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缉毒尖兵

2019-07-22李微希

当代党员 2019年13期
关键词:田丰毒贩联系人

李微希

“你之所以看不见黑暗,是因为无数勇敢的人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见到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三支队支队长田丰那天,他正坐在重庆江北机场T3航站楼的候机室,准备飞赴云南西双版纳办案。

田丰

回忆起曾经行走在生死之间的抓捕行动,田丰神情淡然,毕竟那些惊险瞬间,只是他破获的300多起毒品案中的一瞬。

跟控、蹲守、抓捕、押解……作为一名缉毒警察,田丰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艰辛与危险,走过的每一步都是对入警誓言的坚守,都是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初出茅庐

齐整的平头,深邃的小眼,灰色的休闲短袖和深蓝色的运动长裤,朴素的装扮让人难以看出他是身经百战的缉毒战士。

2005年,从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禁毒专业毕业后,田丰成为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的一名案侦民警。

对于在大学学什么就能做什么的田丰来说,这让他既兴奋又忐忑。

刚到禁毒总队报到没多久,田丰就被派去24小时跟控一名重要犯罪嫌疑人。

那是2005年9月21日夜晚,田丰和战友蜷缩在负责跟控的车里,目不转睛地蹲守着。此时,车外瓢泼大雨,车内气氛紧张。

当时针指向9月22日零点时,田丰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的短信,让刚还沉着冷静的田丰,顿时湿了眼眶。

这句再简单不过的问候,是田丰的母亲发给他的。

虽寥寥数字,却让田丰想起,当初选禁毒专业时,母亲曾极力反对,但自己毅然坚持了选择。田丰说:“我知道禁毒工作有危险,但是必须有人做。”

看着手机上这条短信,田丰在感动之余,也非常愧疚:平时习惯早睡的母亲,等待了多漫长的时光,才掐着点送来问候;这对普通人来说再平常不过的叮嘱,背后又寄托了母亲多少的担忧!

这让刚入职场的田丰深深地体会到,真实的禁毒斗争不仅承载着夜以继日的辛劳和汗水,更是饱含着亲人对自己的担忧和焦虑。

年轻而稚嫩的田丰迷茫了:这难道就是儿子对母亲的回报?那一刻,他泪流满面。

信念如磐

面对迷茫,是同事们在打击毒品犯罪时,一次又一次刻骨铭心的牺牲和奉献,赋予了田丰信念,坚定了他将缉毒路走到底的决心。

回忆起2010年12月31日的那场事故,田丰至今记忆犹新。

那天,因侦查需要,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二支队民警段礼初和韩宇连夜押解嫌疑人返回重庆。

由于天冷,路面结冰,他们所乘坐的警车不幸遭遇交通事故。

“在救护车赶到现场时,段礼初已经七窍流血,鲜血染红了整张脸。”田丰皱起眉头回忆道。

经过抢救,段礼初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永远失去了左眼,伤残程度达到6级。

那段在医院里陪伴战友的日子,田丰终生难忘。

田丰和战友们守候在重症监护室门前,医生三次下达病危通知书,这群铁汉流下了担忧的泪水。

由于颅压持续升高,段礼初需要每小时照一次CT观察情况,田丰和战友们不顾辐射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都抢着进去陪段礼初。

每次照完CT返回重症监护室时,战友们都紧紧握着段礼初的手,不停地说:“挺住,兄弟挺住……”

半年后,段礼初奇迹般地出院了,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单位报到,要求返回工作岗位。

面对战友的负伤,田丰面露神伤地说:“我已经参加过两次与我们在缉毒战线并肩战斗的年轻战友的追悼会了,每一次流下的泪水都是对缉毒民警的身心洗礼,都更加坚定我打击毒品犯罪的决心!”

