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视阈下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实践
2019-07-19王昕
王昕
[摘 要] 目前我国致力于把旅游业发展成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产业,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为了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非常有必要提升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深度学习能力。可以通过双创教育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帮助高校培养更多的高端人才。
[关 键 词] 创新创业视阈;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提升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84-02
一、前言
虽然目前我国的旅游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素质较低,容易与游客发生冲突,或者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从业技能有待提升,在近年来旅游业的一些负面新闻层出不穷。为了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旅游业的服务水平,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在创新创业的教育背景下,需要培养一批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发展潜力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二、深度学习的概念及其实施条件
“深度学习”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50年,当时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利用多层感知器和计算机系统来模拟人类的大脑,在这个实施过程中,多层感知器是用来搜集大脑的神经信息的,而计算机系统通过分析处理多层感知器的信息,来模拟人类大脑是如何进行思考和工作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个实验收效甚微,并没有取得惊人的成果。直到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运算能力呈现出几何级的增长,使深度学习的理论产生了巨大的成效。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7年发生的“围棋大战”,谷歌公司利用计算机系统赋予了机器人AlphaGo深度学习的能力,使人机智能战胜了人类围棋高手。实际上,AlphaGo还没有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能力,而是一种强化学习,可以说是浅度学习。
现在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具备完全模拟人类大脑的能力,并没有思考能力。那么,到底深度学习的概念是什么呢?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角度开看,首先,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需要对他所需要监督的研究对象进行基本的分析,得到有价值的信息,这属于第一阶段的“常规学习”。其次,再继续对研究对象的隐藏信息进行追寻和解剖,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搜集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信息,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究对象,这属于“深度学习的初级阶段”。最后,当实现了“深度学习的初级阶段”的目标以后,就具备了预测研究对象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也是进行深度学习的终极目标,有利于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对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水平高低制约着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世界各国的旅游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为了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教育部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育很是重视,然而要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提升深度学习能力的基础就是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因为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在,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能否进行深度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能够发现旅游的研究价值
人类与机器人的不同就在于人类具备自我思考的能力,可以在不受监督的状态下自由学习,而且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要想具备深度学习能力,需要具备发现旅游业中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并且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没有其他人监督的情况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得出有价值的信息。这就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紧时机,提升自身的机会识别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侦查能力。
(二)能够完成对隐秘信息的收集任务
在创新創业教育时代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搜寻能力,大数据应用于各行各业,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借助双创教育的创新平台,进行自身能力提升。
旅游管理专业对信息搜寻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其中非常规的隐秘信息包括三种类型:(1)本身存在,但是不为人所熟知的信息,这种信息的受众比较少,不容易被搜寻到。(2)不被人所理解的信息,它通常与过去人们的常识相悖,但是这些信息最后可以用来证明过去某些结论的错误。(3)需要从与研究对象相关的事物身上寻找需要的信息。这三种信息是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搜寻的信息,但还不是全部,仍旧存在一些信息,需要大学生在搜寻过程中去亲自感知才能得到。而且,在艰难的搜寻过程中,仅仅依靠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的,这通常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所以,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提高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同时,需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许多与之相匹配的能力。
(三)掌握了海量信息以后如何对信息进行正确的筛选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在计算机网络发达的今天,大数据海量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就格外需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海量信息进行甄别和分析。这一环节是深度学习研究的核心,也是进入深度学习难以逾越的一个门槛,许多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都在这一环节失败了,因为他们在处理信息、甄别信息、分析信息和创新感知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提升。
(四)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那么,当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将旅游管理专业学术知识转化为旅游业的商业价值,只有通过专业研究成果的财富转化,才能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经费,然后再搜寻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得到新的理论,创新出新的旅游经营策略,如此良性循环,周而复始,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领导决策能力、管理及推广能力的提升。如果不能积极地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商业价值,那么深度学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不能真正实现深度学习的意义。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还需要克服很多的困难,首先要提高大学生在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这样才更有利于实现深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培育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能力,只有在“双创”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从侧面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
四、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实践
(一)创新创业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它的教育核心就是以市场实践作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判标准,然后用创业的商业价值来检测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
(二)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
“双创”教育的价值就是通过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自觉实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目的不是为了取得创业的成功,而是为了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让当代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不断培养市场要求的能力和素养。根据旅游业创新创业项目的要求,在一个创新型项目的研发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收集有用的信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经营风险。然后在创新项目的研发后期,还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团队的力量促进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一个项目要想实现成功,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提高深度学习能力,借助深度学习的能力来促进旅游管理业更进一步的创新发展。
(三)普通高校加强对双创教育的资金投入和制度保障
实际上,“双创”教育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有着极大的作用。但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并没有在高校中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普通高校中教师队伍的思维还比较落后,创业导师相对匮乏,这不利于学生树立创新精神,也不利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深度学习能力。还有的高校存在专业技能传授与创新创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许多学校并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和平台。再加上,有一部分大学校园里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也不高,導致课堂效率低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双创”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每个国家每个行业的追求,所以,为了创新我国旅游业的经营模式,更好地发挥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支柱性作用,需要培养更多高端人才。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背景下,利用“双创”教育提供的实践平台,提升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对我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需要提高大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包括创新创业能力、价值认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分析信息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型高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通过深度学习的方式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双创”背景下的经济市场。
参考文献:
[1]杨宁.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8,34(2):30-36.
[2]刘黎明,杨宁.学习科学视域下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培养[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106-109.
[3]曲建忠,邢丽荣.促进大学生深度学习的评价体系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106-109.
[4]刘晓敏.大学生创客核心能力的构成与提升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10):146-152
[5]张浩军,李文庠.创建一流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一流的学习能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4(2):102-107.
[6]余焯雄,陈思蕴,蔡子晴,等.大学生学习能力塑造的混合学习模式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赤子,2017(10):115-11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