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研究

2019-07-23唐嫣妮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媒介发展策略广播电视

唐嫣妮

摘  要  媒体融合是当下研究媒体发展的热词,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成为了当前媒体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文章主要讲述了媒体融合时代,作为传统介质的广播电视,如何在技术层面、内容生产层面与传播层面,与新兴媒体有机融合,走出一条符合当下媒体趋势的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广播电视;媒介;融合时代;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0-0093-02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互联网时代呼啸而来,让曾经几乎掌控了所有采制权、发布权、传播权的纸媒时代和广电时代风光不再。如今,无数可以随时随地应用的移动终端让新闻的生产和传播发生根本性改變,这种改变逼迫传统媒体延展出“三头六臂”,在保留传统端宣传阵地的同时,积极开疆拓土,在移动端、社交平台等崭新的阵地上施展拳脚,与新媒体相互融合,迸发出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活力。

1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路径探究

应当明确的是,如今的时代是互联网应用时代,曾经的纸媒、广电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直面当下,用互联网的思维来重新解构新闻流程,包括新新闻人的专业重塑、新闻生产方式的改变、信息传播的平台再建、市场和受众的分层等,都必须基于互联网思维,基于无数可以随时应用的移动终端,基于当下这样一个互联网技术下的媒体融合时代。

1.1  围绕节目扩展市场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重新自我定位,准确清晰地划分不同传播等级,设定目标受众,将目标客户与目标市场“合二为一”,在此基础上,将各种类别的媒体平台融合起来,用目标客户喜欢的方式,传送相关的信息。以广播为例,数据调查表明,不同省市的众多栏目中,70%实现了与客户和市场的对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接,广播内容的选择、制作、输送都精确到位,与各种自媒体、新媒体、社交平台的合作,也因此有了共同的标准和选材取向,让听众除了在广播这一传统端口,还在微信、微博、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各个出口和渠道,便捷获取资讯,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媒体融合“1+n”多元传播格局,市场效应也因此大大提升。

1.2  广播电视节目提质增速

广播电视节目的提质增速,是当前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对于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新要求。眼下,不少广播电视传媒都结合当地特点,制定了较为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大对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审核力度,这种审核不单纯是内容上的审核,还包括节目的形态、受众的参与度、市场的兼容性、传播的影响面等方面的审核,推动广播电视节目品牌的树立,扩大广播电视媒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目前,在众多广播电视节目、频段及各种各样的栏目中,访谈类、交通类以及民生新闻类成为热门,它们精准定位目标受众,准确把握播出时段、以服务性、亲民性甚至一定程度的猎奇性为特征,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受众市场。同时,又第一时间甚至早于广播或电视传统端的播出时间,就将这些节目内容和衍生服务投放到自身打造的或依托外部的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社交平台,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传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从而大大拓展节目的影响力,不少传统节目还能深挖、衍生出节目以外的服务形态,如交通类节目派生出来的车友会、团队游等。可见,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传统媒体自身做强,同时接受并拥抱新媒体,走媒体融合之路,是传统媒体实现新生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

1.3  实现立体传播和多元创收

在大数据、智能化的技术背景下,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有了更立体的维度,其中不乏利用移动终端或者应用天线、Wi-Fi的形式收听收看。还是以广播为例,汽车用户可以在驾驶过程中收听广播,大爷大妈可以在晨练时收听,外出的人可以在公交车上、在候车等人的过程中收听。他们也许通过车载音箱、收音机,也许通过手机,只要有信号有移动端,就可以听得到,而且大多数节目还提供了及时参与的可能。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几年来我国广播节目的品牌广告商创收比例明显上升,这在新媒体迅速崛起,传统媒体优势消融的情况下实属不易,而究其原因,更多元化的传播、更便捷的收听、更多的参与性和互动、更丰富的线下衍生活动起到主要作用,而这其中,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支撑,离不开媒体融合的相互助力,让广播发掘出自己的“第二春”。

