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室内设计中美学意义形式的主观理解
2019-07-23郭荣
摘 要:在现代社会,室内空间是人们居住、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室内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的体验和舒适度。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体验需求对设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室内设计中贯彻美学原则和意义形式,是设计工作者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与基本素质。本文从室内设计与美学原理的关系出发,对室内设计中美学意义形式的体现和利用进行了探究分析。
关键词:室内设计;美学意义;主观理解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美”的要求也逐渐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简单的物质享受已经不符合人们的经济水平条件,更高阶段的对美的追求和考量成为人们考虑室内设计时的重要因素。室内是人们每天都要面对的重要空间,人们的审美意识日益增强,这就对室内设计中美学意义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合理运用美学规律,让室内设计最大限度地将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需要设计者对美学意义形式和规律有深入的理解,这也需要在专业学术学习阶段就对学生进行培养。
1 室内设计与美学规律
室内设计是针对建筑物的空间场所进行的艺术创作,在设计时,根据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用途,对空间进行相应的划分,再结合审美需求和人体工程力学进行精细设计。在早期,人们更看重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对于设计的美观度还没有很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意识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也逐渐加强,室内设计中对美学的运用与体现也越发受到重视,因此对设计师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在专业教学中为未来的设计工作者们培养专业意识、树立专业目标指明了方向。当今的室内设计中,应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基础上融入美学理念,综合各种细节元素,并进行有效整合,創作出实用与美感兼顾的优秀设计。
2 室内设计如何体现美学意义形式
在室内设计中,美学的意义形式有许多种,设计的目的就是将这几种类别和谐地在室内装潢中调和体现,使人们在室内获得高度的美的体验。
功能美是室内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方面,实用性为先,其次是美观要求,满足人的居住、使用要求是空间实现美观的基础。[1]功能性良好的空间能让人进行舒适的活动,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审美要求是对功能性的新要求,在朴素的功能性之外,人们肉眼所能及的空间的色彩、氛围、陈设等元素,都能带给人不同的精神体验,满足人不同的审美需求。功能美要求设计者能够将功能性与美观度相结合,营造出能带给居住者、使用者完美体验的空间环境。
形式美则是对空间设计的美感的要求,同样也是对设计者设计能力与设计思维、创造力的考验,要求设计师能够使用多种手段,对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规划,实现舒适与精神享受的统一。形式美也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需要设计者们对其进行细致的考量。比如韵律美,韵律美的表现在室内设计中非常普遍,比如家具的陈设、花纹的排列和放置,其中装饰元素的关系能够表现不同的空间氛围,物品的连续、起伏、渐变等也是韵律美的形式,熟练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做到更好地凸显空间主题,体现协调与和谐的美感。
意境美则是在功能与形式美之外的,更为全面,也更为核心的一种美学意义形式。意境的重要性自古有之,尤其在中国文化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在室内设计中也同样如此,一切的设计实际上都是为了空间意境的升华,这对设计者的要求达到了更高的境界,这也要求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培养自己对意境的把控与感知,以求在真正的设计中能够逐步融会贯通。[2]
3 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和谐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在空间设计中融入现代科技已经非常普遍,这为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和享受都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做到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实现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和谐统一也非常重要,并且现代科技催生的新材料、新设计方法、新结构都能够为空间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与发挥空间。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空间的审美要求也日益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空间的舒适度保驾护航,还能为空间的美观度提高与意境营造创造条件,更好地在空间设计中体现美学意义形式。
4 结语
美学原理在室内设计中的地位与应用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与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室内设计领域对于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学生的专业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跨学科背景之外,对于美学原理和形式的理解与体会也越发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该自然地融入多种美学规律,灵活应用各种设计元素,结合功能美与形式美,并向营造意境美的方向不断努力,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因地制宜,体现不同的审美意趣与审美需求,“以人为本”,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更好地实现功能与美感的和谐统一。现在以及未来的设计工作者们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与审美趣味,创作出实用性与美学价值兼备的设计。
参考文献:
[1] 史淑慧.美学韵律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7(11):320.
[2] 王伶羽.美学要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科教文汇(上),2017(08):169-170.
作者简介:郭荣(1982—),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研究方向:建筑与土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