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权初探
2019-07-19项焱陈曦
项焱 陈曦
[摘要]新时代对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领导基层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教育系统党组织的最基本单元,成为党引领有效教育治理的重要组织载体。然而,现实中我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呈现出价值弱化、党建形式化倾向、学生主体意识淡薄、党建区隔化等结构性困境,导致上述多重困境的根源在于学生党建工作的结构位置不清、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价值缺位、个体化时代的逐利主义盛行。基于互构性治理视角,本文尝试将专业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中,从价值理念、理论传统、专业方法三方面探索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可行路径,以回应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诸多困境,进而实现高校学生党建机制与路径的创新,从而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关 键 词]新时代 高校学生党建 专业社会工作 互构性治理
[作者简介]万艳(1990-)女,安徽宁国人。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9)02-0110-07
一、 问题提出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支部应成为党引领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单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①这一论断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方向。而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我党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工作历来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自1990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共国家教委党组联合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至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以来,高校党建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了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①而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建工作成效直接影响着整个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功能发挥的主要阵地和工作载体,其发展状况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党员个人的成长,也会影响社会对学生党员的认可度。
从实践来看,高校学生党支部在整个高校党建工作体系中的位置不够明确,甚至出现被边缘化与依附的现象。这意味着,学生党支部工作未能成为高校党建的有机组成部分,未能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阵地,也未能成为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创造性的重要组织化载体。这就出现了中央精神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名”“实”分离现象。基于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就在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名实分离”现象所带来的结构性困境为何?造成这些结构性困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进一步从互构性治理视角提出专业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的路径。
二、 名实分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遭遇的多重结构性困境
有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总体概括,总结了学生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就,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引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等因素。②与这些经验、成就并存的,是长期存在的一些不可忽视的困境与问题。对这些问题加以理性分析和反思,将更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在整个高校党建工作中的结构优化,进而成为全国党建工作的重要构成。
(一) 入党为何:功利主义盛行导致高校学生党建的核心价值弱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集中体现在国家以单位制或人民公社等制度化组织载体来连接广大个体和家庭,并由此回应社会大众的福利需求。而改革开放,尤其是市场经济推行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以竞争、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冲击,进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日益凸显了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中国社会的个体化。③这种个体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呈现出众多“无公德的个人”现象,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自我中心观念。④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处于上述剧烈转型之中,成长于这个转型过程中的青年大学生无不受到现实社会价值观的深刻影响。社会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滋生蔓延,导致高校党建部门在引领学生党建工作时受到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党建教育难以与颇具亚文化特征的青年大学生思想相结合,出现了党建价值观教育的弱化。大学生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就是上述问题的集中体现,⑤这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但却尚未受到足够的关注。
(二) 形胜于神:考核方式繁琐催生高校学生党建的形式主义倾向
近年来,高校在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方面的入党要求越来越严格,这对于从广大青年大学生群体中甄选出入党动机纯正、入党意志坚定以及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真党员”尤为关键。但由于上述维度缺乏科学、客观、有效的测量指标和评价机制,⑥导致實践中只能通过学生入党程序复杂化、考核方式繁琐化以及考核内容条条化等方式进行。虽然通过上述方式可以选出一批各方面表现相对优越的学生加入党组织,但是在常态化的党建工作中又存在形式大于实质,以“本本主义”来教育学生党员等问题,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化党建工作倾向。这些本末倒置的方式方法,不仅难以甄别出未来能够担当党和国家事业重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入党的恶性竞争风险,不利于培养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有可能危害党、国家和社会。
