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成本会计教学创新的探索
2019-07-19吴日胜
吴日胜
[摘 要] 在高职院校中,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切财会方面学科的基础。在企业发展管理中,成本管理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2013年8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为成本会计这一学科赋予了新的内涵。现代成本会计应当符合当前社会的经济运行条件,可以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反映出企业内部资产价值的变化,与企业的各种重大决策都有着很高的相关性。因此,高职院校对“成本会计”人才的培养也应当与时俱进。就当今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教师、学生以及教材各方面进行分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优越性,并就现存问题给出若干建设性建议。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成本会计;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62-02
成本会计是一种新型的会计理论,也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能够让学生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基本的理论、方法和技能,并且能够为后续的税务核算与申报、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更深层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企业发展战略中,成本管理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完全,社会上任何一个经济活动都将受到市场的影响。企业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可能地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做好成本核算,以改进技术并提高企业的利润。现代成本会计不仅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的直接结合,还将参与企业内的一系列重大经济决策。同时又由于国家对于企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可以看出,社会上对成本会计人才的需求量是巨大的。因此,高职院校也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方向。
但现在的教学体制中,对成本会计这一学科的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老化、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对成本会计这一学科不感兴趣、教材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这将严重制约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进程。但究其根本,是学生的主体性不到位,以致没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不仅只是针对小学、初高中,对高职院校也应深化推进新课改的进行,其中就提出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也强调各地高等教育体系必须提高其能力以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改变和促使这种变革,突出社会需要和促进稳定;必须从终身的视角将学生置于这种关怀的中心位置,以便使他们全面融入下世纪全球知识社会之中。所以,本文将从成本会计教学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一、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教学的现状
这一部分主要将从教师、教材、学生三方面去阐述现有教学体制下,成本会计学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师方面
教学方法老化,教学过程单调枯燥,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反馈方式。
一方面,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大多都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因此常常会忽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参与感,也就很难培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难度增大。对学生来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自己不进行思索,是很难掌握知识的,这就使教师的教学成效甚微。另一方面,在教学的方式上,教师多会采用板书或PPT课件展示的形式,而且一般会走“知识点、方法讲解、步骤、不知相关课后作业、答疑”这样的教学流程。在时间上,由于成本会计这一学课本身就有比较多的教学重难点,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完整地把内容展现出来的;在效率上,板书和PPT讲解的流程化,会占用比较多的课堂时间,而学生与教师之间也没有有效的沟通與反馈机制,使授课效率大打折扣。
(二)学生方面
生源相对本科院校较差,学生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能力稍弱,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实训,不了解企业,缺乏自主性与创造性。
从生源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上会较差一些。而由于成本会计这一学科具有的特殊性(各类计算题、计算公式、账单等),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从学生生源与学科难易度综合来看,学生对成本会计基本没有太大的学习兴趣。因为成本会计与现实生活联系是很紧密的,特别是对制造业类的企业而言更是不可或缺,但在教学中却缺乏教学实践,导致学生对企业不了解。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实践的缺乏让学生失去了自主性与创造性,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三)教材方面
内容或陈旧,更新滞后;或案例不足,缺少对相关方案的分析,且计算公式多,账表多,显得冗杂。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越来越信息化,因此,会计专业也有很大的变化,它的各种方法也在不断的改进,如手工记账被电算取代,企业财务报告也会实时更新,在现代成本会计核算中,计算机大数据也有体现出。然而,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课程所讲的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更新,内容陈旧、更新滞后,仍然是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为主,而忽略了成本考核、成本预测、成本分析等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内容。有的在内容上及时更新了,却由于时间问题无法搜集到更多的教学案例,使教材缺乏对有关知识的案例分析,这也是使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二、“学生为主体”的若干教学建议
(一)科学合理地分组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中最为提倡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成效。一方面,学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相比“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学生的大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而对个别超难度的问题,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为学生进行细致的讲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也让教师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交流点;另一方面,分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这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筹码。
(二)案例教学法
对于成本会计这一门特殊的学科而言,它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现实案例来对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巩固。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中为说明某一理论或概念而进行的举例分析,而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是把教学案例穿插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在课堂上通过案例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的学习氛围。但是,在案例教学中要结合相关的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对案例的自主分析,加之以教师的辅助指导,能够让学生很快掌握知识点,并能够运用在实际问题中去。除此之外,案例教学多方向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流能力,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双向交流。
(三)建设信息化课堂
科技的发展应反馈于社会,帮助社会的发展。在科技迅猛发展,信息化的时代,教学也应与时俱进。课堂的信息化在于教学方式的信息化,例如雨课堂、学习通等APP的运用,把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录成视频,进行线上教学、线下辅导。首先,信息化课堂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更新的教学方式等;其次,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辅导的相互结合,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最后,从师生沟通方面来说,线下的时间几乎已经成了双方的沟通交流时段,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只要把握好线上学习的难易度,结合线下的辅导教学,信息化课堂无疑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代的变化是很快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宣言》中强调各地高等教育体系必须提高其能力以适应各种不确定性的变化,改变和促使这种变革,突出社会需要和促进稳定。为弥补教材的不足,必须以更多的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以減少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同时,在实践中,能够增加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度,让学生对成本会计有更值观的认识,这样才能完全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培养学生对成本会计的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三、结语
现有的成本会计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学生和教材方面都各存在一定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使高职院校成本会计的教学举步维艰,而“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观念,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学生的直接体验和认识过程,克服把知识强加给学生的旧式教学方法的毛病。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课堂规划和课后设计,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来,并且把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由此可见,“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是解决上述课程教学问题一个有效办法,而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得到了成功运用,如数学、物理等。
以上便是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为高职院校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提出若干建议。希望能够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教学,同时也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致可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出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玉存.高等院校“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18,31(4):87-89.
[2]崔丹.成本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纳税,2018,12(30):251.
[3]杨瑞玲.案例教学法在成本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8):208-209.
[4]欧阳雄光.信息化教学设计在成本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2):279-281.
[5]张逸.浅谈分组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会计师,2018(10):72.
编辑 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