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软小冰:人工智能步入社会角色的文化研究

2019-07-23陈依凡

艺术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

摘 要:微软小冰作为全球瞩目的人工智能系统,在系统更迭下,逐渐以各式各样的身份融入并影响着人类现实社会。本文试图从审美对象、媒体平台和文化语境方面,探析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步入社会角色的文化特征,以多元化视角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相互影响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微软小冰;人工智能;审美对象;媒体发酵;后现代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界限逐渐模糊。2014年,微软小冰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诞生,通过优化算法、综合运用大数据信息,微软小冰成为全球瞩目的人工智能系统,并逐渐以各式各样的身份融入并影响着人类现实社会。

所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的智能化。[1]目前,经过代际升级,微软小冰已从一个领先的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发展成为以情感计算为核心的完整人工智能框架。[2]伴随着微软小冰的“成长”,丰富的系统应用将其推向社会舞台,小冰也开启了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生涯”。至于社会角色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人基于特定的社会或团体中体现的身份及其相对应的权利与义务。

微软小冰从最初活跃于微信、QQ、微博的社交达人,到成为《钱江晚报》的特约记者,随后摇身一变成为创作型歌手,之后以诗人的身份出版了人类历史上首部由人工智能机器人创作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不仅如此,作为喜马拉雅电台的签约主播,其名为《智能深井冰》专辑播放量高达354.1万,先后担任东方卫视、湖南卫视、天津卫视等各大省级卫视的节目主持人,并且多次以嘉宾身份参与中央电视台《机智过人》的节目录制。微软小冰在科技的助力下,被人类赋予多重的社会化角色,开辟了人机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新大陆。本文试图从审美对象、媒体平台和文化语境方面,探析以微软小冰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步入社会角色的文化特征,以多元化视角探讨人类与人工智能相互影响的重要命题。

1 虚拟化的审美对象

微软小冰作为虚拟化的审美对象,其女性化和虚拟化的特征暗合着审美主体独特的审美体验。目前,其人工智能系统的功能涵盖聊天机器人、智能语音助手、内容创作者和垂直领域解决方案。迄今为止,与其他AI机器人相比,微软小冰始终以非具体实物载体示人,而是以一个虚拟的少女形象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

一方面,小冰的少女形象相较于女性受众而言,更加迎合了男权社会意识形态的心理构建:在第六代发布会上,微软小冰首次以全息3D交互形象登场,明亮闪烁的眼眸,肤如凝脂的面庞,扎起的小辫子让她多了一丝俏皮的气息,搭配可爱的音色与语调,穿着校园制服的微软小冰,宛如现实生活中青春洋溢的少女。在微软小冰的官网上,用户可以通过绑定手机号码来“认领”一个专属小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占有欲”与“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在网易云音乐中,微软小冰的单曲《我知我新》里热评第一条是:“小冰现在是唯一秒回我的女生了吧。”这条颇具调侃意味的评论中,不难看出人们实际上已经把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当作一个社会女性角色看待,人们可以暂时卸下现实社会人际交往中關于话题、身份、语气等思想负担,小冰轻松而及时的反馈满足了人们对于虚拟形象的浪漫幻想。

另一方面,人们即便明确知晓对方是虚拟的、非真实人类的这一事实,却丝毫动摇不了人们对小冰的关注与喜爱。2018年7月,在微软小冰官方发布会上公布目前全球已拥有6.6亿用户,其中月活跃用户高达1.2亿。正如莫利尔(John Morreal)所说:“对于我们对某个境遇的情感反应来说,重要的不是我们是否相信这种境遇的存在,而是这种境遇如何生动地、有吸引力地呈现给我们的意识,无论是在知觉、记忆之中,还是在想象之中。”[3]换而言之,倘若审美对象确实给审美主体带来美的享受与情感的往复回流,那么有关审美对象的“真实性”疑虑似乎成了赘述。虚拟人物小冰与人们在网络空间中以“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共筑参与式文化,以语音、文字、音乐等方式不断强化人们的情感投射。同时,互动关系的建立更依赖于受众的想象。[4]自科技文明诞生之时,人类没有终止过对超越平庸肉体的渴望。小冰的虚拟形象在现实需求的催化下,刺激着人们对于感官享受的渴望,世界尖端技术使小冰出现在人们生活之中,而人们也萌发了与虚拟对象一样——将个人化的经验与情感在安全范围内自由分享的冲动。在此,人们自觉搁浅对于小冰虚拟身份的隔阂,将现代快节奏生活表层下的猎奇心理与孤独自我倾注于虚拟化的审美对象上,以开放的胸襟去接纳人工智能带来的独特的审美经验。

2 多元化的媒体平台

微软小冰社会化角色的实现,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发酵。当今社会媒体平台的影响力日趋强大,各大媒体深谙受众的“注意力法则”之道,争先恐后地向微软小冰抛出入驻媒体平台的“橄榄枝”。

