驱动企业、企业带动产业、产业吸引人才’的良性生态圈。目前,已经引进和培养了800名大数据及软件研发人才。”遵义软件园软件服务处项目主管周钥说。
强化对大数据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在人才培养上下足功夫。发展大数据产业,短期内可引入有经验的大数据人才,长期来看,必须建立稳定的人才供应通道。
2014年,贵州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又开办了大数据研究生创新班。IBM与教育部携手培养大数据与分析人才,在贵州与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签署了设立大数据及分析技术中心协议,将向每所大学捐赠价值100万美元的大数据及分析软件,支持学校培养下一代数据科学家。
贵州省内8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开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贵州理工学院·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华为大数据学院实现招生2680人,初步形成从社会培训、中职高职到本科、研究生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
“下一步,我们将整合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成立‘大数据教育联盟’,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大数据人才培养活动。”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