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扬: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托实体经济进行

2019-07-18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李扬结构性实体

李扬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次战略性转型。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需求端的宏观调控手段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目前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存在于实体经济层面,结构方面和资源配置的效率以及路径方面。如果简单地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解为增加供应、增加机构、增加贷款、增加产品很有可能误入歧途。

“理解金融供給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明确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性的,金融是第二性的。”李扬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在于生产要素层面,主要目的是提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着眼于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着眼于体制机制改革,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质量效益的共同提高。既然金融是第二性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依托、依靠整个经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确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金融结构的调整,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助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助力提升潜在增长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李扬认为,在确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次根本性战略改变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五个方面。

第一,调整金融结构。金融结构必须根据实体经济的需要进行调整,“实体经济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下一步,实体经济要发挥稳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为了实现实体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金融供给侧改革需要在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健全分工合理的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形成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二是资本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受到重视,要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三是在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增加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业务比重;改进针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

第二,要管理好金融风险。管理风险和稳增长之间存在着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要特别注意三个表述:一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防范化解其金融风险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根本的是要把实体经济搞好;二是“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稳增长在多数情况下是占优的;三是“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高质量发展和防范化解风险之间,高质量发展是占优的。

第三,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应特别关注三方面进展:一是完成“三率”市场化,即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二是破除金融的所有制偏好,遵循“竞争中性”原则,平等为各种所有制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三是加强金融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第四,大力发展金融科技。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对于经济和金融来说,科技任何时候都是主角。在实体经济领域,科技的产业化是发展重点,在金融领域,金融科技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二是警惕金融科技被泛化的危险。发展金融科技关键要解决真问题,包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升整个金融业的信用基础,为监管当局提供各种经济活动的流转轨迹,让所有的金融业参与者能够非常准确、及时地表达自己的偏好,降低金融服务成本。“金融科技在中国方兴未艾,不要让它走到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的老路上去。”

第五,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少不了对外开放。我们要根据国际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变化,根据国内发展的需要确定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高金融业的全球竞争力,注意防范风险,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参加国际金融体系,特别是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改造。只有这样,方能在日益全球化的金融体系下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新战略,对于这个新战略首先必须清晰地理解它,然后确定发展方向,中国金融业效率的提高指日可待。

猜你喜欢

李扬结构性实体
Data-driven modeling of a four-dimensional stochastic projectile system
李扬缜治疗外伤致危急重症验案1则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