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中,与癌症谣言“死磕”
2019-07-18周婷
周婷
李治中今年36岁,于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毕业。2013年起,他业余时间用“菠萝”的笔名写作与癌症相关的科普文。李治中和朋友运营着两个微信公众号,聚集了80多名生物学和癌症领域的作者,发表了近千篇文章,订阅用户累计达到60多万。这些文章让普通人见识了什么是癌症,在癌症侵袭自己或亲友的健康时不至于慌张无措。
因母亲的病而了解癌症
2001年,李治中以四川省资阳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读了当时热门的生物科学专业。大四上学期的一天,他正在为出国读干细胞生物学做准备,突然接到了父亲从县城打来的电话:“你妈妈生病了。”父亲并未说明母亲的具体情况,甚至告诉他暂时不用回家。后来他才知道,母亲得的是乳腺癌,一侧乳房已被切除。
作为一名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他看不懂母亲的诊断报告,上面都是奇奇怪怪的数字和专业术语。医生告诉他:“给你们用的是最贵最好的进口药。”没有更多的解释或进一步的治疗信息。李治中的疑问太多了:化疗后,母亲还能活多久?病症会不会复发?有没有别的治疗手段?从医院回家后饮食该注意什么?他不满足于从医生那里得来的信息,想要查到所有资料。
然而在网上翻了整整一晚,顺着搜索引擎看了十几页,依然找不到靠谱的治疗信息,李治中非常生气。他开始考虑转读癌症生物学,那样就能了解癌症,或许还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于是他申请了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专业,用3年多时间拿到博士学位,并进入全球知名药企工作,负责做实验筛选药物靶点等工作。
兼职辟谣,打击伪科学
工作之外,李治中常和不同行业的朋友吃饭聚会,发现原来很多高学历的人也不懂癌症,再联想到自己当初因母亲的癌症而翻阅不到靠谱的资料,联想到充斥在网络上的伪科学时,他按捺不住了,决定从自己做起,把复杂的癌症知识传达给非专业人士,用最简单、最清晰的表达解答他们的困惑。
2013年起,李治中开始写作与癌症相关的科普文。这些科普文每篇1000多字,可是却要花费李治中10个小时的时间查文献、找研究数据,文章写完后还要修改。写作时,李治中始终坚持严谨但不能晦涩的宗旨,他把十几年前那个迷茫的自己作为科普对象,用最浅显的语言去表达。
每篇文章写完李治中都要读三遍,当他确认這篇文章是在说“人话”了,再交给他的母亲读。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母亲读不懂这篇科普文,就不是好的科普文。
在李治中的影响下,没多久,他所在的研究癌症新药的公司的几名同事也加入了写作。2015年9月,李治中的第一本书《癌症真相》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20万册。2018年9月,李治中受邀在国内演讲平台“一席”上开讲,以《我们是在兼职辟谣,别人是在全职传播伪科学》为题讲了40分钟,视频播放次数达到7000多万。
李治中认为癌症科普要能走进大众的视野,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准确清晰,轻松幽默。例如,他在上海一所高中的讲座现场,一名中学生问:“运动能防癌吗?”李治中听后,扶了扶黑框眼镜,低着头在台上来回走了几步,眼角一弯:“你知道我为什么一直在台上走来走去吗?我每天都要走一万步。”话音刚落,礼堂里的几百人发出一阵爆笑。
李治中发现,与科学的论据、清晰的论证过程相比,多数人更喜欢专业人士直接给出确定的结论。为了适应这样的传播方式,李治中会在科学论证后交出一个结论,他还尝试用更接地气的方式科普辟谣,比如在微信公众号里发语音,告诉大家某个事情不能信。
因为辟谣,李治中也招来了不少骂声。2018年,他的一篇喝酒致癌的文章阅读量迅速超过200万,骂声也接踵而至。“表达情绪的有,骂脏话的也有,但没有一个人是用科学依据反驳我。”李治中说,那是他被骂得最惨的一次,骂他的人几乎全是爱喝酒的中老年男性。“如果几年前收到这种留言,我还有点难过,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儿童癌症科普的先驱
写癌症科普的这几年,李治中经常收到患癌儿童家长的来信,问他有没有新的癌症药物、更好的治疗方法、怎么找到就医信息等。他分出一部分精力,为家长们撰写儿童癌症科普,翻译国外最前沿的资料。
李治中发现,不仅关于儿童癌症的科普很少,就连儿童癌症的新药也几乎无人关注。过去近30年,全球药企开发了200多种抗癌新药,但只有3种是治疗儿童癌症的。
2018年除夕,李治中放弃了美国的职位和规律的生活,放弃了一线科研,从美国的药企辞职,回国做儿童癌症公益。
这个决定对李治中来说其实是很艰难的。从工作的角度来说,从中国到美国,从本科到博士,从学校到公司,李治中已经做了10多年的科研,他喜欢挑战未知世界,喜欢实验成功时刻的惊喜。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李治中和太太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10多年,已经非常习惯那里的环境,工作稳定,有房有车,居住的城市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对小孩来说,海洋世界、乐高游乐场、迪士尼都是周末随时可以去的地方。突然全部放弃,需要下非常大的决心。李治中问自己:“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你想试试么?”他的内心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太太对他说:“我支持你,或许真能回去改变一些事儿呢。”好朋友对他说:“挑战很大,但如果你要做,我肯定全力支持!”李治中知道了,他要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他不是孤身一人。
从此,李治中从一个科研工作者转变成了全职公益人和科普作家,他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儿童癌症的科普、儿童癌症新药研发和公益活动中。李治中还和朋友们开通了专门针对儿童癌症科普教育的网站“向日葵儿童”,网站上有100多种儿童癌症方面的资料,每种都包括了治疗手段、康复手段、研究者、医院信息等,像一个儿童癌症百科。
李治中希望改变中国儿童癌症治疗的现状:中国儿童癌症5年生存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比如儿童急淋白血病,欧美生存率90%,中国只有56%。欧美家长如果发现小孩生病,上网搜索看到的会是几十个专业网站,来自政府、医生团体、公益基金会、医院等,上面有大量针对家长的科普教育信息,大家很快就能知道疾病是怎么回事,治疗方法是什么,哪里治疗最好,哪里能找到类似的患者家庭,哪里能得到各种帮助等。中国家长上网搜索“儿童癌症”却不忍直视,大多都是广告而已。
为了让更多人听到科学的声音,最近李治中找出全国最流行的20个癌症谣言,分别录制了20期短视频进行辟谣,每期1分钟左右。为了拍视频,李治中特意找来了一个公益团队帮他拍摄、剪辑。
接下来,李治中会带领团队成立一个专项的私募公益基金,同步开展多种线上和线下项目,不光服务患儿家庭,也服务医生和护士。李治中确信,只有医务人员得到尊重和支持,才可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治疗。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