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衢江区城市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2019-07-18王一茜
彭 凡 王一茜
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93
2.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00
1 衢江区城市风貌现状评析
1.1 自然环境生态特色
衢江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位于衢江南岸、乌溪江东岸。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320国道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境内以丘陵为主,以衢江为底轴,成南北对称阶梯式过渡。(见图1-1)。
1.2 历史人文环境特色
衢江区人文景观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多样,现存的历史文化资源可分为六大类型:山水文化养生圈、地质奇观文化圈、红色文化圈、诗词歌曲文化圈、善信孝廉文化圈和官窑文化圈(见图1-2)。
图1 -2 衢江区历史文化资源分布
1.3 城市空间环境特色
衢江区整体形成“五横一纵、一主三副”的城市发展结构(见图1-3),衢江与乌溪江已成为衢江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骨架。目前衢江新城区和衢江经济开发区呈带状往东西向展开,但两者间缺乏明显的城市空间通道连接,空间松散;衢江经济开发区和衢州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对于衢江新城区发展的支持作用偏弱。衢江中心城区南片区因行政办公和居住区的建设虽已初具规模和框架,但由于缺乏合理的时序和空间统筹安排,还没有形成一个“区域性”的城区意象。北片区作为发展备用区城市建设行为较少,在一定时期内将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图1 -3 衢江城市发展格局
1.4 衢江区城市风貌存在的问题
1.4.1 区域范围内面貌单一,城市空间品质欠佳
1)滨水空间环境品质不高
2)街道景观效果欠佳
3)景观节点缺乏特色
4)基础建设工作不到位,城区吸引力欠缺
1.4.2 对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认识不清,传统风貌散失
1.4.3 整体风貌结构尚未形成,风貌载体功能未发挥
1.4.4 缺乏有序的城市风貌管理措施
2 衢江区城市风貌提升建议
2.1 风貌要素强调以山水特质为主,充分尊重人和自然
城市风貌提升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心理,承载市民的人文气氛,塑造具有魅力的城市视觉环境。因此应从人的生理与心理角度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城市风貌载体系统,使居民能够最大可能地实现满足完成自我的要求。
2.2 以城市门户和地标为核心节点,增强城市空间的整体可识别度
通过建筑群体、绿化广场、雕塑小品等要素重点打造东迹大道西入口和机场北路北入口,建设衢州东大门,使其成为体现衢江崭新形象的重要城市节点,共同塑造衢江优美的城市形象。
进一步发掘地方特色,充分表现个性的衢江城市形象,协调现实与标准的矛盾。以世界针灸康养大会永久性会址设在衢江为契机,谋划形式多样的高端论坛,大力推进高校与地方深度合作,提升城市知名度和软实力,彰显衢江城市魅力。
2.3 保护古城传统格局,延续城市文脉
通过风貌规划引导城市自然资源的合理适度开发,使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融合共生,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律,保持城市风貌的延续性。以保护衢江区的历史遗存和整体格局为出发点,按照划定的范围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与控制要求对历史风貌加以保护。
3 衢江区城市风貌提升策略
3.1 空间优化措施——三横两纵,强化轴带联系
打造衢州市次级公共中心,强化轴带联系。规划形成“一主一副,三横两纵,组团共生,有机聚合”的空间结构(见图3-1)。
一主一副:分别为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两个中心相互联动,公共活动空间集聚,共同组成衢州次级公共中心,形成激发片区城市活力的触媒点。
