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合作 迈向协同发展崭新时代
——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侧记

2019-07-18夏伟

人民与权力 2019年7期
关键词:省市纲要长三角

■本刊记者 夏伟

初夏的紫金山,到处郁郁葱葱,繁花似锦。6月19日至20日,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关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最新决策部署和2019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精神,沪苏浙皖四省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就做好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服务保障新时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开展交流,并商讨确定2019年度长三角地区人大协作重点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陈震宁主持会议,副主任邢春宁、曲福田出席会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殷一璀,副主任徐泽洲、莫负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副主任李卫宁、赵光君,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出席会议。四省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相关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增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使命感

去年沪苏浙皖人大常委会主任杭州会议以来,长三角地区人大之间各项工作的协同联动更加紧密。11月,四省市人大常委会在不到10天时间内相继通过各自《关于支持和保障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决定》,成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加强工作协同、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的一段佳话,也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今年5月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开始提速,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安徽芜湖成功举行,为深化四省市人大工作协同指明了方向。

“《规划纲要》站位高、谋划深、内容实,指导性很强!”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殷一璀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央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意图,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国应对复杂形势、再次突破重围的先手棋。《规划纲要》也提出了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一极三区一高地”:即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全国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这是中央对长三角地区提出的新要求,四省市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殷一璀欣喜地看到,《规划纲要》明确国家层面成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地方层面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人座谈会机制继续运行,这将有利于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推动的良好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新内涵新要求,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在学深悟透、对标对表中不断增强思想自觉。”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梁黎明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理解把握《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增强推动《规划纲要》落实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人大的务实举措与具体行动,服务响应党委决策,支持推动政府落实,共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色添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件事情上,可以说布局深远、落子细密、步步为营,从战略、战役、战术层面都有许多新谋划、新创举,需要及时跟进学、持续深入学、结合实际学。在这方面,四省市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互通有无、强化交流,比如适当时候可以通过一起培训、共同研讨等形式,在吃透上级精神上凝聚共识和合力,使人大工作在服务国家战略实施上更具有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系统谋划、协同联动,树牢“一盘棋”思想

5月中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长三角一体化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芜湖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聚力推进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开放、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无论从中央还是长三角各地区,所强调的“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都是突出以系统思维的方式方法来统筹谋划推进区域发展重大事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一项面广量大要求高的系统工程,人大助推一体化不可能面面俱到,要在把握全局、统盘谋划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厘清主次,把握轻重缓急,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任陈震宁建议,“一方面,要对一些涉及面广的重要工作如推进‘六个一体化’,在确定主攻方向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项措施的关联性与耦合度,在工作取向上相互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对接,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人大虽不直接管理具体事务,但有责任也有条件从不同的角度更多地关注一体化发展中若干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如推动加快建立统一完善的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立法协同促进区域共同价值导向和共同行为准则的建立与巩固等。”他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深入调查研究、联手合作攻关的重要课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特别是《规划纲要》的实施,赋予了四省市新的国家使命,对人大协同协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加强系统谋划。”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沈素琍指出,要从“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战略高度,再审视、再思考实施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人大的职责使命。安徽省人大将按照《规划纲要》明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和9个方面的重大部署,着重围绕推进空间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开放、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认真行使立法、监督、决定等职权,主动加强与三省市人大协同协作,优化制度供给,强化法治保障。她也建议,全国人大就强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法治保障加强顶层设计,对迫切需要长三角区域统一的重大事项,抓紧进行国家立法,或可探索授权长三角四省市协同开展地方立法。对于四省市在协同协作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难点问题,建议四省市共同商议后争取全国人大的支持指导,请求帮助解决。

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加强跨区域立法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人大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必须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四省市人大唯有找准人大依法履职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发力点,从解决最迫切、最可行的问题入手,才能在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殷一璀主任在讨论中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跨区域立法研究。《规划纲要》提出:建立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协同常态化机制,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跨区域立法研究,共同制订行为准则,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法规支撑和保障。为此,她建议,上海市人大和其他三省人大一道,围绕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需要在2025年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加强跨区域立法研究。通过加强跨区域立法,促进资源要素有序自由流动,逐步消除行政壁垒,基本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明显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改善营商环境。《规划纲要》第一次明确示范区是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详细勾勒了示范区的发展前景,令人振奋。殷一璀表示,将会同江苏、浙江人大加强对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法治保障问题研究,切实使示范区建设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在打破行政边界、又不改变现行的行政隶属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三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

“人大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结合人大职能定位,精准把脉、集思广益,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管用的对策建议,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解决问题,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陈震宁主任在讨论中举例说明,“比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的落实中,有形的一体化例如打通‘断头路’保社保‘一张网’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推进已经初见成效,但由于区域分割的藩篱一时难以做到全方位、根本性突破,市场开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等相对无形的一体化措施的有效落实还有许多困难要共同克服。对此,人大不仅要加强法制协同,合力化解法规条款差异与执法依据不一等矛盾,还可以借助政府打造区域一体化的电子政务体系,实现地区间决策信息的透明与共享。又如,科创资源和要素在长三角区域间流动还存在不少障碍因素。四省市人大可以围绕这方面的重点问题,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加快修改完善有关法规制度,促进区域重大科研设备共建共用,协力推进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建设。”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宣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与此同时长三角地区人大工作协同也全面提速,四省人大立法条线的工作对接、工作机构的横向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跨区域联动视察调研等已有良好开端并初步见效。大江奔流起宏图,更添豪情壮志。新起点新征程,此次会议的召开对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协同协作、更好运用法治力量护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省市纲要长三角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