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代表联系群众反映问题处理的快速通道

2019-07-18孙海

人民与权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县乡县区人大代表

■孙海

一、建立载体,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组织代表利用代表之家接待群众。要注重发挥在乡镇驻地建立起来的“人大代表之家”和在乡镇中心村建立起来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在联系群众工作中的作用,把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建成县乡代表联系群众的主阵地。可以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则,每月确定一个固定时间作为接待群众日,在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集中接待群众。组织代表深入选区走访群众。县区人大代表可以定点联系村、社区或企业,联系原选区的部分乡镇人大代表和群众。乡镇人大代表可以定点联系原选区的部分群众。省、市人大代表由县区人大常委会统筹安排,就近安排到各乡镇联系群众。组织代表网上联络群众。可以通过人大APP手机客户端和县乡人大代表微信群、QQ群向社会公开代表的必要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拓宽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推动代表更好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议政建言、汇聚民智,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结合和相互补充,建立起代表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的“直通车”、“零距离”。组织代表活动现场联系群众。如近年来一些基层人大开展的“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小康行”“人大代表赶大集接待群众”“人大代表茶社接待群众”“人大代表大篷车走村入户接待群众”等一系列的代表活动,既丰富了代表活动的内容,又方便代表面对面地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准确掌握第一手情况,推动民生实事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

二、分类办理,明确群众反映问题办理责任。代表收集到的属于乡镇职责范围内能够解决的问题,可以简化程序直接交办。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研究后,交由乡镇人民政府转交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办理。代表收集到的属于县区职权范围内解决的问题,要快速审核及时交办。乡镇人大书面抄送县区人大常委会,由县区人大对书面报告内容进行分析审核,视情况将群众反映的问题交由政府和各相关职能部门、单位办理。代表收集到的属于省市层面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县区人大应提炼归纳后及时向上一级人大反映,也可以敦请辖区内的省市人大代表把群众反映的问题以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的方式提出。

三、做好反馈,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办理质量。代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即时答复或者即时咨询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后能够答复的,要做到尽可能当场答复。认为不合法或者不合理的,应当场向反映问题的群众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县乡人大要督促政府相关承办部门单位认真对待群众反映情况,及时落实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在1个月内将处理结果反馈至县区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和各乡镇人大主席团。乡镇人大主席团收到承办单位反馈的办理情况后,要在3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到人大代表和反映问题的群众。

四、跟踪督办,开展建议办理情况综合评价。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督查,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可以通过召开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听取承办单位办理情况汇报,组织代表开展专题督办、专项评议和专题询问,不断提高群众反映问题办理的质量。组织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和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对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通过评比活动,调动代表提出议案建议的积极性,促进代表议案建议撰写质量提升,增强建议办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代表建议的办成率和满意率。县乡人大通过定期听取和审议政府关于代表提出的建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并通过实地视察、回头看等形式了解建议办理实际效果,对办理质量不高的建议进行重新交办。组织人大代表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综合评议,实行建议办理情况、单位测评结果网上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猜你喜欢

县乡县区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