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孩子 5万双手学写诗
2019-07-21诗心
诗心
美丽女孩“美丽中国”
整个3月都在刷屏的《都挺好》,有这么一集:坑娃神爹苏大强,终于搬进了三室一厅的大房子,找到了顺心如意的小保姆,于是乎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此集一播,微博立马炸锅了!网友纷纷表示:“苏大强写的诗也配叫诗?这样的我能写80首不重样!”
这就引出一个题外话:到底什么样的诗,才配叫好诗?在刚刚收官的综艺《我是演说家》中,有一位90后美女学霸选手,也读了一首小诗,惹得鲁豫和观众一秒泪奔!
这首小诗的作者,是一个年仅14岁的孩子,和苏大强的诗相比,最宝贵的是那份未经雕琢的灵气,唤起了许多人关于爷爷奶奶的回忆,稚嫩,又那么深情。
关于这首诗的故事,还要从这位90后美女学霸说起,她的名字叫康瑜。
2015年夏天,康瑜22岁,彼时,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才生,刚刚本科毕业,已经顺利保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将在学霸的路上继续进击,然后毕业、工作,变成一枚标准都市精英女性。但这种活法,只能存在于另一个平行世界了。就在毕业前一个月,康瑜做出一个决定:放弃保研,去大山支教!
从大一到大三,康瑜一直是个热衷公益的女孩,去支教,在她的梦想清单上,一直占着最重要的一席,如果现在不去做,未来只会因为“没有时间”“没有激情”各种理由,变得更加遥遥无期吧!
于是毕业后,康瑜跟随“美丽中国”,来到云南保山一个叫漭水的小镇,成了当地初中一名支教老师。大山的生活很艰苦,条件不好,气候不适应,每次家访都要翻山越岭走二三十公里,腿上常年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
那些意料之外的,才是最具挑战的。和许多支教大学生一样,康瑜也是抱着一种使命感而来,“帮助孩子走出大山,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但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能够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优等生只是少数。
更多的孩子,厌学、逃课、打架、早恋,家长远在外地打工管不了,老师也大多无可奈何。
下雨了,写首小诗吧
有一天,山里的校长问康瑜:你知道这个小镇最后的主人是谁吗?就是这些考不出去、留在山里的孩子。他们现在怎么样,未来的小镇就是怎么样的。一番话,字字敲在康瑜心上。从那天起,她就在想:我可以多做一些什么,让这些孩子更好一点儿?让小镇的未来更好一点儿?
2015年秋天的一天,康瑜正在上书法课,突然下起雨来,雨点叮咚滴答,落在窗台上,弹到玻璃上,班上孩子都不约而同往窗外看去。康瑜突然钻出一个念头:“既然大家都喜欢下雨,那咱们索性不写字了,听听这雨声,看看这雨花儿,给它们写一首小诗吧!”
那是康瑜的第一堂诗歌课,一个坐在角落的女生,写着写着忽然哭了,吧嗒吧嗒掉眼泪,康瑜走过去,看到她写在纸上的一首诗。
这个女孩的妈妈,在她5岁那年去世了。看着她,康瑜觉得心疼,又忍不住想:这些大山孩子,从小经历了更多的贫穷、苦难、分离,或许他们更需要的是表达、被倾听、被关注,写诗不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那之后,每逢落雨天,康瑜就会暂停讲课,和学生们一起听雨,写诗。到了支教第二年,她已在校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下,开起了固定的“四季诗歌课”,每个季节上两堂课,分别叫——春光、夏影、秋韵、冬阳。
诗歌课开了一年后,孩子们有了明显的变化:不逃学了,违纪情况少了,連砸玻璃的现象都少了很多。2017年,这场“四季诗歌行动”还获得了首届哈佛SEED社会创新挑战赛银奖!
“是光”之光
随着诗歌课越来越受欢迎,康瑜的人气也越来越高。一开始,她也拿后三排的男生束手无策,这群青春期男孩都很皮,非但不喊她康老师,还总是冲她喊一声“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然后一溜烟跑掉。
康瑜在他们面前端不起老师架子,索性做他们最真诚的朋友,男生篮球赛,她就跑去做喊声最大的啦啦队员;有人说长大想做明星,她就帮忙一条条列成为明星的条件,商量现在开始培养来不来得及。
渐渐地,这群“问题少年”对她敞开了心扉。带头的男孩,甚至主动让出来“老大”头衔,奉康瑜为“康老大”。他们说:康老师,只有您看得起我们,您是整个世界上最好的人,最好的老师!
之后,康瑜开始给他们补课,每天两个小时,从英语到数学,从最基础的补起。一点点儿带动兴趣,一点点儿建立自信,后来,这个全校最头痛的问题班级,创造了一个奇迹:成绩第一次超过了尖子班!
2017年夏天,两年支教期结束,康瑜要离开漭水了。孩子们舍不得她,于是写了各种各样的诗给她。
带着满满当当的思念,康瑜回到了城市。开始准备材料,申请留学。她本以为,有了这些回忆,这段青春已经画上了完美的句点。直到那一年教师节,她忽然收到一个大箱子,里面都是漭水孩子寄给她的诗和信!其中一个13岁的女孩,写了一封厚厚的信。
女孩对康瑜说:老师,我想许一个愿望,我希望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孩子能够在诗歌里面,找到自己。“找到自己”4个字,一下子击中了康瑜的心,她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原来诗歌课可以带给孩子们如此真实的心灵力量,她一直执着的“未来小镇主人”的模样,在孩子们的诗歌里看到了!
又一次,康瑜“任性”了,不留学了!回大山去!再一次,康瑜回到山里,成立了一个诗歌教育公益机构——“是光”。通过开发课程及教师培训,“是光”为全国偏远地区,3~8年级的学生提供诗歌课程,帮助大山儿童和留守儿童,获得平等的诗歌教育和自由的情感表达。不到两年时间,“是光”已经为云南、山东、河南等偏远地区,60所中小学的5万多名孩子带去了人生第一堂诗歌课。康瑜还建了一个打卡群,每天,老师将学生写的诗歌发到群里,再评选出获奖的小作者,于是,一大波灵气逼人的诗歌又涌现了!
孩子们写的诗,每一首康瑜都会细细品读,并将优秀的作品集结成刊。
她非常明白:对大山的孩子而言,如果没有光亮,人生就会越来越往下掉。
诗歌,无疑就是那束光!
一次支教经历,彻底改变了康瑜的人生轨迹。如今的她,像一个不停转的陀螺,每天睡眠不足6个小时,每周跑三四个城市,没有假期,收入很少,但是相比在大城市丧丧地工作、为房子焦虑到头秃的同龄人,康瑜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