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毛乌素沙地大果榛子引种栽培试验

2019-07-22张立强费昭雪史社强王海鹰罗竹梅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毛乌素雄花大果

张立强,费昭雪,杨 涛,史社强,王海鹰,罗竹梅

(1.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 榆林 7190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榛子是世界“四大坚果”之一,果实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味道浓郁,口感香甜,深受人们欢迎。大果榛子(Corylusheterophlla×Corylusavellana)是由原产我国的平榛(Corylusheterophlla)与引入我国的欧洲榛(Corylusavellana)经种间杂交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1-6],具有双亲的优势,表现为适应性强,适宜在北纬32°~ 42°、年均气温7~15 ℃的地区栽植;人工栽植初果期为3~4 a,盛果初期5~6 a[1-4]。同时作为阔叶灌木生长旺盛,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环境效果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利用潜质,已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山西、新疆、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广泛推广栽植[1-2,6-12],但未见在榆林毛乌素沙地栽培报道。因此,为增加榆林毛乌素沙地经济林果种类,拓宽当地林农经济收入渠道,我们进行了引种试验,并对引进品种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进行观测,以了解和掌握大果榛子对毛乌素沙地气候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大面积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引种试验地选择在靖边县牛玉琴治沙示范基地,该区域气候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通风条件好,雨热同季,四季分明,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和低温霜冻,年均降水量443.5 mm,多集中在7-9月,平均日照时数为2 828.2 h。年平均气温10 ℃,≥10 ℃年有效积温为2 800 ℃,无霜期为145~193 d。土壤为风沙土,肥力差。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品种(品系)及其来源

根据榆林沙区环境尤其是气候和生产条件,在充分调查掌握不同大果榛子品种生物学特性、抗逆能力、产量性状等基础上,结合生产中骨干品种、辅助品种组合搭配等需求,选择从辽宁省固沙研究所引进达维、辽榛3号、辽榛8号、辽榛7号和平欧15号等5个优良品种(品系)。

2014年引进2 a生榛子苗,苗高30 cm,地径0.4~0.6 cm,苗木为优质健康苗。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本试验为大田栽植试验,为避免榛树单一品种自花授粉不结果,根据榛树花粉的有效授粉距离18~20 m、试验地现状和栽培管理需要,本试验采用2行间作栽植,即每2行一个品种,5个品种(品系)依次间作。品种间排序时考虑树形、生长势等因素,为避免遮阴,把树高、长势等基本一致的相邻排列。行距为东西方向,其栽植顺序从南到北依次为达维、辽榛3号、平欧15号、辽榛7号和辽榛8号。

2.2.2 试验实施

(1)试验地选择

选择交通条件便利,立地条件相对较好,地势平坦、具备灌溉条件(节水灌溉)的沙地1 hm2用作试验示范地。

(2)栽植

2014年4月5日栽植(根据资料,大果榛树春秋季均可栽植,以3月底至4月初土壤解冻后栽培为好);初植株行距为2 m×3 m,园地郁闭后间伐形成4 m×3 m;栽植坑规格为50 cm×50 cm×50 cm,栽植深度不超过苗木地迹处5~8 cm;栽植前修剪过长或带病根系,然后再用生根剂1∶1 000倍液浸泡1~2 h,栽植时边填土边踩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随栽随浇定植水,并覆土围堰,保证苗木根系所需土壤含水量,以促进苗木成活。

(3)栽植管理

土肥管理按常规方法进行除草、松土、深翻等,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在秋季落叶前施有机肥,每株施肥量约1.7 kg。生长季节以施含氮复合肥为主,4月初榛树展叶后第一次施肥,挂果后结合浇水第二次施肥,每株施肥量约180 g。

水分管理,在幼树生长期内,根据降水条件和土壤含水量情况适时灌溉。3底或4月初土壤解冻后及时灌溉,保持根系与地上部分水分动态平衡;5-6月浇水以促进开花及幼果的膨大;落叶后浇水以防止秋季干旱;土壤封冻前浇水,以避免冬季干旱枝条失水干枯。

