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共享服务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2019-07-18姚莹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财务共享发展现状意义

姚莹

关键词:财务共享  发展现状  意义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简称FSSC)是20世纪80年代首次设立应用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其初衷在于实现规模经济,降本提效。目前我国很多集团性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其“大企业病”症状日益凸显,随着分子公司的相继成立,各分子公司进行独立会计核算,基础会计核算人员过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且分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会计核算标准、会计政策应用方面不完全一致,统计上报的数据缺乏可比、可控性,财务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集团企业难以实现全覆盖式风险管理;传统的财务工作占用了大量从事数量多、重复性强的业务的财务人员,这既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又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再创造,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

一、财务共享的政策支持

2011年8月,国资委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央企业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国资发评价[2011]99号)中明确指出“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当在集团层面探索开展会计集中核算和共享会计服务”。2013年12月,财政部下发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财会2013[20号]),该规范中的第三十四条列明“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2014年10月,财政部再次下发文件《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也提出“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从重核算到重管理决策的拓展,促进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2016年10月,印发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明“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时完善相关规范,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这不仅为单位会计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新形式下财务人员的转型提供了指引。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财务共享服务”已不再是新鲜词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加入这场“会计工业革命”。

二、财务共享的发展现状与意义

2012年ACCA与德勤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做了财务共享方面问卷调查,面向对象为中国大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财务总监及共享中心负责人,收回的249份有效调查问卷显示,60%的被调查企业没有实行财务共享服务,21%的被调查企业自建了财务共享服务,9%的被调查企业通过外包方式实行财务共享,10%的被调查企业通过实行外包与自建两种方式相结合实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中统计表明,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中超过70%的企业实行了财务共享服务。埃森哲咨询公司通过在欧洲进行调查发现,在欧洲成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30多家跨国公司其财务运作成本平均降低了约30%。

2005年其公司成立了全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坚持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会计流程、统一信息系统、统一信息标准,最终实现财务对公司战略决策的支持作用。麦当劳作为全球最大的餐饮连锁,于2007年正式成立财务共享中心,有效解决了跨国企业财务职能建设中重复性投入与效率低下的问题。中国最大的白色家电集团—海尔集团,于2007年启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将标准化程度高、交易频繁性强的财务核算业务交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处理,综合从“选址、系统与流程、组织设计、法律法规、技术、服务水平”六方面,对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进行周密部署,大幅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效率及会计信息质量,并于2012年度荣获由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颁发的“最佳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奖”。2008年,四川长虹进一步规划将“财务服务中心”转型升级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逐步完成“2+3”(即2大平台、3大系统)的财务信息化建设,通过着力打造“战略定位、组织与人员构成、信息系统、流程、绩效”五维度财务共享服务运营模式,在销售规模逐年扩张的情形下有效降低了财务人员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创新了工作方式、降低了财务风险。2012年,我国首批将生鲜农产品引进现代超市的流通企业之一永辉超市启动实施了财务共享,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费用管理、资金管理、总账与报表纳入财务共享中,由以前新開一家店需2-3名财务人员,到现在每家只需一名现金管理者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工费用、规范了操作流程、避免了地方负责人对账期及报销票据的人工干预,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企业效益显著提升。2015年,蒙牛集团正式上线财务共享系统,其财务部部长肖梅曾表示,共享中心使公司收益颇多,采购到付款、销售到收款、资金核算、费用报销、总账到报表五大业务循环全部实现共享,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提升,财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以前323个标准工作人的工作量,现在仅需241人即可承接,效率提升了25%。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中国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数量在不断增加,从现有的调查结果表明:财务共享模式是有效解决“大企业病”的方法之一, 其不仅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带来了机遇,也使更多的会计核算人员得以从繁琐的重复性工作中解脱,推进财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价值管理与创造上,为企业不断壮大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朱丽娜.中兴通讯基于会计服务的全球财务管理[J].企业管理,2017(6).

[2]张瑞君,陈虎,张永冀.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关键因素研究—基于中兴通讯集团管理实践[J].会计研究,2010(7):57-64.

[3]张庆龙.财务转型始于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4]张庆龙,聂兴凯,潘丽靖.中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典型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财务共享发展现状意义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