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年—1956年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综述

2019-07-19贾晓敏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6期
关键词: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中国共产党围绕新中国各项事业展开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文章从1949年—1956年期间知识分子的构成、以及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经验启示入手,简单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建国初期

一、关于1949年—1952年知识分子构成及思想状况的研究

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构成比较复杂,一些学者大致将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分为三类,并对这三类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参加革命的知识分子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经过革命的洗礼和中共的长期教育,思想觉悟高,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1949年以后,这些人大部分都成为这些知识分子大都我国重要机构的领导与工作人员。

(二)新中国成立前毕业或在校的青年学生

这类全体大部分具有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他们拥护党和人民政府但是由于受到资产阶级教育,无法保证他们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由于缺少集体主义教育和锻炼,他们的思想观念还需要一定地改造。

(三)旧社会过来的中、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是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受旧社会的折磨,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表示不满。建国初期知识分子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旧社会受过许多煎熬,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但是由于他们长时间生活在旧社会,思想上有许多与新中国不适应的东西。

邱忠信和李平贵在文章中对建国初期知识分子群体的划分与思想状况的描述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以上三种。 但是在研究过程中,邱忠信指出,根据建国初期这些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状况,中共制定了不同的政策,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不同的特点。李平贵则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第三类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孙丹在文章中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区分这些知识分子。“根据学科划分了人文知识分子和科技知识分子;根据知识分子所属系统划分了国统区和解放区知识分子;根据知识分子的思想谱系,划分成革命知识分子、政治立场中立知识分子以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但是,不论怎么划分,她认为,建国初期,绝大部分知识分子都是怀着矛盾和复杂的心情迎接新中国的。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论述了这期间我党对海外归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王大华在其文章中对建国初期的海外归国知识分子情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研究。张浩也在他的文章中提到党和国家都热烈欢迎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知识分子回国, 但由于他们的思想状况受西方思想的熏陶,不能完全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现状, 因此也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关于1949年—1952年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

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又有针对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而展开的不同的教育内容。

邱忠信在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面,主要提出了三点:“围绕抗美援朝运动开展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围绕思想改造运动进行分清敌我的阶级观教育和围绕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精神发起了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的实践教育。”他在文章中提到的思想改造运动和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是这一时期中共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较为重要的两个历史事件,许多学者的研究也集中在思想改造运动这一问题上,围绕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原因与历史阶段进行研究论述。

李平贵在文章中论述了三点内容,分别是阶级立场转变的教育;工农群众观点教育;进行唯物主义宣传,批判唯心主义思想。其中“阶级立场转变的教育”同邱忠信围绕思想改造运动进行分清敌我的阶级观教育类似,都是结合1951年秋到1952年秋展开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进行论述。工农群众观点教育则谈到了让广大知识分子投身土改的实践,促进知识分子与广大工农群众的联系。 最后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的教育,这对广大知识分子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信念是极为重要的。这一时期围绕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展开工作,关于这一运动,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必要性、原因、以及内容和启示方面。

三、关于1949年—1952年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研究

这一时期中共對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展开,一是,社会生活实践; 二是,业务实践; 三是,理论学习。 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学者们的论述都比较一致。

孙娟妮、邱忠信、王松等人都认为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这三种途径展开。  一条是经过社会生活的观察和实践:到工厂农村参观,主动深入实际,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  一条是经过他们自己的业务的实践;一条是经过一般的理论的学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李平贵认为这三条途径可以归纳为两点,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又包括社会生活观察实践和业务实践。 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一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四、关于1949年-1952年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启示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共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我党进一步增强并展开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崔晓麟在他的文章中指出了四条经验,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学习运动相结合,提高知识分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水平;二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实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转变;三是,与土地改革相结合,确立知识分子的阶级立场;四是,与抗美援朝运动相结合,激发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情感。邱忠信提到的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马克思理论学习水平,加速了他们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这两点经验与崔晓麟文中的前三点是一致的。

还有一些学者研究思想改造运动的经验,其中一些经验也是可以作为借鉴的。例如,郑应洽认为,要正确评价知识分子,由于1949年-1952年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的背景不同,所以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教育时,要掌握具体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于1949年-1952年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今的启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正确认识知识分子的作用,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一观点在许多文章中都有体现;二,知识分子走与实践、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新形势下知识分子自身健康成长的正确道路。端正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要保持长期的稳定。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1949年——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文献较少,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当时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状况,党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和经验启示方面。关于这一时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研究的文献较少,还有一些文章中提到当时思想改造运动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但是对于这一问题原因分析的研究也较少,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研究1949年-1952年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杏珍.建国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历史必然性[J].红旗文稿,2014(21):21-25.

[2] 包淑薇.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现实启示[J].学理论,2013(12):367-368.

[3] 李平贵.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54-61.

[4] 王松.论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及指引[J].学理论,2013(01):350-351.

[5] 崔晓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109-113.

[6] 张浩.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述评[J].理论界,2010(03):107-111.

[7] 马丽.论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9(09):294.

[8] 孙丹.建國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研究述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03):89-96.

[9] 邱忠信.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和特点[J].社会科学战线,2006(04):317-318.

[10] 郑应洽.关于建国初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04):72-78.

[11] 王大华.建国初期中共对海外归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云南大学,2014.

[12] 邱忠信.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3.

作者简介:贾晓敏(1991-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建国初期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
建国初期农村宣传网制度述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的现代启示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