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之深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路径探析

2019-07-19胡燕琴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5期
关键词:昆剧表演艺术产教

胡燕琴

[摘           要]  如何在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深化院团合作产教融合,对提高表演艺术人才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由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昆剧团联合培养的昆剧订单班学生专业能力崭露头角,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均获得佳绩。通过梳理该班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校团联合培养,深化产教融合的相关方法与措施,提出实践教学新方向,这对探索和实践更为符合表演艺术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表演艺术人才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    键   词]  实践教学;产教融合;校团合作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222-02

一、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需要深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

艺术教育的特殊性和文化艺术市场对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决定了舞台表演能力是表演艺术人才的核心素质之一,决定了在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中离不开实践教学。行话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师傅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作为表演艺术专业的学生深有体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与实践才能掌握舞台表演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教学是一种长期持续的教学方式。因此,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学也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核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在高等教育领域,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办好表演艺术专业的职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思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院校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深化产教融合为主要着力点,将产教融合贯穿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实践教学作为艺术职业教育表演艺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基础保障,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职业教育中深化产教融合,必须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

二、表演艺术人才培养之深化实践教学产教融合路径探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长期深耕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戏曲表演专业与学校同龄,拥有60余年戏曲教育经验与积淀。它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传承基地,是“十二五”“十三五”省级高校优势专业,多年来为浙江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越剧、昆曲、绍剧等传统戏曲表演人才,先后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浙江昆剧团、福建福鼎越剧团、温州越剧团、江苏南通越剧团、南京越剧团开展院团合作订单班人才培养。

2013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昆剧团联合招收浙江昆剧团的第六代昆剧“代字辈”传承人,戏曲表演(昆剧表演)、音乐表演(昆剧音乐演奏)专业六年制订单班。经过五年的培养,昆剧订单班学生专业能力崭露头角,在全国重大赛事中频频获奖,例如在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2017“新松计划”浙江省青年戏曲演员大赛、2018年第三届全国“梨花杯”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东方之韵梨园武荟——长三角地区中青年戏曲演员艺术展示中都获得佳绩。

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昆剧团联合培养2013级昆剧订单班级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团校合作、产教融合,尤其是在实践教学环节上,探索了很多新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保障,成立工作协调小组

由学校和浙江昆剧团的业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共同成立“2013级昆剧订单班工作协调小组”,以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建立双元主体合作机制。剧团方派专人入驻学校,协调落实日常工作。

(二)校团探索,构建演学结合新体系

进一步强化艺术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完善建立分级分类的实践教学体系,开拓常规实践、综合展演、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渠道实践途径。校团探索构建由基本实践、认知实践、综合性实践、素养性实践等组成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早功晚课、长假实践等安排,解决学年设置与“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矛盾。

(三)剧目为纽带,推进实践课程教学

校团合作共同设计,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习阶段、不同行当为每个学生量身开设剧目课程。从基本程式训练掌握,到理解每种程式背后对人物塑造的服务;学会如何带动剧场效果和节奏处理;学会理解身段的设计如何表现人物;再到如何学会塑造人物、理解人物;最终让学生自己创作、塑造角色。在剧目课程中让学生学会解决剧目建设问题,包括戏曲剧目创建中需解决剧本、唱腔设计、音乐设计、音乐制作等环节的落實、实施。

(四)校团联合,为学生提供各类真实舞台演出机会

舞台演出实践,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不断巩固学生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舞台掌控等作为专业演员应具备的能力。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和浙江昆剧团为学生的舞台实践提供了众多国际、国内重大演出平台。邀请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汪世瑜老师为导演,为昆剧班学生精心打造梦幻般《牡丹亭》,参加了第24届中韩日戏剧节开幕式演出、2018年浙江省新春演出季的演出,参加俄罗斯MINIFEST国际青少年戏剧节,第七届中国昆剧节、第六届中国校园节闭式演出。通过丰富多样的演出实践及比赛,锤炼学生的舞台人物塑造力和人文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舞台应变能力、演出心理素质、幕后的实操能力,让学生全方位获取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缩短与真实岗位的差距,最终达到实践教学与戏曲全真舞台的无缝衔接。

(五)延长实践教学,提前一年进团实习

为了产教深度融合,学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院团岗位需求,零距离对接演员这一职业,本着“联合培养,优势互补,演学结合”的原则,根据《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与浙江昆剧团联合培养昆剧学生》的协议精神,2013级昆剧订单班由原来提前实习一年,从原来一学期的实习期变成一年半的实习期。校园共同制定戏曲专业实施性实习方案,确保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目的是大幅增加学生实践演出的机会,将校训文化和剧团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学生跟着剧团演员感受每个剧目响排、创排的整个过程,让学生了解一个戏的最初剧本创作到创排的全过程。与团里的老师在一起合作演出,学会解决实践、计劃、实施、结点等环节的具体安排和设计,包括实践过程剧目的生产、演出中的服、化、道、音、美诸多方面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舞台掌控能力,与未来的岗位能力直接对接。

(六)专兼结合,建设校企互聘的师资队伍

为培养高质量的戏曲表演人才,校团合作为昆剧订单班联合聘请了一支由知名表演艺术家、名人名家、行业专家组成、校企互聘的顶级师资队伍。有来自浙江昆剧团“世”字辈的表演艺术家汪世瑜、王世瑶、张世铮、龚世葵和林为林、王芝泉等名人名家,还有来自浙江京剧团、上海京剧团、江苏京剧团等专业院团的资深行业知名艺术家,如张铭荣、周正国、朱幼琪等。校内专业教师由国家二级教授张志红领衔主教并兼任班主任。全班学生50人,仅专业教师达58名,生师比达到1∶1.4。正是由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保障,才有了高质量的基本功和剧目教学,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七)传承经典,开展名家传戏活动

2016至2018年,实施“昆曲经典传统剧目名家教学影像工程”一期、二期工程。将汪世瑜、岳美缇、侯少奎、王芝泉、王世瑶、张世铮、王奉梅、张静娴、张志红、林为林等得到“昆曲传字辈”大师的艺术真传,获得过当代中国昆曲艺术最高成就和最高荣誉的当代中国昆剧名家的经典折子戏的教学全过程,通过影像拍摄记录下来,使这些昆曲名家毕生的艺术感悟和经验能及时地得以保存,其所教学传承的剧目对当代中国戏曲传统技艺的保存、传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其专业性、权威性、示范性和稀缺性,从时间和空间上大大拓展了实践教学。

三、校团合作,探索实践教学新方向

(一)文旅结合,开拓实践教学基地

根据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财政部四部委出台的《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戏曲院团育人的重要主体作用,鼓励校团共建实训基地。”艺术院校和院团作为文化事业的主力军,要深度思考,新时代如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拓展与旅游资源结合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比如,利用自然环境、旅游文化等资源开展户外课堂教学、艺术创作采风、专业实践教学,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与演出相融,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多年来,戏曲表演参加了大量的赛事、展演与社会服务活动。这些演出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常规的有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文化礼堂等活动。校团需进一步深度思考,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评价机制的考核上,如何与演出实践相结合,将这些实践活动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中,整体设计与考量。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昆剧表演艺术产教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从零做起,创造与突破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牡丹亭》: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