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说书”中的陕北民间苦难意识分析与探究

2019-07-22杨茜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6期

【摘要】我国陕北说书地域性十分鲜明,主要流传在甘肃、宁夏、山西、陕西等多个地区,陕北说书内的各种苦难意识值得人们研究。基于此,本文从陕北说书内的各种苦难意识出发,对存在于陕北民间的苦难意识成因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苦难意识;陕北民间;陕北说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陕北,陕北说书是一种有名的民间艺术,其代表是延安、榆林等地区,由于创作群体、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得陕北说书中的各种苦痛意识沉痛而悲凉、深厚却难以磨灭。因此,研究“陕北说书”中的陕北民间苦难意识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一、陕北说书内的各种苦难意识

(一)人物塑造

苦难意识在陕北说书人物塑造方面有所体现。在进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这些人物原型大多具有悲剧性色彩,因此,创作完成后的内容能够表现出对于饱受苦难群体的怜悯与同情。有时陕北说书会将塑造的历史人物放大,将其悲剧情节凸显出来,有时作品还是一部大规模的说书。俗话说,才子争名、英雄遭困。在陕北民间,饱受艰辛、历经磨难之后才会流传千古并且扬名于世,再加上陕北人民平时生活十分艰辛,因此,陕北说书可以借助悲剧人物的宣扬给予陕北人民心灵上的寄托。与此同时,陕北说书中的故事反映出很多现实生活问题,陕北人民用自己的血泪来控诉,描述充满苦难的内心,以此将心中的怨痛与愤恨发泄出来,这样具有感染力的内容值得人们更加深入地挖掘其价值。

(二)内容创作

苦难意识在陕北说书内容创作方面也有所体现。陜北民间流行陕北说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陕北说书各种故事带有的理想主义色彩相对丰富,当陕北人民不幸进入困境时,陕北说书能够帮助他们燃起一丝摆脱厄运、自我解放的信心;二是陕北说书取材大部分为苦难而悲剧的类型,这充分反映陕北地区人们劳苦的特点,陕北人民能够从陕北说书描述的各种故事中感受、找寻自我,并引发其心灵的共鸣。正因为陕北说书具备的理想化特征十分鲜明,使其反映出陕北人民寄托的美好愿望是难以或者不可能实现的,可以将其理解为暂时的、无奈的现实脱离。

(三)语言特点

苦难意识在陕北说书语言特点方面也有所体现。陕北说书所使用的语言大多夸张而幽默,每当辛勤劳作以后,陕北人民便需要放松、休息一下,因此,幽默性语言的运用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心灵都得到愉悦之感。与此同时,幽默手法还能发挥反讽作用,让讽刺鲜明而强烈。而运用夸张手法则完全是陕北人民性情豪放、粗狂所致,在进行情感表达时他们非但不掩饰,有时还会夸大,直接将个人的认识与看法表达出来。通过幽默、夸张的有机结合,让陕北说书成功地讽刺了大众的苦难与悲剧。例如,在陕北说书《刮大风》这部作品中,就对夸张修辞手法进行了使用,将陕北出现的黄风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陕北经常会出现刮风、沙尘等天气,而作品中却说大风能够上天入地,刮得万年石、千年树都根基不稳。很明显,人们生活中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陕北说书正是借助这种夸张手法反映当地天气的恶劣、生活环境的艰辛,还能够让人们感受对故事中人们生存于该环境的内心苦难之情,表现出强烈的苦难意识。

二、存在于陕北民间的苦难意识成因

对陕北说书来讲,盲艺人既是传承说书者,又是承受苦难者,这些人不但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生活条件也极为艰难,这便是苦难意识的来源[1]。由于盲艺人曾经历相对特殊的苦难,因此,这一群体创作而成的各种作品中或多或少带有苦难意识。从概念上看,苦难意识指的是人们在生命中出现多种类型痛苦之时,能够面对困难、头脑清醒、借助自身力量与智慧将痛苦全面化解的一种意识和思想。整体来看,要想探析苦难意识成因,需要从三方面入手。

(一)历史积淀悲痛

历史上,陕北很多人物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故事既带有悲剧色彩又引人深思,既发生过地域灾难又具有惨痛回忆。由于陕北说书属于一门历史演绎、故事说唱的艺术,因此以上内容自然而然地成为陕北说书丰富多彩的取材内容。历史中的悲痛积淀对陕北说书艺术的骨气与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苦难意识的一种体现。陕北不仅经常出现悲痛的历史事件,而且时常发生巨大的自然灾害,人为原因与自然原因都促进了陕北人民逐渐形成苦难意识[2]。

