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成长实现幸福教育

2019-07-19朱洁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幸福课程

朱洁

摘 要: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基于生命、直面生命、为了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职业,从成为教师起,我心中始终秉持这样一个信念——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孩子,于是我告诉自己:我要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做一个幸福的人,并让我的幸福带动学生们乐于学习、乐于分享、乐于承担、幸福成长。那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呢?这是一门自我探索的课程,在经历中,我学习、探索和成长着!

关键词:幸福 心理成长 课程

一、幸福教育第一课—敬畏

二十二年前,我初为人师,我觉得能上好一节课就是幸福的老师。这件事看起来简单,实则并不容易。当我还是一名实习生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盖哲曾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一节好课不是“上”出来的,而是“备”出来的。现在用一个有着22年教龄教者的视觉回看它时,这真正是一场幸福的学习经历,它告诫我:幸福的老师,要懂得敬畏课堂、敬畏学生、敬畏自己的职业。

二、幸福教育第二课—思想

分配到学校,我用实习阶段所学的教育信念很快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在听课领导的反馈里,我总能听到:这个孩子最多两年,一定能成材料。我想,这意味着离好老师并不遥远了。我信心满满的,等待着成为“材料”的那一天。然而,三年过去了,我安耐不住内心对好老师的期待,总想在别人的评价里找到自己的成功,我拼命地试图用每一次好的表现避免别人的超越,而越是想要成功,越是发现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完美。

三、幸福教育第三课—宗旨

综合实践课程研发让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我学着用发现的眼睛寻找各种带给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学习资源。看到孩子们在一个个我所创编的活动里收获和成长,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位置。我扔掉了和同行比较高低成败的想法,不再那么看重别人的评价,甚至学着在每一节实践活动里寻找优势和不足,训练自己用笔记录资源开发的果实,反思实践活动中与孩子互动交流的方式,探索课堂评价的有效策略,最大程度的挖掘孩子们的主动性和潜力。

四、幸福教育第四课—顿悟

有了对生命的理解,我的课堂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我的视觉从以往的满足以及居高临下的姿态变得更加温和平静。似乎比以往更加专注孩子们的情绪,愿意倾听他们每个人的表达。我不再满足于随时随刻的课堂灵活应变,而是希望每一次与孩子的交流都是有效而积极的。这个过程还给了我意外的收获:我的性格和行为也发生了改变。尝试从多个角度分析经历的问题,尝试接纳所有自己不能理解的人和事物,尝试在课程研发中给到每一类孩子表现的空间,尝试原谅和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与失败的经历。我的课堂不再单纯是一场教与学过程,而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知识与知识的传承,情感与情感的碰撞,美好与成长的相遇。这一段让自己慢下来、沉下来的经历告诉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幸福的区域,只是需要用尊重去挖掘,用情感去沟通。

五、幸福教育第五课—高度

2013年,我走上了教育管理的岗位,也重新开始了新领域的学习与实践。从这一刻起,我硬性的从教师的思维转变为管理者的思维,从课堂实现、资源开发走向课程构建的思考。这是一段较为漫长和“痛苦”的经历。我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弥补对“高层建筑”理解的空白。我开始接触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与综合实践指导纲要对比不同。我看到了不同学科知识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观点上的差异,在不同中寻找相同点。于是,众观下,又回归了教育的本质——无论任何学科的教育实施,都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我很庆幸自己有角色的变化,新的经历让我从更高的视角理解教育、理解课程、理解教学。它告诉我:幸福的教师,要有开阔的视角,要有学习的欲望,要敢于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勇敢的迎接挑战。

六、幸福教育第六课—学习

学校将心理健康作为办学特色,我也有机会在心理学的领域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和科学理念。过程中,我成为了不挑食的孩子,各种心理学派的理论、心理技术、心理体验活动,让我充分享受着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幸福。收获最大的是:我看到了孩子们成长发展的科学规律,看到了人类生活的需求,看到了走向幸福的自我实现路径。违背规律,便会走弯路;缺少科学理念的支撑,判断和决策便会狭隘。我感到:学习是成就幸福的重要路径,而自己的专业发展才刚刚开始。

七、幸福教育第七课—坚持

失败、受挫是成长中重要的课程,面对教育管理的全新领域,我信誓旦旦地告诉自己,百尺竿头,从零做起。本以为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迎接挑战,但连续出现的挫败感,让我几次想掉头,做一个纯粹的综合实践人。是的,又一个关键的老师,给我带来了积极的能量。她,是我的主管校长刘静。第四位老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行动主义者,她身上有“越战越勇”的豪迈,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果断,有“追求品质”的缜密,更重要的是有充满能量的积极心态。面对我在困难面前的驻足,她送给我的法宝叫坚持。坚持学习、坚持信念、坚持反思、坚持和优秀的人合作,坚持品质,坚持相信自己。

八、幸福教育第八课—风格

阅历和经验是每个人独有的财富,每一个成长的经历都是成为幸福教师的基石。带着这份幸福的自信走进课堂,我用尊重,倾听孩子们对课程的需求;用好奇感受孩子们的兴趣;用微笑给予孩子能量;用积极的评价,引领孩子找到成长的方向。將学习内容、学习形式的选择权作为礼物交给孩子们;用信任、方法指导助推孩子们实现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在团队学习中,注重规则、顺序、礼仪指导,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找到自己最适合的位置,发挥自己的优势与价值……如果说,我的教学风格在幸福的课程中逐步形成,那就是用对生命的敬畏,去践行有生命的学习,从而实现幸福的教育。

九、幸福教育第九课—规划

成为教师,我一直在帮助孩子们规划成长的课堂;成为母亲,我积极地帮助女儿规划成长的课程;成为管理者,我努力地规划学校的教育教学思路;而最重要的,其实是首先帮助自己做一个奔向幸福的人生规划。

十、幸福教育第十课—幸福

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追求便不同。我认为:教育幸福是目的,但不是终极目标,是对教育过程的美好体验。我的教育幸福里,有选对职业的庆幸,有遇到三位老师的幸运,有在困难中坚持的自豪,有敢于挑战新领域的勇气,有同行的信任,有执教时的自信,还有学生和家长给予认可的满足。这些都足以帮助我用积极的力量面对逆境中的失意与恐惧。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门技术,而没有爱作支撑便没有了意义。我的教育幸福和孩子们的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我坚信: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猜你喜欢

幸福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露潼的“幸福”
幸福、德行与至善——康德至善学说探析
“幸福”之下,真实的不丹
“学而时习之”的课程值得赞赏
为了“幸福”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