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地区羌族传统窗檐当代建构研究

2019-07-19吕玥娟裴昕玥张莺于

四川建筑 2019年3期
关键词:羌族技艺装饰

孙 岩, 吕玥娟 ,裴昕玥 , 张莺于

(1.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2.成都市龙泉驿区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管理处, 四川成都 610010)

1 研究背景

近些年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指引下,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推动了川西地区传统羌族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新修建的羌族建筑延续了传统建筑古朴、厚重的特点,同时也继承了其独特而丰富的建筑装饰艺术。然而在以旅游开发为契机的建设过程中,由缺少对羌族传统建筑历史文脉的研究、缺少对传统建构模式的继承,新建羌族建筑呈现出盲目、无序、突兀的趋势,该地区羌族传统建筑中所蕴含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也在濒临消亡。

川西地区羌族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其精美的建筑装饰更是其显著的特点,这其中具有浓烈民族与文化特色的窗檐成为该地区传统羌族建筑形象的重点。传统羌族建筑中窗檐是建筑功能与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具有遮阳、防雨的基本功能。

而且也是一户人家经济水平、社会地位、文化喜好的反映。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过“门是功能的需要、窗是精神的需要。”因此在羌族传统建筑中窗檐不但具有功能上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社会、文化以及宗教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羌族传统建筑中的建构模式已经很难实现,窗檐这种显著的传统建筑元素也同样面临着尴尬的境地。“如何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保护、发掘、提炼、继承和创新”[1],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着眼于羌族传统建筑中的窗檐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调研成果,探究传统羌族窗檐建构模式语言,提出能够体现其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的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

2 羌族传统窗檐建构技艺

四川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的阿坝和甘孜两个民族自治州,该地区属于青藏高原东麓,地广人稀、山高谷深,自然生态环境及其恶劣。千百年来,羌族人民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了灿烂的文化,也创造出了极具地域特点的羌族传统建筑,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成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类型的典型代表。

羌族传统建筑多采用块石及木材等材料修建而成,利用当地开采的块石砌筑墙体,再将木梁搭建在墙体上,然后在木梁上搭树枝混合黄泥、石子等材料,经过反复夯实后形成楼层板。羌族传统建筑整体造型敦厚、古朴,建筑装饰主要集中在屋檐与窗檐口,其中又以窗檐的做法最为精致,颜色最为丰富,因此也成为羌族传统建筑形象的点睛之笔(图1)。

图1 川西地区羌族传统建筑及窗檐

川西地区羌族传统建筑墙体开窗多采用木过梁,在过梁之上再搭出窗檐,因此也被称为“雨搭”。窗过梁主要起结构支撑作用,窗檐的主要作用是遮阳、挡雨,同时还具有丰富建筑立面装饰效果的功能。该地区传统建筑中窗檐出挑较短,出挑尺寸约200~300 mm,做法均为从窗过梁上挑出纵横枋2~4层,逐层挑出,上盖石片一层[2]。纵横枋的逐层出挑,以及其前后进退关系,形成传统窗檐的构造效果。材料多采用小尺寸木材作为出挑构件和封口板,同时为了防止木材腐蚀,并增加其装饰效果,还会在窗檐上施以彩绘。该地区传统建筑窗檐的造型和窗口大小符合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特点,窗檐的设置既精巧又美观,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使用功能。

3 羌族窗檐建构现状

近年来在川西地区羌族建筑的更新与改造过程中,窗檐的做法呈现以下趋势:

(1)传统窗檐做法的木制纵横枋出挑已经越来越少见,由于传统手工艺匠人的流失,很多窗檐的出挑改用成品的黏土砖作为材料进行砌筑,通过半砖出挑的方式来达到传统屋檐造型的做法。这种采用黏土砖的做法不但在构件尺寸上失去了传统窗檐的比例关系,而且也无法表现传统木制窗檐轻盈的装饰效果(图2)。

图2 黏土砖窗檐

(2)随着砖混结构体系及混凝土材料的大量采用,很多羌族建筑开始直接采用混凝土材料浇筑窗檐。通过预制定形模板,采用混凝土材料一次浇筑成型。将窗过梁与窗檐做成一个构件,颠覆了传统窗檐做法中:窗过梁起结构作用,窗檐起出挑和装饰作用的建构逻辑(图3)。

图3 混凝土浇筑窗檐

(3)在该地区的城市风貌改造中,很多地方还采用成品GRC预制装饰构件来制作传统窗檐。通过将预制GRC构件焊接或黏贴在建筑窗洞上,再绘制彩绘,来表现传统建筑窗檐的建筑形象。这种做法虽然施工便捷,但由于GRC材料在当地的气候条件下容易老化,以及其与墙体的连接处容易损坏等原因,这种做法在耐久性上无法满足建筑长期使用要求(图4)。