(三) 谁是主体: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导致了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缺失
与上述两个方面强调的价值弱化、形式化党建密切相关的第三重结构性困境是学生党员的主体性缺失。从应然的角度来看,学生党员是学生党组织的主体力量和主力军,因而在学生党建工作中应该具有显著的主体性特征和地位。然而,在实践中却并不理想。虽然各个高校具体规定不同,但在实践中由辅导员等党员教师担任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这一现象相当普遍,受到传统“尊师”理念和“教师主导、学生服从”的思想以及行为模式的影响,学生党员多将自己定位为“被动者、服从者”,因此在党建工作过程中习惯听从和服从党支部书记的安排,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导工作,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也就难以凸显。此外,学生党员的培养与选拔被有的学者比喻为生产党员、批发党员,①虽然这种现象在201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提出“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后得到了很大改观,但不乏极个别动机不纯的投机分子混入党内,而这些党性不强的大学生党员也很难在党建工作过程中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党员主体地位是广大党员在党内生活及党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导的、自由的、决定的地位,是党员在党内的政治地位。②因此,如何提升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和党员主体意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锋性、创新性与主体性,应成为时下高校学生党建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之一。
(四) 区隔现象:学生党建工作与其他党组织系统之间的断裂
从本质而言,党组织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系统,尽管从横向来看党组织分散渗透到不同部门、不同领域,但是从纵向来看,不同部门与领域的党组织都要向上归口。但是,纵观以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际,不可忽视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封闭性,质言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其他党组织系统以及学生自身发展之间呈现出区隔化现象,导致学生党建不可避免地体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具体体现在高校学生党组织与其他党组织系统缺乏联系与连接,虽然学生党组织属于教育系统内党组织的组成部分,但是在横向上却与其他系统,如目前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系统等没有联动。实质上,外部系统的党建工作可能有利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也有利于从社会现实中为学生党员提供真实的党性教育,这远远胜过通过组织动员学生观看先进个人的纪录片的效果。与此同时,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由于形式化倾向、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淡薄等特征,进而难以将党的教育、党的传统与青年大学生在当前时代背景中的使命相结合,也难以通过党建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述有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视作发展中的问题,但如果不从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这些问题的延伸度将会更广泛。例如,在高校入党的学生未来进入到相关政府机关或是其他岗位上从事工作时,伴随着在学校里接受的不太恰当的党性观念和做事风格,可能就会导致形式主义、官僚之风源源不断。相反,如果能够在高校营造一种好的党性观,以此培养学生党员乃至普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的学生党建工作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基层党组织的核心目标。而如何破除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尝试从机制和理念创新的角度进行探索性研究,以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助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校教育本质贡献些许力量。
三、 互构性治理视角下专业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中国社会不断迈向“治理”新时代。“治理”原意指的是一种合作、协商的过程,它强调与管理、管控的本质区别。①“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善治”。②我们将“治理”内涵引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中,目的通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与改革,以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预期目标。然而,一般意义上的“治理”含义较为宽泛,可以应用于诸多领域而难以彰显其独特性。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党建领域存在的结构性困境,笔者尝试从互构性治理的视角提出一种新的思考框架和创新路径。这里强调的互构性治理,指的是在现行高校学生党建框架下导入一种新的专业主体或者专业元素——社会工作——并形成专业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的实践路径。
具体而言,互构性治理源自互构思想的启示,强调两个主体之间的同源、同构、共生、共变关系。在此引入互构与治理理论,提出一种整合性概念——互构性治理。③首先强调的是社会工作与学生党建之间的互构性特征,即专业社会工作在理念、原则、方法和功能上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契合性和互补性,专业社会工作元素的引入有助于改善目前高校学生党建面临的结构性难题。同时,互构性治理强调专业社会工作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合作、协商与共建共治。互构性治理的上述两个方面表明,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导入专业社会工作(理念、方法,甚至专业人员),进而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实现二者的互构与互补,可以实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增能目标。这种机制创新已在部分高校得到积极探索,④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⑤
基于此,本文尝试将专业社会工作引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之中,探究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在专业价值观的指导下,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助人的服务活动。专业的价值观主要包括平等、尊重、接纳、不批判;科学的知识主要指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如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赋权理论;科学的方法主要指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专业技术方法,如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本文将从价值理念、理论传统、专业方法三方面来探索社会工作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可行路径,以回应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领域存在的价值弱化、形式化倾向、学生党员主体意识淡薄以及区隔化困境。
