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资助贫困学生
2019-07-21张晓
张晓
2018年11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意见要求,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主要认定依据,认定标准和尺度要统一,确保公平公正。坚持公开透明与保护隐私相结合。既要做到认定内容、程序、方法等透明,确保认定公正,也要尊重和保护学生隐私,严禁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
这个文件的发布,无疑是对贫困生的一种保护。让贫困学生有了自尊,也让那些故意喊穷骗取奖学金的学生有了畏惧感。
究竟如何做,才能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又能守护他们的自尊?半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拿出了“有温度”的方案。
学校有菜有肉爱心午餐,不好意思去吃,宁愿啃馒头就免费的汤,花一样的年纪,饿得面黄肌瘦……
学校公开的贫困生补助,或者商家慈善资助,不好意思去申请,怕站在台上接受所有人怜悯的目光……
对于这样的学生,学校很着急,老师很着急,学生来读书,不能让学生吃不饱啊!
于是,很多学校开始想办法。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学生饭卡,如果一个学生,一个月在食堂吃60顿饭,平均一顿都不到7元钱,就给学生饭卡打钱,保证学生每顿饭能吃饱。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一卡通消费,如果学生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但是消费还不到240元的,他们就一次性打160元到学生卡内。
郑州大学,同样是研究学生的一卡通消费,通过这个,学校挖掘出很多不愿意拿补助的学生,靠主食就免费菜汤拼命念书,郑州大学决定,对于每个月消费不到120元的学生,学校往他卡上打錢。
电子科技大学,有一套专门的系统,负责去找“隐形贫困”的学生。这套系统,记录了学生各类在校消费,比如说,吃饭花多少钱,买水果花多少钱,超市零食花多少,日用品花多少,每个学期坐几趟学校班车等,非常详细。再结合学生勤工俭学、奖学金情况、家庭经济等进行综合分析,最后计算机会给出一份名单,告诉学校应该补助谁。
有类似举动的学校还有很多,每个学校的方法也许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共通的,整个过程,不用学生申请,钱是偷偷打到学生卡里,只有学校和学生知道。
这一切都是针对现实情况。很多同学由于自尊心,宁可生活节省一点儿,也不愿意走上讲台去叙述自己的困境。有时候,甚至本该属于他们的资助,也没有真正作用在他们身上。
相比之前的贫困生补助,需要贫困生主动提出申请,回家开出各种证明材料,学校收到之后进行评审,最后在学校里进行公示;大数据资助贫困生,既不需要学生主动申请,也不用再提供任何证明,甚至在收到补贴前都没有学生知情,这样的资助方式当然更为人性,也更有效率。
很多人不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贫穷,所以干脆不去申请贫困生补助;与此同时,开证明这种确认贫困与否的办法,不仅很麻烦,而且谁也无法知道证明材料的真伪。此外,高校为了甄别贫困学生,搞过竞选贫困生、评议贫困生等很多招数,但无不遭遇侵犯学生隐私、伤害学生自尊的质疑。
而上述学校通过采集学生日常的生活消费数据,以及勤工俭学、社交特征、行为轨迹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大数据勾勒学生的相对贫困情况,自然更为准确。只要你在生活数据上是个贫困生,那么你就是一个可以得到帮助的贫困生。这样的助困方法,提高的是助困效率,保护的是贫困生脆弱的自尊。
利用大数据资助贫困生,是高校利用高科技提供更好服务的一大创新,终于让人感觉到我们的高校,没有与这个鼓励创新的时代脱节。
有人担心,会不会有学生知道规则后,钻空子去骗这个补贴,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是这么说的:如果一个学生,为了拿这个补助,连着三个月,每顿都吃几元钱,那学生是真缺这点儿钱,我们愿意把这钱给学生。
这些学校,这些老师,给予学生的,不仅给物质上的资助,他们尽最大的可能,维护着这些学生的自尊。
相信若干年后,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回忆起大学时光,想起的不是饥饿和窘迫,而是食堂里香喷喷的大鸡腿,是食堂阿姨满满一勺子的红烧排骨,偶尔午夜梦回,嘴角也会带着满足的微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