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种类很多,包括地震滑坡、病虫害、风灾、洪涝等。根据我国史料记载的内容,陕北频频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中,榆林地区流传着“三年中有两年旱,另外一年遭水患”的俗语,从1950年到1990年左右,该地仅史料记录下来的各种重大虫害、风沙、霜冻、冰雹、旱灾就有一百多次,所有灾害中大旱灾占据高达30%的比例,大冰雹灾害占据25%的比例。在陕北历史的整体记忆中,各种巨大的悲剧事件层层积淀,让陕北人民具有的苦难意识大大加深,在这里土生土长的居民无不清楚地了解和认识这些灾难,这正是饱经苦难摧残的证明,有些苦难至今还历历在目。

(二)生产方式落后

生产方式落后也是陕北民间苦难意识不断加深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历史上,陕北是一个十分落后、贫瘠的地区,新中国成立前,陕北农业落后,并且生产条件极差,绝大部分是通过畜力与人力来展开生产工作的,并且采用自然肥料进行施肥,属于小农粗放型的经济,形象地说,陕北民间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在这一历史条件之下,陕北的畜牧业改造、农业建设水平很低,完全不能对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展开创新和发展,对其生产方式产生限制的绝大多数因素皆为客观条件因素[3]。

从土地所有制来看,原来的陕北人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依赖粗狂型耕种方法,劳动形式也只有畜力、人力,十分落后,通过这样开展的农业生产完全无法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让陕北地区的生产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对落后。从自然环境来看,陕北曾经是历史上发达的畜牧业地区,按照《史记》中《货殖列传》的相关记载,“戎翟之畜天下绕”,说明陕北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基本是通过大自然来维持,而过度开发反过来会破坏陕北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导致其后来农业生产被极大的限制。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发现,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使陕北人民始终处于一种相对贫困的生活状态,并且生产资源也有不同程度的浪费,生产效益受到很大影响。生产方式十分落后使得经济效益低下,人们穷困潦倒、痛苦不堪,物质与肉体的双重窘境让陕北民间具有更为深刻的苦难体验。整体来看,陕北地区由于生产状况不佳使文化难以发展、经济难以繁荣、经济圈较为落后,劳动人民平时生活无法改善、文化无法进步,思想觉悟也一直保持在旧社会水平。盲艺人大部分都亲身体会了这样的恶劣环境,在表达苦难意识时就只能够将其融入创作中,把痛苦不堪的历史与生活记录下来,留给后人思考、反省。

(三)封建思想影响

陕北的历史中,陋习陈规多有遗留,虽然我国进入了崭新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社会日新月异,然而扎根于陕北民间的迷信与封建思想直到现在还有残余。陕北人民比较习惯将美好的期盼与愿望寄托在神灵身上,将各种灾病与苦难都向邪灵身上转移。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迷信与封建的思想在陕北人们头脑中渗透之深,大多数人们终日伴随恐惧生活,从而相继传出了许多忌讳之事,目的是将自己内心恐惧感消除。苦难意识在陕北民间十分深刻,陕北人民也对生活极为绝望,通过这样悲观、苦难情绪的长期影响和生活中苦辣酸甜的五味杂陈,他们所具有的苦难意识变成了陕北说书中的各种苦难意识雏形。

三、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陕北说书”中的陕北民间苦难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应对陕北说书中人物塑造、内容创作、语言特點等方面的各种苦难意识有一个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历史积淀悲痛、生产方式落后、封建思想影响等苦难意识成因,从而更好地发展和传承陕北说书。

参考文献:

[1]张鹏.以“张派”陕北说书为例分析陕北说书对群众音乐文化的启蒙作用[J].曲艺,2018(6):38-41.

[2]赵华英,陆晓茸.浅谈革命历史题材陕北说书艺术作品创作的发展历程[J].曲艺,2018(6):46-49.

[3]赵学清,孙鸿亮.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民俗语言研究方法——以陕北说书研究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2):150-154.

作者简介:杨茜(1989-),女,汉族,陕西甘泉人,硕士研究生,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陕北地域音乐文化及鲁艺红色经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