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变身超级明星
2019-07-23李江红
李江红
地铁由于低碳环保而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但不少小伙伴也会发现一個问题,那就是地铁客流的潮汐变化非常突出,早晚高峰期客流量很大,好容易才见缝插针地挤进去,里面却人多嘈杂、信号不好……好郁闷呀!
唔,别急,你想的这些,设计师们也都想到了,目前,他们正在打造全球首辆碳纤维地铁——“CETROVO”,为了让它变得不一样,他们想出了不少小妙招。
第一招,碳纤维,给地铁“减肥”
碳纤维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复合材料,特点是“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强度却高于钢铁,而且耐腐蚀,用在地铁上真是再好不过了。与钢、铝合金等传统金属材料相比,新一代碳纤维地铁“CETROVO”的司机室、设备舱分别减重30%以上,转向架构架减重40%,整车减重13%。
地铁也比美?为什么要如此拼命“瘦身”呢?好处当然多了去了:
首先,车体变轻,能源消耗也会同步降低,其综合节能比起传统地铁节能15%以上,其次,在耐疲劳和抗腐蚀上也拥有巨大的优势,即使在温度-40℃以下、海拔2500米以上的环境中也可以运行自如。
“瘦身”后,列车的强度和速度也将大大提高,传统地铁速度最快不过每小时90公里,而这款全碳纤维地铁最快速度可达每小时140公里。性价比妥妥的!
第二招,让车厢变身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我们在乘地铁时,好容易等来的这辆挤得像个大罐头,对面那辆却非常空。真恨不得在对面拆几节车厢安在自己等的地铁上。
这个“不厚道”的想法,“CETROVO'完全可以做到!我国的传统地铁车辆都是固定编组,车厢的节数是不可变的。在“CETROVO”这里,设计师则开发出了“灵活编组”的功能,列车以2节为最小的编组单元,可以根据运营需求实现“2+N”节灵活编组。
在人流量最少的时候,地铁就搭两节车厢,以节约资源。早晚高峰期可在2~12节范围内任意搭配,使车厢内不再拥挤。而且,地铁“变身”只需要5分钟,你说酷不酷!
无人驾驶,这可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目前有些地铁已经开始应用这项技术了。不过,“CETROVO'身上的智能化感知系统显然更为强大,它设有1100多个监测点,能实时感知列车的“健康”状态。如果运行途中出现异常,列车会启动自动预警和远程维护。车上的智能感知系统,能在车辆处于“亚健康”状态时及时介入维护,也能探测线路状况,指导线路维护,使列车的运行更安全。
这款地铁上还装载了储能系统——动力蓄电池,在出现供电故障时可为车辆提供牵引动力行驶15公里的应急运行,也方便在线路和车辆段的“无电区”行驶。
怎么样,变身后的地铁是不是足够能打动你去乘坐了?如果觉得这些都不新鲜,没关系,还有终极“秘密武器”呢。
现在是“触控”时代,手机、电视都在赶潮流,地铁自然也不能太落伍。新一代地铁把所有车窗都变身为一个触控显示屏,成了能传达各种图文视频信息的“魔窗”,相当于一个超大版的“Pad”。乘客只需用手指触摸车窗,就能在车窗上看新闻、浏览网页、购票、刷视频等,便捷地获取各种服务。车厢里的镜子,也是可触控、可上网的“魔镜”。照明系统能够随时知晓车厢的光线环境,自动调整亮度和色温。还有多媒体曲面屏、自清洁座椅、为听力残疾乘客配备的助听系统……总之,乘坐地铁,会像在游乐场里一样好玩儿。
说到这儿,我已经开始想象一些乘客紧盯着屏幕喝彩,忘记下车的场景了……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这些“招式”,让地铁拥有了种种神话一般的本领,而且,据德国柏林会展上的消息,“CETROVO”很快就会在中国进行行驶试验和部分线路的试运行了。我相信,变身后的地铁,一定会像个魅力十足的大明星,走到哪里,都会带来热烈的欢呼与爱戴。地铁内部神秘的“风”
经常坐地铁的小朋友们,可能都感受过,车厢里冷不丁地吹来一股风,你是不是很纳闷这股风是哪里来的?实际上,地铁里面是没有风扇的,地铁里的制冷加热系统是风流的主要来源之一,它将新风和回风制冷后重新送入车厢;还有一种风流是通过列车的通风系统将新风送进车厢与旧空气混合,也会形成一股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