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9-07-23张岩
张岩
【摘要】现如今,在步入新时代、新的发展阶段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注重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在未来的高科技信息社会当中,学生一定要具有发散性的创新思维.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应该怎样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相关探讨和分析,以期望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关键词】思维;创造性;能力培养
在新课标要求下,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极为重视,而且还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教师在此过程中应结合更多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实践探索,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既能展现出不同以往、别开生面的活力,还能在教学过程中赋予学生更多方面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以此奠定有益于其终身成长与发展的基础.
一、构建思维情境,启发创造性思维
(一)给学生营造创造性思维思考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或是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经过思考,而思考就必须给学生保留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应给学生保留多少时间才算合理值得研究.经过实践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越短,学生获得的答案往往也会比较短,然而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答案就会更加全面细致,也会相对比较完整,而且准确率也会大大增加.现阶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提问基本上都不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而是要求学生马上进行作答,如果学生无法解答,教师就会反复提问,甚至会不停地催促学生给出答案,或者是直接说出正确答案来结束这个“尴尬”的局面.事实上,这样反而会扰乱学生看似平静,实则活跃的思考过程.
(二)教师启发要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步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先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进行思考.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从旁提供适当的指导.教师的启发要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保持同步,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学生依照教师的思维模式和方法来思考问题,以免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在“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选用如下例题:已知一正方形OPGH中,点M是GH的中点,OM与MN垂直于点M,GN平分∠PGI,点H,G,I在同一条直线上.试证明OM=MN.在讲解这一题的过程中,若教师未曾仔细揣摩学生的思维,直接就指出在OH上取其中点Q,让学生证明△OMQ≌△MNG,这样就可能与学生的实际思维不符,无法达到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步.一些有充分经验积累的教师通常都会“既备教材,也备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仔细揣摩学生的心理和思维模式,预估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针对这一例题,学生可能会过点N作NQ垂直于HI于点Q,证明△OHM≌△MQN.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讨论时间,发觉这两个三角形为不全等.从而让学生滤去了疑惑.这时,再给予学生一些启发,通过GN平分∠PGI,得到MN在什么三角形中?然后,再接着启发学生:“你觉得OM是否可以融入这种三角形中?”学生经过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就会想方设法构造一个钝角为135°的三角形,这样一来这道例题就很容易证明了.
二、创设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問题上引入这样的情境,例如,有一块玻璃被打碎成三块,教师提出这样的疑问:“带第一块碎片回去,包含三角形的哪些元素?带第二块碎片回去,包含哪些元素?带第三块碎片回去,又包含哪些元素?”利用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并且也为学生学习使用“ASA”定理打下了基础.
(二)灵活运用条件及结论变化引出新问题,构建新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讲解上述的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对问题产生认知的基础上,可以构建一个新的问题:当点M在HG之间移动(不包含H,G两点),剩余的条件不变,OM=MN这一结论是否成立?大部分学生在上一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多视角的问题变形锻炼了自身的数学思维,同时有效培养了创造性意识.
三、一题多解,促进发散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通过讲解例题能够发挥一定的解题示范性作用,借助例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清晰的解题方法,以及规范的解题格式,进而掌握有效的数学方法,同时也掌握了数学思维.一道优秀的例题往往还会隐含着一题多解,若是能够使学生从多个视角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例如,在探究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过程中,总结教材提供的方法可以得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为(n-2)×180°.当学会了这种解题方法之后,还可以启发学生多进行思考,仔细发掘是否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尽可能扩散思维,学生经过思考探索就可以总结出多种方法,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会更加透彻,而且也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
四、结 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借助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同时爱上创新,成长为新时代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斌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2015(20):164.
[2]唐锦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究[J].少年写作:师者,2014(10):29.
[3]王金宝.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35):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