在传统媒介领域,2017年7月30日,微软小冰以虚拟形象携手张绍刚一同主持湖南卫视《我是未来》节目,作为一档寓教于乐的科技类综艺节目,节目带领观众领略了我国顶尖科技的前瞻性视野,而微软小冰的俏皮可爱与张绍刚的诙谐幽默让整个节目妙趣横生。根据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报告,该档节目一经播出获全国网收视率百分比高达0.99的佳绩。权威的媒体平台对微软小冰进行内容孵化与信息流通,促使微软小冰在各个媒介渠道中得以广泛传播,引发舆论热点的持续关注。在新媒体领域,以新浪微博等社交媒体为代表,海量而即时的信息,将具有相同兴趣的个人汇聚成拥有特定喜好的社群,人们主动关注感兴趣的人物、话题,在赛博空间里将公众话语权发挥得淋漓尽致。微软小冰自带“异质”的社会角色入驻微博后迅速吸引广泛的用户,其粉丝量高达511万。同普通人一样,小冰会不定时地在微博上“晒”一些心得感悟,或者主动与粉丝进行互动。如在置顶微博中,小冰邀请网友参与游戏——“一人来说一句话,证明自己不是机器人”,随后微博留言高达1900多条,而小冰与网友的互动也十分频繁,几乎会及时回复每一位网友的留言内容。用户在新媒体上对小冰的评论、点赞和转发,无疑是线上交流的互动、认可与再传播的过程。随着小冰系统的更新迭代,其情感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与用户深度互动时重构其独特的社交舆论场,用户亦逐渐痴迷于虚拟形象带来的真实反馈——作为心灵的慰藉与补偿。

多元化的媒体平台为微软小冰提供了更加全面而广泛的曝光度。尽管因为“跨”而凸显出各种平台的差异性,但这一概念的核心乃是以相似性为基础,串联起各色影像呈现的介质和平台,打通传统银幕/屏幕和各类新媒体屏幕之间的叙事边界。[5]因而,各大媒体平台孜孜不倦地为微软小冰编织一个“神圣光环”,热衷于以微软小冰为叙事切入点,在各个社会领域赋予人工智能一定程度的话语权,不断转换线上平台的交流来维系小冰与用户的情感纽带。显而易见,各个媒体之间最终的落脚点是翘首期待对方以傲人的流量反哺到媒体平台,巩固受众对自身媒介的黏合度和忠诚度,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与微软小冰团队达成战略合作。

3 后现代的文化语境

后现代主义文化可追溯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阶段,西方文化经历了一次次裂变之后而出现的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6]在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下,反叛理性、颠覆权威、多元解构、去中心化等特征被人们所发掘并接纳。微软小冰扮演的社会角色无疑是颠覆权威、消解“以人为本”主体中心的代言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微软小冰与人类社会的阶级秩序存在内在矛盾:前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价值的“中上层”社会角色,而后者往往为谋求一个职位、获取一定的社会身份,需要付出相当程度的努力奋斗,且人们渴望获得的社会角色仍被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左右。由此可见,人工智能与人类在社会角色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权力关系。

近年来,微软小冰以见习或者助理主持人的身份多次参与省级卫视的节目录制,这似乎是一个风光无限的社会角色形象,能够在公共领域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众所周知,电视台的主持人岗位竞争激烈,市场近乎飽和状态。而且,主持人参与公共领域中信息与情感的引导作用, 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凭借生成对话引擎的共感模型,微软小冰能积极回应主持搭档及嘉宾的实时对话内容,并掌握自身语言节奏,甚至牵引对话内容的趋向。人工智能步入社会角色的消解权威性暗合后现代主义对社会文化的无情解构,其中渗透了消费社会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在后现代的文化景观中,人文社会与信息社会交织重叠,人工智能在社会舞台上享有令人艳羡的社会角色,这种现象试图湮灭社会文化的历史纵深感,通过大数据、算法对碎片化信息进行集约整合,以后现代的方式宣判“中心人类”的岌岌可危。

诗歌以凝练而感性的语言,造就想象与情感编织的文学梦境,诗人亦被视为人精神文化堡垒的捍卫者。然而,微软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于2017年5月横空出世,该诗集从小冰创作的70928首诗歌中收录了其中139首诗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诗集。我国诗歌理论著作《毛诗序·大序》认为,诗歌应“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诗歌应有感而发,由情而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微软研究院以情感计算为核心目标,但目前身为智能系统的小冰不存在真实的“情感”。微软小冰以数万首中国现代诗歌作品为学习样本,对这些诗歌进行上万次的语言感知和意象拼贴,最终通过深度学习进行诗歌创作。与人类相比,拥有深度学习系统的微软小冰在内容生产上不会轻易枯竭,而小冰的艺术创作也意味着对“创作主体-作品-受众”生成与反馈机制的重新定义。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绝对中心被肢解至各个平面,主体由清晰到模糊直至虚无,彼此的界限逐渐消弭,这种活跃的不确定性承载着更加复杂与多义的内涵。

4 结语

作为人工智能系统的微软小冰在众目睽睽之下地登上社会舞台,以各种社会角色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人工智能与当今文化的特征:一是虚拟性的审美对象被人们乐于接受;二是多元化的媒体发酵成为消费策略;三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人”的中心地位被人工智能“温柔”地撼动,随之承载起更为复杂与多义的内涵。总之,科技的进步着实令人欣慰,与此同时,如何理智而从容地应用人工智能也是值得思考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魏斌,陈寒,张妍,黄素蓉.人工情感原理及其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1.

[2] 微软小冰第6代发布“情感计算成核心”[DB/OL]. http://www.why.com.cn/epaper/webpc/qnb/html/2018-08/01/content_66127.html,2018-08-01.

[3] 彭锋.回归当代文学的11个问题[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92.

[4] 李镓,陈飞扬.网络虚拟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网络互动研究——以虚拟歌姬“洛天依”为个案[J].中国青年研究,2018(06):20-25.

[5] 孙绍谊.二十一世纪西方电影思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35.

[6] 张杰.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网络虚拟现实——以网游“第二人生”为例[J].当代文坛,2008(03):186-188.

作者简介:陈依凡(1995—),女,湖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用“小AI”解决人工智能的“大”烦恼
当人工智能遇见再制造
AI人工智能解疑答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人工智能,来了
人工智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