2.3 试验观察测定

试验期间每隔1周观察1次,萌芽、开花、展叶、结实等重要时期,2 d观察1次;观察测定时每个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植株10株(样株),编号挂牌,果实性状测定时,在每个样株选择有代表性的果实30个,逐个测定单果纵横经、鲜果和干果质量、果壳厚度、出仁率等指标,并记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果榛子营养生长规律

通过4年的物候观察观测,榛子树雌雄同株异花授粉,雌花和雄花的成熟不同期,先花后叶。在毛乌素沙地榆林地区大果榛子品种的萌芽开始在4月12-13日,新梢生长在4月15-18日,新梢1 cm开始生长;展叶期在4月下旬,具体展叶时间与当年气候有一定关系;在6月底雄花花序开始出现,8月中旬形成,10月中下旬落叶。表1表明,在陕北毛乌素沙地气候条件下引进的5个大果榛子品种萌芽、展叶、新梢生长等营养生长正常,完全适应该地区的气候环境。

表1 不同品种大果榛子物候期 单位:月/日

3.2 大果榛子生殖生长(开花、结实)规律

从表2可知,引进的5个大果榛子品种雄花初花期在4月中旬,末期在4月下旬,花期10 d左右,5月中旬雄花的形态分化开始,9-10月形态分化完成。雌花初花期在4月中下旬,末期5月初,花期10 d左右,雌花在6月份花芽分化开始,10月份完成形态分化。雌花混合芽着生于1 a生枝条中上部和顶端,授粉后柱头变褐色或黑褐色枯萎。果序在6月初出现,膨大期在6月下旬。结果期8月下旬开始,9月中旬果实成熟,从果序出现到成熟历时3个月。

3.3 大果榛子抗寒性

榆林市冬季少雪寒冷,具有较强抗寒性、能在该地安全越冬是多年生植物新品种引进成功、具有推广价值的首要条件。从表3可看出,大果榛子幼树在自然越冬条件下,叶芽几乎全部开放,1 a生枝虽有枯梢,但不影响其生长发育,雄花受害较重,受害率达30.6%~44.9%。雄花受害问题比较严重,可通过多种防风抗寒措施降低雄花受害率,也可以通过选择抗寒强、雄花数量多的品系配置授粉树。总之大果榛子在试验地域表现出较高的抗寒性,即使雄花受冻害较严重,但通过一些技术措施,完全可以满足授粉需求。

表2 大果榛子开花、果实发育物候期 单位:月/日

表3 不同品种大果榛子植株冬季冻害情况

3.4 大果榛子果实经济性状

从表4可知,引进5个品种中达维和辽榛3号坚果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其结果早,坚果大、果形整齐、果皮薄、果面光滑、色泽均匀美观,果仁饱满度达到90%以上,辽榛7号、辽榛8号次之,平欧15表现较差。

表4 不同品种的果实经济性状比较

注:表格中测定数据为单果指标性状。

4 小结

通过4 a的引种试验及各种生物指标分析研究证明,引进的5个品系在榆林毛乌素沙地能正常生长发育、完成生长周期,适应性强,一般4月中旬萌芽、开花,先花后叶, 4月下旬展叶,9月中旬果熟,10月中下旬落叶;枝条4月20日前后开始缓慢生长,5-6月为快速生长期,8月中下旬生长停止;冬季叶芽、枝条受冻害较轻,但雄花受害较重,受害率30.6%~44.9%。叶芽几乎全部开放,枝条抽干轻微;栽后第3 年开始挂果,结实率70%,1株最多结果19个,4 a生结果数量显著增加,结实率78%,每株平均结果30个,产量高的单株结果65个;品种达维和辽榛3号表现最好,具有生长快、结实早、产量高等特点。在榆林毛乌素沙地大果榛子可大面积栽植,栽植中应注意雄花抗寒保暖和授粉树配置;大果榛子栽培管理技术简单,具有极强的防风固沙效能,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治理和恢复生态的优选树种之一,推广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毛乌素雄花大果
花光卉影
楚雄花事(组诗)
阿勒泰地区大果沙棘营养成分研究
毛乌素花海
大果桑葚的栽培技术与综合利用
毛乌素
黄瓜雌性系NW-6诱雄技术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颗粒组成动态变化特征
毛乌素沙地综合整治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浅谈大果沙棘与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