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应用的思考
2019-07-23刘世红
刘世红
摘 要:我国的水墨艺术是传统的绘画艺术文化的内容,水墨艺术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也是国画艺术当中的璀璨的明珠。水墨成就中国独特的艺术,也成为艺术的灵魂。因此,国画艺术的创作当中对水墨技法的科学应用就显得比较重要。本文先就国画艺术创作和水墨技法的关系进行阐述,然后就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的应用加以探究,希望能借此理论研究对国画艺术创作水墨技法有更多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国画艺术;水墨技法;关系;应用
0 引言
国画创作离不开笔、墨、纸、水。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世间万物,都在这四者之中得以呈现。中国画绘画技法很早以前就已达到了极致,为世界所瞩目,而尤其值得重视的就是水墨技法。水墨技法在国画创作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墨技法就需要蘸墨在纸上创作时进行体会,用水也是有着很大的难度,只有心领神会才能够将水墨技法掌握,并且灵活运用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国画作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1 国画艺术创作和水墨技法的关系
国画艺术的创作和水墨技法的应用紧密相关,没有墨法就没有国画艺术,就没有艺术上的气韵生动。传统国画艺术注重艺术的意境,这是通过水墨技法手段呈现出来的,按照书面创作题材以及风格的需要,通过不同比例水墨的融合,形成墨色氤氲的变化效果,这样就能营造出艺术作品追求的抽象意境。[1]水墨的濃淡以及湿润枯能分成五色,通过对水墨的熟练掌握,就能够呈现鲜活的国画作品,写意的山水画作品就比较常用大量水墨技法。水墨技法就是水和墨的胶着以及交融的状态,渗透到宣纸上被定格的笔墨渗透的艺术效果。按照不同量比的水墨掺兑,能够出现不同水墨变幻的效果,这些都是水墨技法的科学应用所形成的效果。
将水墨技法进行完美的呈现能够使得艺术作品的气韵生动以及画面的层次分明,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笔墨的浓淡进行表达线条飞舞涨墨酣畅,离开了水墨技法国画艺术就无法形成,就会缺少艺术的灵活性。国画艺术的创作当中采用磨墨的方法,结合国画艺术所表现的题材以及风格,在使用水墨比量方面也有不同。有的擅长使用淡墨,有的擅长使用泼墨,创作者能够根据题材作品进行调整水墨的量比。
2 国画艺术创作中水墨技法的应用
国画艺术创作的时候会有不同用墨的习惯,这就会使水墨技法的效果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型的现磨现用固态的锭墨,还有是采用瓶装以及罐装的墨水。采用传统固态锭墨兑水的方式能够将水墨入纸的时候的鲜活样态呈现出来,墨中用水的多少以及技巧和国画艺术家自身的经验相关联,水墨的效应要鲜活感人要有相应的技巧作为支持。[2]人们对国画艺术当中墨色的技巧探究是有讲究的,有人偏爱浓墨创作,有的喜欢淡墨创作,结合自身艺术风格以及主题来说就会在艺术风格的呈现上有着不同。在透视的用墨上,中国画的画法,自古取道自然之道并加以升华、完美。画法符合人的视觉感受。例如,在实际生活里,离人的眼睛越近,看得就越清楚,远看就模糊,故在画法上也就有浓淡之分,墨分十层,由近至远、由浓而淡、由大至小,层层叠叠也。也有当代的老前辈按墨的饱和度论,满墨为100%度,五六层墨为50%~60%度的墨,也亦是如此。虽然说法不同,道理却是一样的。
国画艺术创作当中对水墨技法的应用要从多方面加以重视,墨是笔的灵魂,水是墨的灵魂,所以水墨技法的应用就要重点在水的技巧使用上。不管是画家还是书法家,在下笔的时候都是对水的技法的运用,从而决定作品风格以及韵致。[3]从墨法当中的水法技巧的表现来看,国画作品当中对鲜活以及枯死等笔墨艺术效果的呈现,枯死就是不善采用墨法水法的人而言,在笔下流露的书写线条通常枯燥以及没有水墨的韵味,造成了笔墨的枯死视觉效果。水墨技法的重要性以及艺术性都是很鲜明的,只有懂得采用水墨技法才能将国画的最佳艺术效果呈现出来,在欣赏国画作品的时候也会有鲜活的感受。
如果说墨的应用有着虚虚实实的技法,那么水的应用就能够更加体现神不知鬼不觉的最高绘画技艺,那种若有若无的感觉曾经一度引起多少文人骚客发自内心地对美的感叹。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就曾经指出,“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及凝于神”以及“笔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因此,如何用水是一个画者值得深思和研究的技法,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作为国画技艺的传承者,我们必须在不断的探索中掌握和总结不断出现的必然与偶然,并亲身体会用水的妙法,才能有效地掌握用水技法的主动权,为国画传承服务,创造出更加符合当代人精神需求的国画作品。
3 结语
我国的国画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对水墨的运用是关键,这也是其灵魂所在。水墨的技法应用和国画艺术创作的主题以及风格等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转变,这有助于展现水墨技法的氤氲的美感。[4]
参考文献:
[1] 梁振忠.国画艺术中的体用美学[J].艺术百家,2016(06):15-16.
[2] 陶小军,楚小庆.江苏国画艺术走出去的难点与突破路径研究[J].艺术百家,2017(06):61-62.
[3] 方军.方军国画艺术[J].东方收藏,2018(06):63-64.
[4] 潘学聪.潘学聪国画艺术[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