(一) 社会工作平等、尊重、接纳的价值理念可以激发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与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以支部书记为主体、学生党员为客体的运行模式,构建支部书记和学生党员互为主体的新模式,尤其注重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性。社会工作强调“平等”“尊重”“接纳”,在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支部书记“一言堂”的做法,树立支部成员人人平等观念,尊重、理解和接纳学生党员的认知和行为,包括接纳学生党员被社会环境影响的多元化入党动机,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多维度、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生党支部工作中的直接体现为:工作内容由上级党委规定,但工作方式由學生党员协商决定;工作目标由上级党委规定,但目标的操作化和工作效果的测量由学生党员协商决定。源于社会工作领域的“优势视角”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强调要给当事人“赋权”。受此启发,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也要实现给学生党员的“赋权”,相信他们有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优势和能力。只有学生党员充分被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才更有可能被激发起成就动机、责任意识、归属感、积极性,从而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才华和激情,创造性地开展支部工作。另一方面,学生党员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将担任支部书记的教师从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除了必须由支部书记本人履行的职责,剩下的工作可以交由支部学生党员“挑大梁”,由他们来唱主角。
(二) 系统理论、社会网络和优势视角有助于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与整合性
系统理论将所有有机体视为系统,由很多子系统构成,并依次组成高级系统。①系统理论将社会视为一个由无数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改变都会引起其他部分的改变。近年来,社会工作逐渐由医学的诊断模式转变为系统的诊断模式,“这种模式将社会工作的实践看作一系列相互影响的因素,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②受此启发,学生党支部亦可被看成是一个系统,不同的党建工作内容即为它的子系统。要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在横向上统筹各项建设的发展,如以思想建设指导作风建设,以组织建设促进制度建设,用制度建设保证思想和作风建设;又要在纵向上实现延续和传承,如在发展党员方面,将入党前的考察与转正后的考核并重,在政治学习方面,注重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党员知识框架的搭建,在服务社会方面,注重服务方案设计和服务提供的系统性。社会网络理论也强调学生党建工作的相互关联性,发源于人际关系研究的社会网络理论强调“社会网络是由某些个体间的社会关系构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③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社会网络的概念已经超越了人际关系的范畴,网络的行动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集合单位,④如高校学生党支部。从社会网络的理论视角来整合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建工作,其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以学生党支部为主体构成一个社会网络,各项党建工作是网络的节点,各项工作处在错综复杂、彼此制约的关系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方面的变化,从而引起支部整体的变化。这就意味着在支部工作中,倘若一项工作做得出色,也会对其他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二个维度,以高校为主体构成一个社会网络,学生党支部建设就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和团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处在同一张密切交织的社会网络中。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也会对其他工作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高校工作的质量。另外,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重要理论,⑤也可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挥积极指导作用,通过强化和挖掘学生党员优势、潜能,可以较好地实现党建工作与学生全面发展的结合。因此,从系统理论、社会网络理论、优势视角出发,有助于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系统性与整合性。
(三) 专业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方法能够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重要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即“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⑥换言之,个案工作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挖掘个人潜力、链接多方资源、实现案主成长。小组工作即“由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集体活动,从中获得小组经验,处理个人问题、改变行为、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从而获得个人成长”。①简言之,小组工作就是具有共同诉求或同质性的一群人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通过群体互动来获得相互支持和个人成长。社区工作即“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居民參与集体行动,确定社区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有计划有步骤的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加强社区凝聚力,促进社区进步”。②一言以蔽之,社区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居民一起有技巧、高效率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过程。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即在学生党支部内部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可以重点聚焦个别学生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增能工作,如针对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党员进行帮扶、指导和支持,甚至可以教会优秀学生党员相应的工作方式,由他们去支持和帮助其他困境学生,如家庭贫困学生、学习困难学生、感情困扰学生、网络成瘾学生等。小组工作体现在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性格、兴趣、特长等特征进行小组划分,针对不同的党建内容来进行任务分工,以“两学一做”工作为例,让学生党员分别加入“学党章党规”小组、“学系列讲话”小组、“做合格党员”小组,然后根据不同的主题设计和实施小组方案,从而更深刻地学习和实践“两学一做”,提升学和做的效果。之后分别由特定小组带领支部所有学生党员学习相关主题,这样既避免了支部书记枯燥的“一言堂”,又体现了学生党员的主体性,还能激发党员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升学习和实践效果。社区工作体现在支部成员运用多种方法齐心协力解决支部共同的问题,以支部民主生活会为例,笔者所在的A省H大学S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在查找自身不足时,发现一个全体党员共同的问题,即党的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不够系统。针对这一共性的问题,支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共同探讨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如邀请专家解读文件精神和内容、共同观看一系列有教育意义和发人深省的视频资料、关注“共产党员”“党建网微平台”等微信公众号、定期阅读指定书籍并开展读书会等。
