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探究
2019-07-19田玲
田玲
摘 要: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实施德育,从而对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渗透性教育操作,对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提升。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多种教学手段进行利用,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启动实践体验,为德育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环境,有效塑造小学生多方面的道德品质。据此,本文对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现实有所裨益。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德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018-03
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够实施德育,因此,教师需要立足现有的教学环境,精心对教学活动的过程进行设计,通过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小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小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敏感度,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包含着很多实施德育因素,通过具体方法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如果不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会影响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完善小学生的心灵,这也使得德育可以较好地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实施。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德育意识,从而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其日后的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础。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较为重要,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带有德育的因素。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道德与法治课堂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德育的性质。对于德育的实施来说,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积极性的集中体现,需要学校教师合理渗透,帮助小学生自主对其进行理解,进而促进其自我人格的完善,提升道德水平。
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的措施
(一)教师明确实施德育的意义
想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德育进行实施,教师就必须对实施德育的意义进行明确。小学阶段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和学生都缺乏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也缺乏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长此以往,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而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德育进行实施,则能够促使学生投入到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体会当中,无形中调动思维,深化学生对我国道德与法治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下,德育十分重要,如果能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实施德育,就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在学校道德与法治课中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的德育功能和责任在持续提升,同时需要重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重视学生品德和素养的进步,这也就显示学生学好道德与法治的必要性。而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来说,想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实施德育,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地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不仅是新课改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的要求,也是我国解决传统应试教育问题的主要措施。
在实践中,老师必须做到对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的观念进行转变,提升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的地位,保证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自我思考,针对当前社会的道德与法治现象,促进小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让他们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更多地探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路就可以得到拓宽,德育也就能够得到实施。
(三)保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贴近现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保证理论内容可以贴近现实,只有如此,才能够实施德育。例如,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为了能够在现实情况下提升教学质量,开始融入不同的教学方式,核心是采用案例分析,组织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关心道德与法治,找出发生在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因素,使學生可以深入地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涵,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
在教学当中,可以通过网络资源,搜集现实生活中能代表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的案例,如日常道德与法治观念——爱国,可通过列举先进工作者的真实情况,让学生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如果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引出课堂的重点,那么只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稍加引导,德育就可以得到实施。
(四)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其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集中在枯燥、乏味等几个点上,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每每在滔滔不绝传授课本内容,采用灌输的教学方式,在这种压抑的教学气氛下,学生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德育的实施打下基础。具体地说,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教学方法会削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不会自主地对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对于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来讲,很需要学生调动思维来养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思想,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惰性,会影响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帮助每个学生都能以“主角”的身份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讨论中,让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学习的乐趣,在这一问题上,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此外,要对提问方式进行创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中,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德育进行实施。
(五)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实施德育的品质
对教师来说,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完善,还要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情境,从而促使实施德育机会的再现。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来说,教师不能仅仅进行理论教学,还必须引用大量学生熟知的案例,或者是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能够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最直接的启迪。教师还必须具备实施德育自觉挖掘意识,寻找一切契机展开教学,以满足学生的个性成长需要。
(六)开阔实施德育的视野
教师需要对实施德育的视野进行开阔,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来说,其大多数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对教学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紧紧地贴近学生生活认知实际,如此才能对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进行激活。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必须保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在与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接轨的过程中,必须抓住实施德育的机会,对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进行培养。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有太多交集,所以教师必须注意每一个细节,对教材内容进行多重探究,以获取教育契机,为德育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学生来说,个体差异势必存在,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生的思维存在差异,德育也有好有坏,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苏慧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8,(11).
[2]郭雯霞.小学道德与法治: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基于教材话题的探问[J]. 中小学德育,2018,(2).
[3]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6).
[4]褚万千.现代化小学教学管理模式初探[J].宁夏教育科研,2015,(3).
[5]李明生,刘玉田.谈小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7).
[6]邵军.幸福的知遇[J].小学教学研究,2004,(7).
[7]徐雅娟.谈谈小学课语文朗读的节奏感[J].雅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Z1).
[8]陈淑芝.“不借”也能解[J].小学教学研究,2005,(6).
[9]尚蕾.浅析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学[J].新课程(上),2018,(12).
[10]张仁斌.老爷爷把“岁月”带进了校园[J].新少年,2005,(10).
[11]刘雁,李震.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2).
[12]王静慧.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对新形势下德育教学的探索[J].新课程(綜合版),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