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路径探析①

2019-07-19农素兰农钧琇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5期
关键词:高职专业大学生

农素兰 农钧琇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也是校园文化的一种,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落实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现实要求,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面临着理念滞后、培育平台缺乏、运行机制不完善、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突破瓶颈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机制,传承与发展创业文化,以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规模,助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5-0032-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创新文化”。创新创业以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新时代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下简称“双创”)。2016年,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双创”是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双引擎”,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如何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一、创新创业文化概念内涵及其作用

目前,国外对创新创业文化的界定,可分为微观论和宏观论。微观论强调个人是创新创业文化的主体,个人的价值观念、管理技能、行为和经验是创新创业文化的要素。宏观论则强调创新创业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包括社会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和认知程度。我国学界研究的主流倾向是将两者合二为一体,体现了概念的完整性。创新创业文化可以界定为有利于创新创业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行为制度及其个体和周边环境有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精神生活,即可以分为创业物质文化、创业行为文化和创业精神文化三个方面。[2]其中,创业物质文化、创业行为文化都是创业精神文化的外化和体现。

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一种,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落实“双创”政策、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都迫切需要创新创业文化作支撑。创新创业文化可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培育正确的创业理念,培养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

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面临的困境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一些地方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缺乏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未健全;教师对创业文化培育意识淡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还存在应试教育、功利教育等现象;有的大学生对创业认知模糊,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出现狭隘化、功利化等倾向;校园乃至社会还未真正形成宽容失败、鼓励与支持创新创业的浓厚文化氛围。

三、高职院校摆脱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困境的建议及对策

我国高校中的青年学生创业意愿比较低。据麦可思公司调查统计显示: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均为3.0%)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3.8%)高于本科毕业生(1.9%)。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平稳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735.8万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与2008届(1.0%)相比,近十年增长了1.9个百分点。[3]但是与发达国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均值20%~30%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这与创新创业文化培育不到位、还未能充分发挥其良好的引导促进作用有关。创新创业文化的培育离不开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平台建设、机制體制建设等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只有发挥创新创业文化深入持久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作用,才能更好地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提升创业比例和创业质量。

(一)构建与专业结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为创新创业文化提供内生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没有创新人才,创业则为无源之水;没有创新教育,人才则为无本之木。因此,如何将创新创业根植于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培育创业文化是解决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规模不足、质量不足的根本所在。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行动指南。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培育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文化。要注重课程理论与实践活动相融合,在培养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社会实践等方面精心设计,构建跨学科、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全方位、一体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在教育方式上,要改变当前“填鸭式”教育、应试教育、功利性教育,大力倡导基于激发兴趣的研讨式教育,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想象式”教育对束缚创新的传统理念、课程、教法、实践等均应进行有效革新,这是决定我国创新创业能否持之有效推进的最重要内源性因素[4]。为青年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结合他们所学的专业,分层培养。

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以“专业定位、分层培养、多样成才”为指导,依托国家现代学制3个试点专业和11个创业实验班,实施涉农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围绕“专业技能+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成才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构建“泛在启蒙性教学→专业通识类教学→项目模拟化教学→实战孵化型教学”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在这一顶层设计下,实施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实施、实践平台搭建、考核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在内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整体性改革与建设。

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创业的一般规律,该院在所有专业开设了大学生创业基础、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等创业基础必修课程,学生覆盖面达100%,并根据专业特点在各专业开设相关课程,如在管理经贸类专业群开设创业你的企业、企业管理沙盘实训等创业课程,工程技术类专业开设创新思维与机械创新设计等课程,培养学生掌握较为专业的创新创业技能。同时,实施“课堂+网络课+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进“超星创业学院”慕课,精心打造创业文化,形成了“专业+创业”的创业竞争模式和创业口头禅——“压力面前、毫不惧色”“创业真英雄”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二)建设创新创业平台,为厚植创新创业文化提供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使大学生真枪实弹地把“课程作业”变成真正的“创业项目”,而不是“模拟式创业”。尽管大学生创业项目还很不成熟,创业过程也十分艰辛,也不会有多少投资人对他们感兴趣或进行风险投资,但是从创意点子到公司创建的创业历程,从发现市场需求、解决问题到应对市场变化的创业过程,可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练就创业者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

高职院校可利用校内外资源,结合办学目标与专业特色,搭建特色鲜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例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搭建的“8+1+1”涉农特色创新创业实践平台:“8大特色创业项目群+1个大学生创客空间+1个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实战基地”(见图2)。8大特色创业项目群包括“三茶三产”涉农专业创业项目群(三国茶道馆、茶叶加工技术实训中心、茶叶栽培实训中心)、“校中厂”物流商贸类创业项目群(圆通速递、实训超市)、“校中厂”艺术设计类创业项目群(艺巢环艺与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基地)、“众创空间”电子信息服务类项目创业群(大学生IT服务中心)、“智创空间”现代制造业创业项目群(大连机床集团共建现代制造实训中心)、“淘宝大学”电商类创业项目群(经贸系大学生创业实训室)、新媒体创业项目群(广告制作中心)和“食尚空间”食品加工类创业项目群(食品加工创业基地);“1+1”即“1个大学生创客空间+1个大学生创业园(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每年用于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现有大学生注册创业企业22家、创业基地孵化创业团队21个,其中列入学院重点扶持项目(团队)11个,形成了“无我茶会”“创业文化活动周”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2018年7月,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被教育部评为“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创新创业50强)。