对外即在学生党支部的社区和社会服务中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方法。传统学生党支部党员的社会服务大多是为了完成规定任务,以单场性活动为主,倾向于“走过场”。作为将社区社会服务视为“主战场”的社会工作专业来说,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党支部社会服务工作的介入既能提高其有效性,也能提高助人活动的持久性,真正实现“助人自助”。在个案工作层面,学生党支部党员可以为社区内的弱势个体如老年人、残障人士、贫困户等提供“一对一”的个案辅导,通过持续、深入的个案咨询疏导他们的负面情绪,也可以通过链接资源或促进他们的行动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在小组工作层面,学生党支部党员可以在社区开展儿童成长小组、女性自强小组、老年人互助小组等,通过小组成员间持续的互动增加彼此了解、巩固彼此支持。在社区工作层面,学生党支部党员可以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同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和社区现状的改变,如引导社区业主理性的维权,在与物业的斡旋中讲究策略、文明守法。
四、 結语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③这表明党中央非常重视、并将逐步解决基层党组织存在的不足。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和社会工作专业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当前学生党建工作方法僵化、活力不足、效率不高的现状。然而其推广的难度在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党员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笔者认为,两者的结合并不需要学生党员对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掌握达到精深的程度,而是要把握其精髓,即以人为本、聚焦党建工作的持续性、长效性、系统性。诚然,对社会工作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保持终身学习、不断要求进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基本的要求。另外,学习掌握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不仅有助于党员同志有效地开展支部党建工作,也有利于调节自身心理状况、更好地解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如何形成一套易于把握的社会工作学习机制,培训党务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理念方法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技能有待后续研究去深化和升华。“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讲究党建工作的科学性、理论性、长效行、系统性,从而更好地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不难看出,尽管以往文献已从多种角度阐述了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具体方法,但深入思考发现:以往研究与实践存在就党建论党建的局限性,形成了“以党建为中心、以党建为方法”,而忽视了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地位,这也导致以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系统性和有效性缺失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强调“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等核心理念的社会工作视野中探究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创新,通过理论探讨、辅以实证研究分析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视角和专业方法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契合性,进而探索出一条有助于重构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主体性、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系统性和有效性的新型工作模式和实践路径。当然,要进一步论证本文所提论点的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尝试和探索,以在机制创新上破解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结构性难题。
(责任编辑:肖舟)
Abstract: Party branches in colleges, which work as the most basic unit of party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have become important carriers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However, the structural dilemmas in the reality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weakened value of party build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formalization tendency of party building, the weakened consciousness?of students as subjects, and the segmentation of party building. The reasons for the dilemmas can be listed as follows: the unclear structure of party build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he absence of the core value of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evalence of profit-seeking in the era of individualization. This article aims to improve the validity of party build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innovate the mechanism and path of i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operable governance.
Key words: the new era; party building for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work; interoperable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