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2019-07-23张堂民
张堂民
摘要:开展小学管理工作,要实现学校各项活动的规范化,本文研究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总结了三个问题:社会网吧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和行为;社会成年人袭击小学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有两副面孔。从校风建设和小学生安全意识等方面入手,讨论应对策略,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人身安全 德育教育 文明校风
小学管理工作的进行要重视校园校风建设,从而有效降低打架斗殴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文明校风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起到正面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谦虚谨慎、团结统一、积极进取的优秀品格。学生身处美好的校园气氛下,社会不良风气对儿童的影响作用会明显弱化,保证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一)网络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心智和行为
对于每一个小学生来说,安全问题必定需要依赖于校园这个整体大环境,因此学校环境是否安全对管理小学生安全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目前有的小学生已经开始参加成人活动,就比如说去网吧,游戏对于儿童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部分小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会产生一定压力,玩游戏有释放压力的作用。社会上的网吧都会张贴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标语,但是小学生上网却没有真正得到制止。社会上各型各色的人都会出现在网吧,这无疑会威胁到小学生的人身安全。而且社会人士很有可能言语无状、行为粗鲁,而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比较容易受到影响。就网络游戏而言,其中有大量的打杀情景,这极有可能引导小学生产生暴力倾向,形成暴力人格。有容易冲动的日常表现,甚至会分不清现实和虚拟世界。不仅是孩子自身受到网络伤害的表现,也有可能威胁到身边人的安全。
(二)社会成年人袭击小学生
近年来,频繁出现社会上的成年人袭击小学生的事件,刚刚放学的小学生遭到社会成年人持刀行凶,受伤小学生不仅在身体上受到严重伤害,心理上也会受到严重的创伤。出现这一问题,不仅是当地治安的问题,也与学校的管理有密切联系。校园封闭性差,校門口的警卫人员数量较少,家长安全意识弱,没有按时来接孩子放学[1]。社会人士伤害小学生很有可能是出于报复社会的心理,比如在某暴力伤害学生的案件中,施暴者曾经是一名人民教师,因为对工作中发生的事件严重不满,而对学生做出报复行为,造成19人受伤住院的后果。危及到小学生安全的还有可能是意外事件,包括火灾、饮食、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一类的安全事件发生要求学校有良好的处理能力,如果学校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有疏忽,学生的人身安全就没有保障。
(三)学生在家庭和学校有两副面孔
小学生的德育管理是需要重视的工作,现如今每个孩子在家中都有很高的地位,受到父母和祖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宠爱太多就变成了溺爱,导致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过于骄纵。而在小学校园内部,情况则完全相反,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管理制度,老师和学生只能遵守命令并执行。领导者更像是食物链的顶端动物,而小学生则处于最底端。这是两种极端,而且所产生的效应十分不乐观。在学校,学校的管理比较严格,每一个学生都会尽量抑制自己的真实想法,把自己顺从的一面展示出来,甚至有可能显得呆板。而回到家里,部分思想品德有严重问题的孩子就会肆无忌惮,对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对学生的管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儿童的德育教育。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能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从当前的形式来看,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学生方面发言权是有限的,也没有表现出一定自由选择权利。
二、小学学校管理中做好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构建“家校共育”的德育格局
小学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有必要构建“家校共育”的格局。很多家长不是不愿意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展,也没有学习的渠道。此时家长也只能一味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品德教育方面则是完全空白的状态。为此学校的管理工作要重视这一问题,积极打造老师家访活动。对于家访的具体内容要有详细的规划,不仅要包含与学习有关的事项,还要加入德育内容。比如一位小学生在上课时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总是喜欢和旁边的学生讲话,这影响了其他学生听讲,而这位同学在班上人缘却很好,在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时都表现的非常积极。此时教师和家长的谈话就应当围绕学生上课爱和旁边的同学讲话这一问题上。可以实施奖励手段,这种方法在改正小学生的不良习惯上能发挥明显作用。总之做好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须要学校、家长、教师三方齐心协力。
(二)注重加强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
学校在完成安全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加强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小学管理要围绕着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开展,在学校内开展的任何学习活动、文化活动、体育活动都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因为小学生本身属于未成年人,也正处于成长最活跃的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比较差,安全认知也不强,其自身的防范机能也十分有限。学校的安全管理要把安全措施放在首要位置上。在强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时,学校要积极举办安全认知讲座。安全认知讲座不能全部都是与制度有关的内容,因为大多数小学生都没有直接接触安全事故,总是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遥远,单一的安全讲座活动无法引起儿童注意,也不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安全教育要增加具体的事例,从而使小学生产生一定代入感,意识到其实安全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边。比如在食物中毒方面,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就可以是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回想在自己的身上有没有发生过吃坏肚子的情况,并让学生回想自己吃了什么食物,身体有什么感觉。之后再为学生具体讲解该如何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从而增强儿童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构建文明校风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应当重视问题,这是因为小学校园常常出现学生打架斗殴的情况。出现这一情况不仅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密切联系,也是因为学生的思想受到校园风气的影响。校园的风气体现在每一个学生、老师和领导的行为举止中。良好的校风应当是每个人都谦虚、乐观、积极向上。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下,自然不会发生打架斗殴事件[2]。每个小学生的性格都有自身的特点,而其中如果有学生比较好斗,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校风。为此,必须要对好斗的学生开展特殊教育活动,从而有效杜绝校园内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校风建设既能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起到正面影响作用。校风建设有必要建立较为严格的纪律奖惩体系,促使学生能够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比如某小学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分别明确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其中校风的口号是勤奋、文明、健美、创新、探索、求实、开拓、进取、臻善臻美、日进日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安全差,社会治安问题威胁儿童人身安全。为此,小学校园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构建“家校共育”的德育格局,并注重加强小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积极构建文明校风,从而为小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郝建华.小学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24.
[2]姚虹.浅析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8,(16):234-235.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东古城镇阳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