三横:其中机场北路公共活动带、东迹大道商贸功能带作为城市发展轴,快速赋能,强化与主城片区联系;信安大道公共服务带以片区内部服务为主。
两纵:文化休闲轴和综合服务轴,形成南北向城市服务轴线,向北跨江联系江北片区中心,向南衔接产业园服务中心。
图3 -1 衢江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
3.2 功能提升措施——功能集聚,提升整体品质
衢江中心城区未来将完善服务配套、建设高标准高品质的综合服务组团。以主要道路为界,整合三大功能带,形成生态宜居、商贸服务、文化活动、特色民居、文教服务六大功能组团(见图3-2)。通过对东迹大道、机场北路、信安大道三大横向功能轴带的时序构建,可使得6大功能组团和相关风貌节点分别得到落实。
图3 -2 衢江中心城区功能组团
3.3 文化品牌措施——资源整合,加强产业集聚
3.3.1 弘扬历史文化,维护历史遗存,整饬传统风貌
整合各类特色文化资源,依托中心城区的步行系统、绿地系统、水网系统,新旧交融,吐故纳新,打造衢江区独有的“衢江古、慢、奇、雅文化体验圈”(见图5-3)。重点保护漳潭古街,延续街道空间形态,对古街两侧建筑肌理和建筑立面进行规划整治;修缮天后宫、黄甲山塔、古埠头等;建设一批“馆-园-街-村”,包括金仙岩摩崖纪念馆、中国汉字公园、衢江名人园等。
3.3.2 以特色产业为实施路径,展示衢江的物质景观与人文景观
以时尚产业为主要抓手,以多元化游憩体验为特色,构筑体验经济产业集群。东部的商贸物流风貌区强化商业轴线和景观轴线的重要性,培育发展创意文化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并打造新的电子商务高地。南部依托衢江经济开发区,通过工业建筑设计、主题雕塑设置展现衢江现代工业文化之美,体现简洁、明快、活泼的现代产业园区形象。衢江北片区以大的生态基底为依托,联动食品安全、针灸康养两个产业核心及四个建设组团,展现出浓郁的农业生产风貌与田园风光。
3.4 形象美化措施——景观营建,彰显衢江风光
3.4.1 突出衢江滨水景观轴线,引水入城,提升城市风貌美誉度
打造滨水连续景观界面及多条向内渗透的景观通廊,构筑绿地系统及开放空间,形成滨江风貌带。增设休闲餐饮、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等公共设施,将社区开放空间延续到滨江地带,与西城区段的居住、学校、行政办公设施沟通,形成连续的景观视廊,进一步提升滨河地区的活力,满足市民对公共开敞空间和生活品质的诉求(见图3-3)。
图3 -3 引水入城滨水空间和衢江滨江空间
3.4.2 通过建筑、街巷、绿化等风貌符号凝聚衢江特色
将衢江城区的绿化带和内部生活性廊道相连,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绿化、小品设施等景观要素,打造尺度宜人的开敞空间,形成连续的网状道路景观格局。加快整治樟潭路北段等区域风貌较差的建筑,增加街头绿地数量,强调绿地的可达性及公共活动性。构建“标识-雕塑-碑铭”的城市视觉系统,通过城市宣传广告、街头路牌、重要标志性文化公共建筑宣传衢江城市风貌形象。
3.5 规划管理措施——建立体系,控制风貌实施
3.5.1 找准特色风貌塑造方向,建立高效的风貌管理体系
在城市建设、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强化地方文化特征,切实保护和积极培育具有衢江地方个性的城市风貌。成立城市风貌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长效的设计审查机制。制定城市风貌相关法规办法,依法管理城市景观和空间环境。建立以景观风貌塑造为导向的城市规划实施管理体系,多部门协调配合,体现城市风貌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对风貌实施步骤进行安排,并对近期可实施项目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
3.5.2 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征求公众意见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的城市风貌规划实施管理机制,将公众的声音纳入到风貌特色专项规划决策、风貌特色规划编制和风貌特色建设的各个环节中。针对城市中可识别度高的风貌要素,提出与城市品牌相对应的城市宣传口号,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跟进广告宣传、媒体宣传。通过开展市民教育,强化市民对城市的理解,提高市民文化素质与道德修养,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自觉规范日常行为,为打造特色风貌提供一个文明的城市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