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①

2019-07-19赵建平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5期
关键词:情绪低落总分量表

赵建平

[摘           要]  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对河南省高职院校学生323人进行测试。结果:(1)量表总分平均值为2.935,接近3,属于中等程度范围。但总分大于等于3,存在学习倦怠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44.3%,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可归结为成就感低、行为不当。(2)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在“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有无兼职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专业的学生无法将学习落实到行动中去、不担任学生干部和无兼职经历的学生学习倦怠感更强。(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认可度高,并愿意付出努力,但想法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认为应该好好学,但实际没有去做,学习主动性、自律性较差。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44-02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我国拥有高职院校1388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52%,目前,高职院校在校生1105万人,占高校在校生的40%。根据河南省数据,截至2017年,我省高职在校生为92.76万人,高职院校数(79所)已超过了本科院校数(55所)。高职学生逐渐成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高职学生群体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人才队伍,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整体素质也决定着未来中国人才的素质水平。但在整个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从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学习效率低下、主动性差、学习动力不足等。高职学生逃课、旷课、不交作业、沉迷网络游戏、考试作弊、荒废学业等现象时有发生。根据龚芸、王翠荣等的研究,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已经比较严重,甚至已经影响这一群体的整体素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河南省五所院校学生共323人,剔除无效数据,有效问卷为289份,有效率为89%。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该量表共20个项目,分三个因子:情绪低落(8个题目)、行为不当(6个题目)、成就感低(6个题目)。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记分,三个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学习倦怠程度越严重。可以加入相关专业问题(27道)进行测试。

(三)施测及数据处理

采用集体施测,学生手机答题的方式。运用问卷星网上调查平台,将问卷输入系统,生成二维码,学生扫描二维码即可答题,平台自动收集数据,剔除无效问卷后,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总体特点

从表1中可以看出总分均值为2.935,接近参照值3,属于中等程度范围。44.3%的学生总分均值大于等于3,存在学习倦怠现象的人数较多,情况不容乐观。三个因子中成就感低和行为不当得分较高,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较大。

(二)学习倦怠的差异性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家庭所在地”对总分和各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2“专业”方差分析中总分、成就感低和情绪低落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只有行为不当存在显著差异,文科相关专业的学生得分较高,学习倦怠感更强。“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方差分析中,情绪低落因子存在显著差异,不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学习倦怠感更强。表3“有无兼职经历”的方差分析中,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均存在显著差异,无兼职经历的学生行为不当、情绪低落的得分更高,学习倦怠感更强。

(三)与专业相关问题分析

从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认可,如在“我对所学专业充满热情”这一问题中,回答不符合的仅占15.22%,符合的占51.9%。在“为提高专业,我愿意做任何事”问题中回答不符合的占24.22%,符合的占32.18%,“我愿意付出全部的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回答不符合的仅占15.22%,符合的占45.68%,认为应该“进一行、学一行、爱一行“的学生占总数的62.97%,表明学生愿意付出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想在专业中有所发展,而不是整天想着转专业,并为自己所学专业感到自豪。“课外时间,我常看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与同学讨论专业问题”回答不符合的占30.1%,符合的占28.07%,大体相当,这表明一部分认为应该好好学习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将学习落实到行动中去。

三、结论

1.量表总分平均值为2.935,接近3,属于中等程度范围。但总分大于等于3,存在学习倦怠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44.3%,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可归为成就感低、行为不当,即在学习中不能感到自身的价值,学习不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如设置学习计划、落实学习计划,学习主动性差等,导致学习效果不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2.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在“专业”“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有无兼职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文科专业的学生无法将学习落实到行动中去、不担任学生干部和无兼职经历的学生学习倦怠感更强。

3.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专业高度认可,并愿意付出努力,但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认为应该好好学习,但实际没有去做,学习主动性、自律性较差。

参考文献:

[1]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7.

[2]2017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2017.

[3]龚芸.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J].职教论坛,2010(3):83-85.

[4]王翠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的状况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3):96-98.

[5]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2):54-57.

[6]連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情绪低落总分量表
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
积极人格教育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一例因学校适应困难致焦虑情绪的心理问题案例
议论文评价量表的设计思路与使用方法
废墟旁的麦田
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本期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