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2019-07-19黄淑贤
黄淑贤
摘 要 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教育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如今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的尤为重要。而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身处教育行业的老师无法避免的话题。小学阶段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因此,每一位小学老师都应当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各种途径不断了解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以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对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调查,寻找在小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小学生 学习习惯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5.5文献标识码:A
1学习习惯的研究
我国历来十分重视对教育的培养,例如周朝时期的“六艺”教育,不仅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此基础上,还不断加强对学习习惯的培养;春秋战国时期,对现如今我国依旧产生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观点;另一位重要的历史代表人物孟子则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专心致志,还应当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在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不断总结古人经验的基础上,也指出一个人的人格和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于儿童时期。
2学习习惯的定义
在我国的古汉语中,对习惯这两个字各自的解释,有着十分相同的含义,习惯一词更是由两个字组合演变发展而来。在我国文字长期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习惯一词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简单来说,习惯一词指的是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并不断内化演变成为性格组成的一部分。
而从现如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习习惯指的是一种对于学习产生的一种刺激与反应。即通过一定的条件,将原本各种杂乱无章的行为加以重组和固化,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应。
3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黄金时期。根据实际调查研究表明,在这一重要时期,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3.1重复性
根据相关统计,一个人要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的不间断重复训练,之后仍然需要不断的进行巩固和加强。而在培养小学生进行学习习惯训练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相对较差,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努力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小朋友们能够轻松愉快的接受各种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
3.2循序渐进性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小学老师们应当根据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小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培养训练模式。当小学生们根据各种不同的训练模式达到一定的要求之后,老师们在不断的进行各种推进练习。简单地说,通过采用一种不断重复巩固的训练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小学生们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相互转换性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且相互间可以进行转化,学习习惯也不例外。在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多外在的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十分不好的影响。这时,老师和家长应及时制止并进行一定的干预。不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会使小学生在身心方面受到一定的伤害,甚至会影响其未来学业的发展。因此小学老师要及时的进行引导,帮助小学生积极改掉不好的学习习惯。
4影响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从众多研究结果来看,影响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因素,主要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的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例如对学习的动机、态度以及是否产生足够的兴趣等;外部因素指的则是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
4.1内部因素
4.1.1強大的学习动机
是否拥有强大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学习所产生的态度,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普遍偏低,究其原因,值得广大学校和家长深思。
4.1.2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可以推动学生不断学习求知的强大力量,对于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知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目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十二年寒窗苦读,学习的过程是十分枯燥和乏味的,只有培养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让学习成为学生们主动追求的事情,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4.1.3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指的是一种有选择性且相对稳定的一种倾向。例如对待学习的态度、与人沟通交流的态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如果对学习持有非常良好的学习态度,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学习行动,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学习效果。
4.2外部因素
4.2.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庭的经济收入、教育方式、父母自身的受教育水平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努力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树立健康正确的学习观,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可以全面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帮助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2.2学校因素
在外部因素中,学校因素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方面,在学校中老师的教学风格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还能够预防很多问题的发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相比起老师和父母,小学生更喜欢在同学之间进行各种模仿和相互之间的比较,因此,通过沟通,建立良好有效的同学关系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良好有效的班级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老师可以把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纳为三好学生的评判标准,从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学生存在不好的学习习惯时,要及时的进行批评和指正;当学生不断改正学习习惯时,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使学生树立学习良好学习习惯的意识。
5存在的主要问题
5.1学习习惯发展不均衡
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对于课前学习的情况还算不错,有超过半数的小学生会主动的进行预习,但是课后的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小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没有养成自己主动检查作业的习惯,需要家长帮助检查和监督,并且没有建立错题集的意识。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前和课后的学习习惯方面差异较大且不够均衡。
5.2学习习惯的退步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还有着不错的学习习惯,但在進入高年级之后,原本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反而呈现出逐渐下滑的趋势。
5.3女生的学习习惯更好
由于在身体发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女生先天发育较快,心智也更加成熟,在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等学习习惯方面,相比男生更加的主动和自觉,从而导致男女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6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对策
对于小学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主要对策:
6.1培养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绝对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采用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训练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相信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2注重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争取达到更加全面的教育效果。
6.3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本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累积的过程。在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的过程中,不能强行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改掉所有的不良习惯,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行的。小学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耐心和恒心,在日常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4加强各方面的配合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离不开学生的自觉性和老师的检查监督,另外一方面还需要学生家长多多加强与学校和老师的有效沟通,能够更加全面详细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7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作为教师,必须应当具备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恒心,与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作斗争,不畏艰难,无私奉献,最大程度的帮助小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送给学生一双隐形的翅膀,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天空中能够更加自由的展翅翱翔。
基金项目:本文系课题《小学生学习习惯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项目编号:GDXKT11373)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云晓,赵霞.培养学生好习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7.
[2] 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34.
[3] 雒红芳.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20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