(三)完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文化提供制度保障

1.健全创新创业工作机构

高职院校应当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和推进。此外,还可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和创新创业教研室,设置独立办公场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校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工作。

2.打造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除了校内创新创业专任教师、各专业创新创业兼课教师,还应聘请校外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创业成功校友和政府部门相关专业人士作为大学生创业导师和兼职教师,打造一支校内外结合、创新与创业结合、学术与务实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和跟踪服务。

3.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高职院校可通过改革和制度设计,不断优化大学生创业者、青年企业家试错的创业创新环境,形成广大师生与青年创业者互相理解、包容、尊重和扶持的良性土壤。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出台了《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资金管理办法》《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学分管理办法》和《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配套管理制度30多个,为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四)传承与发扬创新创业基因,为创新创业文化营造良好生态

1.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包括学习、冒险、自信、坚韧、执著、合作、敬业、诚信、创新等内容,但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灵魂是创新,我们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之所以经济科技教育稳居世界首位,主要因素就是创业精神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文化已经渗入国人血液。以色列是一个仅有830万人口、2.5万平方公里地域的小国,且其国土的50%是沙漠,严重缺水,无石油和矿产,但就是这么一个“弹丸小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数量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创建企业、人均风险投资、人均专利数都是全球第一,拥有全球最密集的高科技企业,每1800人就拥有一家高科技公司。以色列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创业力”,这可能与其根植的“创业基因”有关,与其积淀的“创业文化”紧密相联。在以色列,企业家精神已经融入国家意识形态,上升为国家精神,创新创业已成为广大民众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已经是年轻人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现。[5]我国有着灿烂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古代丝绸之路烙印着中华民族的创业基因,高校要围绕“一带一路”,着力培育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百折不挠”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吃苦耐劳、尊重规则、遵纪守法、誠信至上、有社会担当”的商业精神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让企业家精神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成为校园的时尚文化和植入学生骨髓的价值文化。

2.深植宽容试错、从头再来亦真英雄的创业文化

据麦可思公司调查统计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2.9%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2.0%,高职高专为3.8%),三年后有6.3%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4.1%,高职高专为8.5%),可见,自主创业人群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在三年后仍在继续创业;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有45.8%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三年内有超过半数的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失败的风险不容忽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指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将有创业意愿和培训需求的劳动者全部纳入培训范围。”因此,高校要加强规避创业失败风险的教育和引导,加强毕业生创业的跟踪服务指导。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多次创业帮扶培训制度和有关帮扶优惠政策,帮助创业失败者挺起脊梁、愈挫愈奋、总结经验、东山再起,形成多次创业不失英雄本色的社会创业文化。

3.营造不安于现状、敢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精心培育根植骨髓的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锐意进取的“创业基因”。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每1平方公里有19家创业公司,每431人中就有1人在创业[6]。他们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给别人打工总是短暂的,自己当老板才是幸福的。即使很多年人在硅谷奋斗了多年,坐着舒适的办公室,领着令人羡慕的高薪,他们还是会辞职去创业。[7]尽管我国高校的创业就业课程也致力于创业者素质培养、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但是,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培育还需要家长、政府以及社会各行各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促使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引领国家发展的时尚潮流,形成浓厚的锐意进取的创新创业社会文化氛围。

四、结语

创新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之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我国高校是先进创业文化潮流的引领者,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人才的光荣使命。高校和社会要共同优化教育体制和社会环境,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加强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制定创新创业扶持与优惠政策,培育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创新的社会创新创业文化,让广大青年学生敢于创业、勇于创业、乐于创业,以创业为荣,以创业为盼。只有全民主动创业,家庭支持创业,社会鼓励创业,国家需要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春天才会生机盎然、朝气蓬勃,国家才会充满追梦、圆梦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

[2]王紅梅.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培育的三个纬度[A].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论文集[C],2017.

[3]王伯庆,马妍,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18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s://chassc.ssap.com.cn/c/2018-06-28/550719.shtml,2018-06-28.

[4]严乙铭.以色列如何成为创新创业强国[N].中国青年报,2015-7-13(10)

[5]张慧.以色列“只接受最优秀的中国学生”[N].青年参考,2015-5-20.

[6]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9/26/content_5325472.htm,2018-09-26.

[7]饶家辉,董兵.以色列“创业文化”探究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2(1):11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高职专业大学生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