“刀尖”缉毒

缉毒工作就像走刀尖,危险随时随地都会出现。

在15年与毒贩交手的日子里,为了让毒贩落网,田丰经历了无数惊险瞬间。

有一次,田丰在对涉毒案件梳理、顺线追踪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一个往返于边境与重庆的贩毒团伙线索,了解到该贩毒团伙即将把11公斤海洛因运送入境进行交易。

为将毒品拦截在境外,同时将这个贩毒团伙一网打尽,田丰作为“前锋”(哨岗),按照事先的部署安排,潜伏在交易地点的一处隐蔽水沟里,负责勘察参与交易的人、车情况。

当看到手持枪械的犯罪嫌疑人到达现场后,田丰立马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因为隐蔽地点离交易地点很近,田丰甚至能用余光瞥见对方已经站到了水沟边。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屏住呼吸,确保身子纹丝不动。

而狡猾的毒贩却并不着急接货收钱,而是慢慢卸下车上的木箱。

正在此时,田丰的手腕突然传来一阵剧痛,原来是毫无察觉的毒贩,将一个装满毒品的木箱子压在了田丰手腕上。

为了等待毒品交易成功并顺利实施抓捕,此刻的田丰强忍着锥心之痛,任由汗水浸湿了全身,依然稳如泰山。

“人赃俱获才能坐实缉毒案子证据,否则很可能白抓。”田丰解释道。

面临如此危险的局面,田丰咬牙默数着木箱的数量,随时将自己看到的信息传回指挥部。

當看到另一方将木箱往里搬运时,“行动!”田丰对着对讲机小声而毅然地发出指令。这一仗,田丰和战友们成功完成抓捕任务,并缴获11公斤毒品。

这时,田丰才发现自己右手手腕严重受伤,经医生诊断为副韧带断裂,虽然进行了治疗并已康复,但现在他受伤的地方,有时依然会隐隐作痛。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历经苦难痴心不改。15年来,坚守在禁毒一线的田丰,侦办了300多件要案,从前期侦查到实施抓捕,从对嫌疑人进行审讯再到案件移送起诉,每一起都办得干净利落,不给任何涉毒人员成为漏网之鱼的机会。

这种敬业与坚守让田丰先后获得“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等诸多荣誉,2019年5月,他又获得了“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情报尖兵

15年来,田丰凭借在缉毒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成为重庆市公安缉毒工作的探路人和领头者。

田丰在边境开展的缉毒探案工作,就好比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金三角毒源心脏,在毒品犯罪最前沿,给犯罪分子迎头痛击。

边境缉毒工作开展之初,由于语言不通、情况复杂,侦查人员多少有些迷茫和不知所措。

田丰(右)在侦查现场

但田丰让大家相互鼓励,重拾信心。

工作组建立3个月后,通过对境外赌场、典当行等复杂场所细致摸排,经层层探寻和摸索,工作组和一名联系人搭上了线。这名联系人提供的线索能极大地为缉毒案件提供帮助,但条件是只能派一个人与该联系人在边境面谈,并且不能携带任何武器和通讯工具。

工作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白,只身前往边境地区极度危险,一脚跨境,就没有了任何安全保障和增援。

这时,经验丰富的田丰站了出来。

田丰与这名联系人约在境外的一个小饭馆见面。

谈判时间有限,田丰必须尽可能地跟关系人周旋、交流,收集更多信息。

田丰明白,自己说的每句话,甚至做的每个动作都要慎之又慎,因为稍有闪失,不仅是任务失败,还可能会命丧境外。

经过一番谈判,对方答应为情报部门提供可靠的线索。

半个月后,联系人提供了第一份极具价值的情报。根据情报,工作组一举打掉了一个跨越云贵川,长期向重庆贩运毒品的贩毒组织,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十余名,繳获毒品多达12.4公斤。

这场缉毒前沿的危机拼杀,首战告捷。这也是重庆警方第一次运用境内外线索破获的重特大毒品案件。

这样斗智斗勇的任务,在田丰的缉毒生涯中不止一次。

2018年3月的一天,田丰带领团队前往永川深山,凌晨2点队伍出发,3点半到达伏击地点,4点开始收网,查获氯胺酮成品1.2吨!这是重庆一次性缴获毒品成品最多的制毒案件……

当机场的广播通知前往西双版纳的旅客即将登机时,田丰与我作了简单道别,因时间仓促和工作性质的关系,田丰只能在我的相机中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

当我再回头看田丰时,他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猜你喜欢

田丰毒贩联系人
假期对工人和公司都有好处
行走的机器人
消失的毒贩
仿生建筑学在景观桥梁设计中的应用与展望
教你将手机联系人导出到Excel
田丰:用五维交通的手段解决出行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