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多区格局下加强医院基层党建工作的探索
2019-07-23周厚俊李经辉王为
周厚俊 李经辉 王为
一、背景
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党的力量来自组织,而基层党组织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意义。随着我院“一院多区”模式的运行,医院各科室的支部人员在多区上班,人员流动变化较大,支部党员分散,一些党支部存在虚化、弱化、边缘化问题。为此我们探索了在一院多区格局下如何加强科室党建工作管理水平与工作模式。把科室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从而进一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笔者在总结近三年我科一院三区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展开多层次的调研和访谈,以了解当前医院一院多区模式下医院党员干部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基本态度,进而探索高效的基层党建模式。现汇报如下: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我科正式党员、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及普通干部群众 74人;党务工作者 5人,共回收有效问卷72份。其中中共党员24人,团员18人,群众30人。学历:博士8人,硕士9人, 本科32人,大专23人。
(二)专家访谈 访谈了老的支部书记及现任支部书记和2位支部委员及2位党小组长,了解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分析一院多区条件下的党员该如何管理,与他们交流探讨在实际党建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及实效性党建措施。
(三)专题调研 分不同层面分别召开了3个专题座谈会,对象是普通党员及共青团员、党支部书记及支部委员加上党小组长、科室普通群众。总结3年来一院多区新形势下党员管理的经验,听取他们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建议和想法。
三、结果和分析
汇总了72份问卷调查的内容(见表1):
(一)绝大部分的党员被调查对象均认可的是;因为一院多区,人员分散,临床工作量巨大,可供自己支配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传统的集中学习培训模式的党建工作很难实现,因此新形势下多模式多渠道结合的党建工作模式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专家意见 5位专家一致认为:新形势下更应该利用目前的科技手段做好党员的学习教育和党的政策宣传,即多模式多渠道结合的党建工作模式更为适合当前一院多区模式下的党建工作。
(三)普通群众意见 本次尽管是关于党建工作的调查,也还是征询了普通群众的意见想法,绝大多数群众也认为:新形势下多模式多渠道结合的党建工作模式更为适合当前一院多区模式下的党建工作,党建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
(四)仍旧存在极少部分党员和群众选择了传统党建工作模式,经了解他们认为尽管目前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家之间的交流可以做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了,但是网络的交流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交流,只要条件允许还是应该多提倡集中学习培训的模式。
四、讨论
(一)既往科室党建工作的局限性 既往党建工作教育模式, 一般有分散自学和集中学习、轮训、理论研讨以及交流座谈等形式,这种情况在一院多区情况下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集中脱产学习。科室党建工作者的权威性受到信息时代的挑战 在信息时代, 党员职工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渠道获取信息,还可以在对信息感到疑惑时上网进行查询,获取信息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为主动搜索,党建工作者与普通党员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平等地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医院及科室党建导向功能不断弱化,效果难以保证。而在一院多区情况下上述现象更为突出。
(二)医院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普及,手机网民规模接近8亿,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信息技术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为我们开展党建工作新模式提供了可靠而又简单便捷的平台。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的新型交流工具,信息技术隐匿、虚拟和平,无需面对面也能即时沟通,可消除直面沟通带来的种种顾虑。同时目前的信息技术手段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可以让党建工作不受制于以前的时空限制。
(三)信息技术在一院多区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创新党建工作信息技术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党建工作者和党员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信息技术是为我们所利用的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创建新党建工作平台,搭建适合我院实际可行的“六位一体”党建工作平台。(1)微信平台,科室开通党员及职工微信平台,党员及职工登录微信加关注,即可获取资讯。(2)飞信平台,?每逢节假日及职工生日送上“温馨型”短信。(3)OA平台,在外网开设党员职工学习专栏。(4)云岭先锋APP平台,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沟通思想,答疑解惑。(5)全科职工安装“学习强国”APP,随时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6)采用现实革命圣地学习直播模式的别具一格的授课形式让不能到现场的同志一起感受和学习。
总之,医院及科室党建工作应结合目前可利用的信息技术及现实形势,创新党建工作的形式,在既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又不能影响临床工作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在一院多区、一科多区模式下使党建工作不仅不能退步而且要更加深入、全面、 有效。?建设新型党组织,营造朝气蓬勃、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室党建工作氛围,促进医疗、科研、教學同步发展,开创医院及科室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讯作者简介:李经辉,单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党支部,副主任医师,神经外科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行政职务:支部书记、学术职务:云南省医院协会神经外科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