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策略探究

2019-07-19卢春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实效性书籍习惯

卢春艳

近年来,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加大了语文的考查比重,因此,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真可谓“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乎着广大学子的阅读能力培养,甚至前途命运。

在农村中学,由于受学校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仍然处于滞后不前的境地。下面就本人长期教学过程中看到的一些现象粗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客观阅读条件差

我所处的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比之于其他乡镇,教学条件相对较好,但阅读教学资源相当缺乏,供学生可读的书籍十分少。全校共有师生四千多人,书籍资源达不到人手一册。而现有的书籍有些质量也不怎么高,不符合当代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有些书籍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内容十分陈旧。所以,就学生而言,手中的书籍除了课本及一些课外辅导资料之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一些可供阅读的高质量的书籍。长期以来,通过同备课组老师问卷调查,我校师生一年读一本书以上的学生不到13%。在如此条件之下,语文老师开展阅读教学更是难上加难。

2.学生阅读习惯尚未形成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各种阅读活动,帮学生培养了一些阅读习惯,有轻声读,高声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示范读,听读等,这些习惯大部分学生都较好的坚持了下来。但还有一些学生没有固化形成良好习惯。比如带着问题读,略读,精读,片段研读,这些方法都未能长期坚持,形成强有力的良好习惯,进而有效地推动课堂阅读教学,增强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中、高考改革的今天,不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已很难适应今天阅读教学的需要,也直接影响制约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3.有经验的老师流向县城,城乡发展不平衡

我校地处偏远的大西北,在当今城市化的进城中大量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通过招考,调动去县城发展,造成了教师资源流失,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在乡下农村中学,大都是一些资历浅,教学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没有宝贵的经验可供借鉴,缺乏专业有经验的老师指导,所以都只能慢慢去摸索。同时,关于阅读教学的学习机会对于乡下农村中学教师来说少之又少。在这个偏远的地方,教育理念更新也显得十分缓慢。一想起大城市的孩子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处在小山村的我的神经就更加紧张,为自己的教学工作,也为孩子们的前途未来而担忧。语文阅读教学仅停留在对文本,教材的解读上,学生的阅读视野极其狭小,阅读教学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发展十分滞后。

二、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1.改善基础设施,为阅读教学打好基础

故人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得从源头上抓阅读教学。首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其次,努力开发新的阅读课程资源,改善阅读教学条件,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通过争取社会公益金,学校拨公用经费,师生自主捐助等各种形式为学校购置图书,充实图书室。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适逢我县大力推广阅读活动,巧妙顺势借力,为提升学生阅读核心素养助一臂之力。我县近两年十分重视阅读活动,通过泾水读书人公众平台推广全名阅读,提倡家校共读,为学生,社会创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我校针对各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意在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通过“飞花令”等诗词大赛,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能,磨砺阅读意志,养成阅读习惯,真正让阅读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情感,提升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增强了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創设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动机

营造书香浓郁的阅读环境,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十分有效。崔利斯曾说:“如果有可能,就用书来搭建房顶。”如果我们能把这一理念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让学生日日沉浸在书香之中,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萌生读书的强烈愿望。

在每个学期读书节活动期间,走进校园,到处都是醒目的横幅,宣传画,提示学生加强阅读的重要性。每周开展读书交流会,学生互相分享好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真正喜欢的书,有用的书,健康的书推荐给学生;创办校报、校刊,为学生提供练笔平台,把读书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读书之益,读书之乐,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

4.不断开拓创新,更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己一直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积极主动顺应时代的要求,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在工作岗位上,敬业爱生,爱国守法,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主动积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花时间,下功夫进行业务学习,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为学生树立优秀榜样。

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积累丰富的知识,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是学好其他文化知识的基础,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阅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学生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学习知识,明辨是非,塑造性格,汲取书中的丰富营养,增强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在农村中学进行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克服道路上的重重障碍,最终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教师应当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纠正。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实效性书籍习惯
鲁迅与“书籍代购”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上课好习惯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书籍
好习惯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