1.4  媒体资源的优势叠加

在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之间、新媒体之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大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一去不复返。在信源的互补上、在内容生产的互惠互利上、在传播通路的共通共享上,互为依靠,相互补充。拓展报道的维度空间,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其实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有更权威的信源渠道,有更专业的报道呈现,这些是新媒体所欠缺的短板,但审核程序复杂、播出时段固定单一是传统媒体的弱点;而对于新媒体来说,更灵活、更快更便捷、互动性好是它们的显著优势,然而严谨性、权威性、公信力是其弱项,如果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能够在价值取向、受众分层等基础条件上取得认同,就可以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展开合作,形成立体多维的制作、传播效果,这样,对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来说,都能获得叠加优势,功效倍增。比如,广播的网上平台音频直播甚至点播,电视节目剪辑成短视频后在自媒体或社交平台的二度传播,移动端优质节目反哺到广播电视节目中,等等,都是媒体融合的优质表现。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广播的创新策略

2.1  培养新“新闻人”

媒体融合,需要更具专业素养和眼界的人才,塑造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新“新闻人”。这里所说的人才不单要有新闻的技能,还要有媒体发展前瞻的眼光、有互联网的思维、并且有很强的实操能力,这可能是现阶段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同行都要思考的一个话题。不求新求变,可能就会“固化僵化”,在媒体融合时代最终被新的媒体生态所抛弃。不断加强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打磨、阵痛、打造出全能型的专业媒体人才,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媒体的发展需求。在转型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同一题材下不同媒体思维的交流碰撞、典型实战案例的带动、与新媒体在人才上的交流互换,都是人才发掘和人才培养的好方式。

2.2  增加电视节目的多维传播

传统电视节目主要是通过节目的播放进行单方面的传播,一旦播放环节结束,传播途径就终止,受众不能够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传播者也很难接收到受众的感受,因此传统的电视传播缺乏供需双方的交流与沟通,这是传统电视传媒的一大缺陷。而如今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电视节目网络实时互动已然实现,甚至在节目播出之前,就通过网络进行话题征集、全民参与节目环节设计等,增强互动性。大家所熟知的春节联欢晚会,从2016年开始,就特别增加了整点摇一摇的互动环节,节目组设置了相应的奖金和礼品,吸引观众互动,这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交流感,让观众参与也成为节目的重要一环,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而将电视节目的原版呈现到网端、手机端,或者经二度创作之后再发布到网端和手机端,是拓展和吸纳受众的有效途径。

2.3  推動新媒体与广播的融合

怎样让广播从声波的一维传播走向多维的立体传播?互联网技术让这成为可能。眼下,广播、纸媒涉足视频制作并不鲜见,它们在手机端的微信公众号上、在社交平台上、在电脑终端上,多维地进行传播,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输速度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好的浏览体验。让电台的主持人从“只闻其声”到“声”形兼备,让广播节目从“声播”到“声画同播”,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一些线下实体活动的开展就能够顺应而来,又进一步提升了广播媒体的影响力。所以说,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让广播从平面走向立体,让广播更具可塑性和时代感。

3  结束语

广播电视和新媒体的真正融合不是单纯的“物理叠加”,而应该是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真正融合,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要求广播电视从业者要有洞悉媒体发展趋势的眼光,有互联网的思维,有新时代媒体素养,有“跨界”的勇气和能力。新时代的媒体人应充分运用好技术手段,进一步拓展媒体功能,加强自身专业能力,在媒体融合时代成为一名合格的“全媒体”人。

参考文献

[1]蔡建霞.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科技传播,2018(21):164-165.

[2]杨国辉.小议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J].当代电视,2018(11).

[3]朱秀萍.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业的发展策略[J].新闻传播,2018(20):32-33.

[4]新营销时代广播电视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J].中国广播,2018(10).

猜你喜欢

媒介发展策略广播电视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