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研究
2019-07-19潘敏
潘敏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教育”在中专教育领域的推广,对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新的要求。翻转课堂是中专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促进意义。教师应重视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运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对此,着重分析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明晰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意义,论述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思路,提出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关 键 词] 中专;语文教学;翻转课堂;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198-02
翻转课堂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技术为导向的教学形式,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微课、慕课、教学课件,为学生提前知晓语文知识提供保障,然后在课下教师为学生开展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教学活动,旨在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有助于改善语文教学方法、内容单一情况,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中专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中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运用到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带来新的变革途径。可以说,翻转课堂的运用,对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翻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语文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在中专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然而,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体性,使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同时,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知识讲解时大都立足于书本知识,很少根据课程知识拓展教学内容,渗透网络教育资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导致学生人文素养低下,并没有发挥语文教育的根本性目标。
二、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专学生对传统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较为淡薄,在教学中往往处于消极学习状态。翻转课堂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一种翻转,注重学生主体性,教师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制作可看性较强的微课,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如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等,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借助手机开展学习,满足学习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将翻转课堂运用到中专语文教学体系中,改变学生学习模式,以信息化教学手段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教学中,增强学生教学差异性,进而促进中专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构建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拓展学生知识的获取渠道,使语文教学形式、内容、空间,不再局限于灌输式教学方法、书本教学内容、课堂教学40分钟之内。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通过微课自主学习知识;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课后,学生借助微课再次学习,弥补自身不足。翻转课堂的运用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探索、分析、体验知识,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课前预习
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學体系构建,应重视课前准备工作的开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进而促进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前预习工作是学生学会语文的开端,只有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翻转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实现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可以说,翻转课堂的运用对教师与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教师方面,教师应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之后将语文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制作成教学课件、微课,将教学课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借助教学课件学习语文课程知识。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课件制作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安排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才能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
学生方面,学生应下载课件并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将自身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记录,一方面,可以通过微信、QQ等形式询问教师。另一方面,将这些疑惑留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同学一同探讨问题。然后根据所学的内容,拓展自己,借助互联网平台,找寻相关的知识,如传统教育资源等,拓展自身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将这些知识分享给学生。学生只有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融入语文翻转课堂开展中。
(二)课中教学
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帮助学生解决预习困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给予学生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手去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增强学生体验感,使学生通过实践努力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再进行适当的指点,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例如,在教学开端,教师以教学课件为导向,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融入教学氛围中,之后以理论知识讲解为导向,鼓励学生提出质疑,针对问题,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畅所欲言,发表自身言论,并分享预习成效,教师发挥引领作用,规范学生,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之后给予学生充分的教学时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消化。
等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让小组成员委派代表,分析小组讨论,教师与其他学生应认真听取、记录,等学生言论发表问,其他学生可以提出质疑,并且在一问一答中解决问题,之后教师根据小组讨论结果、学生课前表现及课堂表现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引领学生进行教学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意识自身的不足。
(三)课后巩固
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应做好课后教学工作。例如,在课后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交流,理解学生爱好、兴趣、学习需要,以学生为导向,设身处地为学生考虑,了解学生在教学中的收获、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满足学生需要,便于教师调整教学安排。并引领学生在课下根据自身不足情况,再一次学习微课、教学课件,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做好课后巩固工作,促进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实现其教学价值,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进而促进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良性开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对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观念及教学水平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融入师生、生生交流环节,活跃教学氛围,进而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应全面理解学生,融入学生群体中,对学生性格、学习能力等全面掌握,进而为学生安排合适的教学活动。教学水平方面,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中,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一定的挑战,教师不仅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授课,还会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授课,促进翻转课堂在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如翻转课堂运用中,要求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会制作课件、会借着互联网技术获取教学资源等。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使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信息素养满足翻转课堂运用要求。
(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中,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一定的改變。如果学生在以依赖性学习方法,面对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会影响到学生学会语文课程。因此,教师应该予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设置适合的教学活动,带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中。例如,在日常语文教学开展中,教师应注重探究式、讨论式、研讨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多元化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活跃教学氛围,并且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引领学生去分析、思考问题,增强学生教学体验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与素养,进而为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构建奠定基础,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事实上,培育学生这些能力对学生今后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
(三)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人民智慧、勤劳、汗水的结晶,当代人民有必要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而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密切联系,两者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意义。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中专语文教育中,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也是促进传统文化在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弘扬,更是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需要,有助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中专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体系中,实现翻转课堂、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能够丰富中专语文教学形式与内容,还能以正能量知识更好地引领学生,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与翻转课堂,实现语文课程知识、翻转课堂、网络教学资源的融合,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因此,中专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转变教学观念,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传统文化渗透,拓展学生知识面,进而增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利.中专语文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3):21.
[2]赵浩含.浅析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以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68-170.
[3]赵卉.成就课堂“不须归”:微课程教学法视域下《渔歌子》一课的“翻转”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20):51-55.
[4]孙镭.基于翻转课堂的语文阅读教学流程的研究与实践:以《阿长与〈山海经〉》阅读教学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7):46-48.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