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与措施
2019-07-18胡晓月
胡晓月
关键词:新医改 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精细化
一、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一)卫生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
评价公立医院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病种”的产出数量,病种的数量和种类决定了公立医院的定位和规模,原有的依靠“规模”来评价公立医院的标准,只会导致公立医院盲目的扩张,而将“病种”作为公立医院的评价标尺,就可以让公立医院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公立医院进入了卫生大数据时代,卫生大数据时代解决了数据信息的不对等性,在这一趋势下,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公立医院要想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参与市场竞争,并保持其公益性,就必须改善其财务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创新财务管理工作。
(二)为医院决策者提供精细化数据
公立医院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医院决策者、执行者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公立医院的持续运营,更离不开对有效数据的整合、分析、利用。在新医改的环境中,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医院的运营当中,决策者要求的有效数据将更加精细,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化手段,高效率地进行医院内部的数据分析,从而通过各种途径直观的展现在管理决策者面前,供决策者更精准决策医院发展的方向。
(三)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制度
财务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系统地分析考核科室的运行情况,控制科室开支。将考核科室的收支明细项目分解到每个人,多层次全方位地考核医护人员、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工作能力、服务效率、技术水平等。财务精细化管理还可以持续跟踪医院的运营情况,并根据医院的运营情况,实时调整绩效考核方案,形成动态化与常态化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四)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医院效益最大化
公立医院发展方式的转变,倒逼医院财务管理人员转变观念,进行财务管理转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将精细化观念和要求贯穿到医院的各个角落。全院参与,制定科室精细化财务目标,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积极性、服务意识、医学专业能力,共同实现医院发展目标,从而间接地提高公立医院收入,降低公立医院成本,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
(一)对预算管理的认知度过低
预算管理由来已久,但在原有的医院经营方式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理解。在新医改的环境下,预算被重新提上日程,并开始引起管理者的广泛关注,但大多数人对预算的理解还较片面,仍然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的做预算,单纯考虑医院内部的基本情况和想要达到的指标,比如下一年收入增加到多少亿元,成本增幅控制在几个百分点,未充分考虑外部整体环境的变化,科室间也未按照合理的方式编制预算,最终导致预算编制方案不全面,执行力度低。
(二)对成本管控的重视程度不高
一所综合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一年的医疗收入大多数都用亿元来做计量单位,这些医院多数只关注收入指标,对成本的关注度很低。新医改以来,有关于成本的指标也纳入到了考核的范围中,虽然如此,但各个医院重视的依然是药占比、卫生材料占比、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等与收入挂钩的相关指标,对成本的考核仅仅是简单的控制药品费、卫生材料费,没有深入到如何控制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成本费用率的问题上。
(三)核算方法缺乏控制力度,精确度低
现在核算人员工作仍然是简单机械的结账、报账、记账、出报表,重复着基础性工作,缺乏管理意识,对数据深度挖掘的积极性不高。医院现在的核算方式,一般都是事后控制,用诸如工作量、门急诊人次、住院床日、科室人数、科室面积将一些笼统的数据进行分拆处理至科室,难以保证科室数据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科室信息数据的失真,难以对科室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为医院提供精准化服务。
(四)管理信息系统综合性水平有待加强
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医院已经意识到这种问题,大规模的引进了各类型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发现各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工作人员必须要花费大量精力来学习和适应各种系统,从各种系统中找寻数据,查找线索,取数据的途径各异,造成信息混乱,使精细化管理更加复杂。
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构建精细化的预算管理系统
在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应结合公立医院考核方案、整体医疗大环境、大方向,立足于医院本身,制定合理医院发展规划,编制医院总体的收入支出预算。各个科室根据医院总规划,编制科室宏观预算和精细化预算,宏观编制预算为科室整体实现收入和消耗的成本,精细化预算要求精细到科室要实现的床位使用率、床日费用、诊次成本等明细项目指标。引进预算管理软件作为落实预算的辅助工具,实时监测各个项目的预算执行率,对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行严格执行“两上两下”原则,财务人员及时反馈科室预算执行情况,共同完善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二)加强成本精细化管控
对于成本的精细化管控,是要将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细化到每一个人,突出个人的管理职能。比如,在人力成本方面,要对科室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人员数量、比例是多少,在科室具体分工中,各类职称人员的分布情况等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培养利用复合型人员,降低人力支出;在卫生材料、药品方面,通过设立二级库和规范采购流程,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加强内控制度的作用,来制约卫生材料费、药品费的过快增长,防止暗箱操作;在其他费用方面,为各个科室安装水电气表,精确核算科室用量,若无法安装电表,则可以将大型医疗设备按功率设定固定分摊值,其余科室按面积分摊。对科室日常零星维修、办公用品领用实行按人头计量,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并纳入到绩效考核内容中去,强化人员的成本管控意识。
(三)打造高水准综合性财务管理团队
对财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精细化管理思想,打造高水准的财务管理团队。财务人员不仅要对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了然于胸,更要有极强的专业素养,精通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开拓创新发展新思路,将财务精细化管理理念贯彻到工作中,贯彻到医院每个人的心里去。
(四)完善财务管理组织体系
公立医院为了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必须设立绩效核算办公室,绩效核算办公室与会计核算室、资产管理办公室、审计法务部紧密相连,互相沟通、协作。医院领导层应加强对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视,强化财务管理意识,用宏观的思想统领全局,利用绩效考核制度这把双刃剑,强化科室精细化管理水平。对于临床服务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在本科室内部制定相关科室政策,指定专人专项负责科室内部精细化管理相关事宜,并与财务、绩效、资产人员进行实时有效沟通,确保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落地实施。严格执行“科主任查房”制度,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必须对科内事务做到面面俱到,统筹了解。财务人员每月定期走访科室,与科室人员共同探讨科室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听取科室人员需求,针对不同科室特点,提出财务分析可行性建议,使财务管理工作精细化水平向科学化、合理化发展。
(五)引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效率
卫生大数据时代,使我们面前有了各种各样的数据类型,如何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现在许多医院所用系统都来自于一家软件公司,这样就避免了多头数据产出无效的问题,完全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而对于医院系统相对分散的情况,则需要借助信息中心的帮助,利用现代化手段,取字段、做接口,搭建HRP综合性运营分析平台,将繁杂的数据直观展现在众人眼中,为医院经营决策者提供有效决策信息。
四、结束语
财务精细化管理是医改大背景下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然趋势,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提高自身力量,从容应对,方能在改革中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明.基于新医改下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问题與解决途径[J].财会学习,2018.
[2]朱兴国.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财经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