图4 GRC预制窗檐构件

(4)在应用现代材料及现代建造工艺表现羌族传统建筑窗檐的过程中,为了更加突出民族特色,在窗檐的处理上还出现了过度夸张化的倾向,完全不考虑当地传统窗檐的尺度与作法,擅自加大了窗檐的长度,加宽了窗檐的出挑尺寸,还增加了窗檐的出挑层数,产生了一种完全异化的屋檐做法。

(5)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在川西地区的一些乡镇中,还会采用在建筑窗洞上直接彩绘窗檐的做法,这种做法完全不考建筑窗檐遮阳、挡雨的功能作用,已经将其完全变为建筑的彩绘装饰,更是对羌族传统建筑技艺传承的一种严重损害。

根据当前羌族建筑窗檐的建构现状可以看出,新的结构体系、新的建筑材料、带来了新的外观形式。但是由于简单、肤浅的表达方式与工艺,以及对传统建构技艺和文化的漠视,新的窗檐形式表现出混乱的建构逻辑,突兀的造型形式,未能对传统窗檐的建构技艺进行传承,并且对羌族建筑及文化的有效传承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4 羌族窗檐当代建构策略

4.1 继承传统建构逻辑

建筑窗檐的传统建构模式是羌民族千百年来的自我选择,这种选择蕴含了对当地的气候、人文、宗教、民俗等的呼应,是羌族在当地综合经济技术水平和宗教民俗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建构智慧。因此在改造与更新的过程中要从窗檐的传统建构逻辑中汲取营养,延续和发展传统的建构技艺。

羌族传统窗檐既有功能性要求,同时也是建筑装饰文化的一部分。在对其进行当代建构时要同时需兼顾这两方面的需求。在材料的选择上也需要采用当地普遍使用、技术成熟,能就地取材的建筑材料,降低建造成本。同时还需要参考传统窗檐做法的建构逻辑,在符合传统建构逻辑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当代建构的探索。

4.2 传统技艺与当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羌族传统窗檐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建构方式与协调的比例关系。传统窗檐以木材出挑为主再施以彩绘的建构方式,也成了建筑的造型特点。但随着新的结构体系以及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这种以石、木材料为主的传统建构方式,必然会被新的材料与新的工艺所取代,同时其结构体系也更加明晰,更加科学合理。因此,需要既能延续传统窗檐的形式特征,同时又能发挥当代技术与材料的优势,进而实现对羌族传统窗檐的继承与延续,达到传统技艺与当代技术的有机结合。

4.3 实践的探索

在传统建筑的更新与传承过程中,应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态环境和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探索一种“活态”的保护方法[3]。通过提炼羌族传统窗檐的建构模式,在川西地区传统民居窗檐的当代建构中,需采用合理的建构方法进行传承延续。

首先,由于混凝土材料已经在该地区广泛应用,因此结合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建造工艺,结合当地传统的木构技艺,将传统的木制窗过梁改为钢筋混凝土过梁,提高建筑的结构安全与耐久性。在出挑的窗檐处,将传统的木制出挑 横枋,改为混凝土板出挑,再在其上用木材制作传统样式的纵横枋,最后再在其上绘制彩绘。通过混凝土与木材的综合采用,既利用混凝土构件满足了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也利用木材满足了传统装饰效果,形成清晰的建构逻辑关系。

在窗檐的实践建构过程中,还需要延续传统羌族民居窗檐的形式特征和比例尺寸关系,出挑板厚度为50 mm,每层纵横枋的尺寸为100 mm,每个方木缘的截面尺寸为50×50 mm,纵横枋的每层出挑尺寸100 mm,出挑层数为三层,窗檐每层超出窗框尺寸为100 mm,形成与传统羌族民居窗檐相似的比例关系,延续窗檐传统的形式特征。同时在窗檐彩绘的绘制上,采用当地传统颜色与装饰元素,保持窗檐装饰效果的传统性(图5)。

图5 窗檐设计图与实施图

5 结束语

窗檐是羌族传统建筑中重要的造型特征,蕴含了羌民族长久以来应对自然条件和传统技艺的建构智慧,更是羌族宗教、文化、历史在建筑中的浓缩。当前,随着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民族旅游业的发展,羌族传统民居的改造不断加快,传统的建构模式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时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对羌族传统建筑窗檐进行研究,在当代窗檐建构现状基础之上,对新的建造工艺、新的建造材料如何与传统建筑进行融合,传统的建筑及建构技艺如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建构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继承传统建构逻辑,以及传统技艺与当代技术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索了当代羌族建筑窗檐建构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羌族技艺装饰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